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二十八章 樊稠的心
第三部潜龙升天第二十八章樊稠的心
“战场上见吧。”尽管难掩震惊之色,樊稠处乱不惊。
眼下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他的形势未见得就比我差。这条绵延十余里的山谷足以轻松容下数万军队,如果樊稠将部队完全带入山谷中,前军负责进攻我军,后军负责防御,中军休息,再交替更换位置,此战胜负就取决于我是否可以突破山谷口的阻截了。这是个血性十足的决定,一旦我脱困而出,等待樊稠军的就是全军覆没。当然樊稠也可以选择往山谷口突围,这样做的代价可能就是堵住我军去路的部队会被骑术更好的云中营追杀。
“那好吧,我们战场上见。”我向樊稠微笑了下,心里有些发毛。
云中营士兵都是好样的,腹背受敌下没人露出胆怯的神情,甚至樊稠军沿着山谷呐喊着步步进逼的时候也没有一丝躁音。对这种效果,我很满意。
看着樊稠军完全进入了山谷,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无数士兵的茫然不解的眼神中,我下达了向出口行军的命令。
魅力不够啊,我哀叹一声,常常有人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到了关键时候让士兵向出口行军都惹人怀疑。无奈之下,我只好重申了次往山口行军。
还好鞠义那帮手下总算想起了把伪装用的樊稠军旗帜收了起来,不然我的命令能不能被严格执行还真不大好说。
仓促之间樊稠终于犯下了足以致命地错误,如果先登军出现的时候他选择全力往山谷外突围的话。虽然是强弩之末,以上万骑兵的强悍冲击力他们未必会败。仔细向李傕询问过小平津一战的过程后,董卓曾经断言,就算是他亲率飞熊军也没有把握击败鞠义带领的先登军,这话董卓军的所有将领都知道。看来樊稠就是被先登军地赫赫威名给震住了,否则以他的统兵之能,又怎会甘冒奇险退入山谷呢?他担心地就是突围不成反被云中营衔尾追击。
这就是好的将领和优秀将领之间的差距。樊稠能够知己却做不到知彼,知彼的话需要给他足够时间好好考虑。他的部下是强弩之末。可夹杂了大批新兵后的先登军呢?从去年岁末开始,鞠义带领他们已经转战万里,穿越了半个冀州、并州和河套地区,甚至还进入了鲜卑地界。进入鲜卑境内其实完全是沮授不得已而为之的避祸做法,转战南匈奴腹地之后,箭矢消耗殆尽地情况下,一旦被如狼似虎的匈奴骑士识破他们已是外强中干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我和贾诩正是想到了这支奇兵才会派出侯成设法寻找的。冀州是肯定回不去了。再度穿越河套更不可行,既然迟迟没有他们的消息,从路程来判断机缘巧合下他们撞上冯翊攻防战的可能性极大。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千方百计设下如此一个圈套让樊稠来跳,当然樊稠配合的也很好。
现在,在山谷中绵延数里的樊稠军已经彻底陷入了绝境,我们只要堵住两边地出口,他们就只能坐以待毙。
我策马来到了严阵以待的樊稠军前。也该轮到我找他了。
“这一仗你们输定了,给你的部下一条生路吧。”这几乎是樊稠的原话,我稍稍修改了下还给了他。
樊稠长叹了一口气,说了些与问题无关的话:“以前面对心不在焉的和连,我没日没夜地操劳都只能勉强维持局面。你能击败和连,我却还天真的想要堂堂正正的击败你。这一战。从开始的心态上我就输掉了。”
樊稠的话没错,如果他一意防守几个大城的话,纵使有先登军之助我也没有多少机会,何况这些百战精兵的损失更不是我想见到的。
“如果我不投降呢?”樊稠问道。
我最怕他问这个问题,这说明樊稠已从沮丧的心理中恢复过来了,很可能他已经洞悉了一切,但我还是想试探下:“能不能给我理由?”
“我们可以杀马作为食物,所以你想困死我们的话时间上根本不允许;一味强攻地话,巨大地伤亡应该是你不想见到的。何况,我们从先登军那里突围地话未必一点机会也没有。”樊稠的话很有道理。
“七千人。最多七千人我就有把握困住你们。用以困死你们的时间内。其他部队足以控制冯翊和北地两郡的所有地方。如果你强行突围的话,也许有三千人能够冲出去。但云中营的骑射之强你应该很清楚,除了你以外,真正能够摆脱追击的士兵会超过五百人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说到这里我稍稍敲打了下樊稠的神经:“你逃回去会有用吗?你能够力挽狂澜吗?除了这里的万条人命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死亡的士兵都将是因为你的固执。他们的牺牲毫无意义!”
樊稠哑口无言。
“冯翊和北地两郡本已困顿,如果再无谓死上两万精壮的话,二十年内这里是没任何希望了。”我不相信樊稠会这这里的百姓没有感情。
“你赢了,我让士兵们投降。”樊稠颓然的低下了头。
“那你呢?”
“一个失败的将军能做些呢?”樊稠看了看我:“主公过世的真相我早就知道了,虽然不能全怪你,你却脱不了关系,因此你别想劝服我。”
我知道樊稠已经萌生了死志,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一旦樊稠死了,以他的威望非但两地剩下的军民会以死抗争,我与董卓旧部的关系也将势如水火。
“如果你死了。你猜你地部下会怎样呢?”
