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左膀右臂
纯以军力论处,韩馥绝对不是袁绍的对手。战争甫起时的战况也证实了一点,强悍的渤海军势如破竹,野战中更是每战必胜,重兵据守的城池则留给了源源不断的后续步兵。作为袁绍本队和渤海军之间的承上启下部队,鞠义的先登军负责了前后部队之间的衔接。八万袁绍军就象运转有效的机器沿奔腾不息的黄河北岸溯流而上,席卷了所到之处的所有韩馥军据点。
十一月初,渤海军前锋抵达邺城外围。试探xing的出击连连失利后,张郃领军退入了城高墙厚的邺城,无数袁绍军的强悍骑士开始在邺城高耸的城墙下跳跃。紧闭城门之后,韩馥只能期待不知在哪里的援军,或是袁绍的后院起火。绝对优势下,络绎不绝的劝降使者奔走于袁绍本队和邺城之间。
袁绍军本队通过朝歌清水口之后,剧变终于发生。乘着连夜的西北风,远在河阳一带防御董卓的韩馥部将赵浮、程奂顺流东下夜夺清水口。对于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军队,袁绍开始并没有特别在意,毕竟他们是船数百艘、众万余人,而清水口守军只不过寥寥数百人。当淳于琼的反攻失败后,袁绍同时得到了让他心惊肉跳的消息,第二批船只为防守任务艰巨的赵浮、程奂带来了强弩万张。与此同时,小队的韩馥军骑士开始出现在袁绍军的北方。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内黄。随着韩馥军谋士沮授出现在鞠义的先登军中,鞠义当天就宣布易帜,改弦易辙死死扼住了承上启下的重要据点内黄。以先登军之强,天下步兵莫过其右,纵使是双面临敌,也可稳守月余。本来以韩馥军的军力,正常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击败袁绍军,只是袁绍军尤其是渤海军被完全断绝了补给,一旦存粮耗尽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早在袁绍崛起之时,沮授就敏锐的预料到了今ri之势,与沮授情同莫逆的鞠义甘负骂名投奔袁绍就是为了完成此局。为此鞠义甚至私下悉心教导赵浮、程奂造就了一支战力不弱的后备部队。至此,袁绍军近乎山穷水尽。
很快邺城中各种传闻满天飞舞,诸如董卓军乘虚而入图谋冀州、张杨挥军东进相助袁绍、王匡尾随张杨火中取栗、张燕挟黑山军南下增疆扩土之类的消息层出不穷,更有甚至连曹cāo渡河北上的传闻都有了。
可惜韩馥终非成就大事之人,传闻满天飞的情况下他迷惘了。为此他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看似四面楚歌的局面,袁氏门生满天下的情况下自然有人会提议投降了。两派意见不相上下时,信使惊慌失措的冲了进来:“袁绍族弟,山阳太守袁遗领军突袭清水口,赵浮战死、程奂被俘。”
荀谌趁机谏道:“夫袁绍,将军之旧,其父更乃将军之师。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
韩馥喟然长叹:“吾身为一州之父母官,上不能匡扶社稽,坐视董贼横行、祸害朝纲,下不能保境安民,至今黑山贼仍为祸冀州、呼啸山林,现今更是狼烟四起,韩馥实在有负皇恩浩荡。作为袁氏故吏,我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唯有以冀州相托。我意已决,还望列位不要劝阻了。”
事后众人寻访那位信使时却百寻而不遇,至于赵浮等人之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韩馥虽然追悔莫及,却已是木已成舟。
尽管袁绍工作做足,沮授和鞠义等人最终并没有象张郃他们那样选择归顺袁绍。赵浮、程奂溯流而上与先登军会合后,继续逆流往西进发。由于缺乏一支强大的水军,对此袁绍也拿不出太好的办法,为了让冀州士民归心,袁绍甚至下令沿途的官吏要为他们提供粮草。
至此,牵制住呼厨泉的强大军队终于水落石出了。我西去乌孙的消息在中原并非秘密,沮授定是看破了我的危机北上河套了。以张杨和我的关系,为我而发的沮授要想通过他的领地易如反掌,甚至还会为他们提供一小队jing良的侦骑。南匈奴虽然只有四万铁骑,但匈奴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善于骑shè之人,二十余万民众都可以被看作战士。以两万步卒转战于南匈奴,沮授的压力可想而知,还有那缘吝一面的铁汉鞠义,素未谋面的赵浮、程奂,无数的铁血男儿,是什么让他们为我而战呢?这这份深情厚谊让我心cháo澎湃。从胸口摸出的那三文铜钱温热异常,脑海中的沮授还是那副少年老成的古板模样。