樊稠愣了下:“你应该是怕我死了会对你不利才是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错了,你的死活与我个人无关,我之所以会如此关心只是因为这与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你自杀的话会害了很多人。”
“百姓?”樊稠显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樊稠,你是不是承认此战已败?”
“意思?”
“只要你肯承认失败,并且愿意承诺放弃冯翊和北地这两郡,我马上就下令让出路口。你可以带走这两地所有的军队。只要他们愿意跟你走。”
樊稠绝对想不到我会提出如此宽大地条件,一时说不出话来。事实上刚刚找樊稠时我也没想到可以这样来操作。这完全是灵感。
“你就不怕我出尔反尔?”樊稠的问题是那么虚弱无力。
“我个人并不能完全信任你地为人,但我相信义父的眼光。为了两地的百姓免遭战乱之苦,我拿自己的信任赌一次你的人品又如何呢?既然我现在能击败你,将来我也能。”话虽然讲得冠冕堂皇,但里面的文章却很多,牵扯了董卓不说,还反复强调樊稠的人品。甚至将百姓地疾苦都摆了出来。最后一句其实我没有说透,击败樊稠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若是樊稠当众认负又公然反悔的话,他在士兵中势必会声名狼藉,到时候要想败他就容易多了。
“主公当年曾经说过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心软,一针见血啊!”樊稠黯然说道:“如果我突围而去死守冯翊城的话,就算给你一年时间,你也未必能拿下。只是这样的战斗有意义吗?只不过徒增伤亡而已。”
樊稠确实心很软。兵临绝境时选择投降对一个优秀将领来说绝对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否则就没有绝处逢生了,我找他的本意只是想给他施加压力而已。联想到历史上樊稠因为私放韩遂而遭到杀身之祸,心软地樊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某种意义上来说,樊稠甚至都没考虑清楚为要与我作战。我明白了刚刚樊稠为会想要自杀,负隅顽抗的话他过不了自己良心这关。可是不战而降又会让他尊严扫地,唯有选择自杀来个眼不见为净。
在我想要开口前,樊稠继续说道:“吕布,我领军尾随你而追的时候,你能猜到一个老翁拦住我说了些吗?他告诉我说前面过去的部队都是些好人,求我不要去追杀你们了。那一刻我真的被深深震撼了。”
我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樊稠说道:“我本以为这是你在沽名钓誉,可现在你为百姓竟肯冒上放虎归山地危险。将心比心,我又怎能如此自私呢?我愿意让所有部队向你投降。”
其实樊稠的视野有些狭窄,我愿意放走他们既是在赌博又是在沽名钓誉。如果有了成功先例的话,日后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投降我。
“我不想接受你部下的投降。你不想带走他们的话就解散掉他们吧。”前路茫茫外加爱惜民力的情况下。我觉得樊稠应该不想带走那些土生土长的士兵,这样他们早晚都是我的人。至于那些非本地士兵。即使投降他们也不大会加入我军的,大多士兵会选择返回故土,这样就要浪费我的遣散费。既然眼下樊稠对我敌意已不深了,即便让他带走这些士兵又如何呢?
“为?他们虽然比不上你地狼骑和陷阵营,放到中原地话绝对是令人称羡的精兵。”樊稠显然理解错了我地用意。
“樊将军,你误会了。我不接受他们的投降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战士,我军没有资格让他们的荣誉受损,另一个原因是军队数量太过庞大的话百姓的负担就会过重。”面对樊稠,我自然要说得冠冕堂皇。
“就冲你这话,把冯翊郡和北地郡交到你手里我完全放心了。”
“樊将军,如果没有去处的话你可以考虑去长安为国效力。”
“谢谢,我会考虑的。”樊稠眼中闪过了神光,他无法识破我的用心。
现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一再坚持的话我也许有望留下樊稠,但让他走无疑更符合我的利益。借樊稠的事可以大肆宣扬我的仁德,正好徐晃的事上我还欠郭汜一个人情,何况还能让樊稠去牵制下郭汜和李傕。以樊稠的能力玩心机肯定不是刘协的对手,这样以他的品德只好被刘协利用了,长安越乱我就越开心。
“虽然牛辅的死与你有关,但你为他报仇的事我还是很感激。”
我闻言一怔,这又是个好的信号。为牛辅报仇再加上义释樊稠,董卓旧部对我的观感应该会有所改善,日后飞熊军回中原的话应该不会一哄而散了吧。
樊稠返回军中之后,我却是出了一身冷汗。这一战打赢问题不大,只是樊稠决意从先登军那头突围的话,他也许可以跑出去五六千人。现在的先登军并不是当年那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弩军,箭矢奇缺下他们只是比普通步兵强悍很多而已,让他们用血肉之躯去硬扛上万为求生而战的铁骑的冲击是我绝对不愿看到的事情。幸好樊稠是个正统而仁厚的好将领。
上一章的章节号搞错了,应该是二十七而不是二十六,改又改不过来了。十分抱歉,希望各位朋友能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