“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这就是历史上沮授建议袁绍所采取的制霸战略。这高屋建瓴的邺城对绝不亚于千古传诵的隆中对,如果袁绍和刘备换个位置的话,也许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三国。
知道了西域的境况后,张勇高兴的象个小孩,连我都为他的热情所感染。等到这个贤能的人到达西域后,也许沙漠开出花也不是奇迹。
匆匆告别了张勇,我们继续在凉州广阔的原野上跋涉。经过武威郡时,我本来想拜访下大名鼎鼎的马家父子的,犹豫再三后,我还是抗拒了这种冲动,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我也无法确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在他们面前出现。作为忠心的董卓旧部和忠于汉室的良将,马腾能呆在武威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否则他会无所适从的。我想我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不会讨他的喜欢。
到达扶风郡时,几乎所有人都已有气无力,如果不是每人都配备了四匹马来回换乘的话,我想至少会有一半马儿倒毙在路上。不管怎么说,在四月一ri前赶到长安应该不是太大问题了。借休整的机会,我需要和贾诩好好谈一下了。我知道贾诩喜欢为强者服务,而且强大对极富智慧的他来说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我渴望的是他的忠心,尤其是在面对董卓的时候。
“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你的追求?”我若有所思的问道。
贾诩jing惕的看了我一眼,回答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和初遇相比,主公,你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虽然无法确定你是不是天下间最强的人,我想谁要是你的敌人的话一定是件很悲哀的事情。”贾诩委婉的再度表示了忠心。
“可我还是想知道你的追求?”
“说来惭愧,我的意志很不坚定。很小的时候我经常饿得不行,那时我总是为一个馒头而浮动翩翩;长大些的时候作为伴读看了很多书后,我立志要成为天下最好的父母官;当我习惯人世间繁华背后的龌龊后,我想此生要想改变环境是不可能了,做个行走于波峰浪间的杰出谋士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渴望虚荣,但我又吝惜付出,我喜欢名利,可我又没有激情。”
“就象你现在做得这样?”
“确切的说,也许我并没有追求。”贾诩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不,你有追求,你的追求就是你自己。只不过你太jing明强干了,所有的事你都能放在一起比较,衡量出轻重缓急。总是在计算完收获后,你才会根据收益来决定是否去认真做。”我哈哈大笑:“在我威胁要杀你的时候,你不就很听话了吗?既肯付出又有激情。”
贾诩目瞪口呆的看着我,如果说玩心理,这世上没人可以胜过他,但要说到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至少在理论上我不惧他。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贾诩忽然蹦出了一句:“那天你听你说过这话以后,我彻夜难眠,总觉得有种被你看到心底的感觉。”
“想不想知道我的追求。”
“为什么不想?”贾诩狡黠的说道。
“让天下所有人平等相处,互通有无,共享和乐”
“这些那天你告诉龟兹王时我就知道了,我想知道的是你怎么来实现它?”
“以武力来主导,用仁心来感召,用平等来诱导,用律法来保障,用利益来推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些思索已久的话脱口而出。
“听勒拉克说,你孤身在城外面对六万贵霜大军的时候,神威凛凛之下,全城数十万军民竟然无人想到为你担心。我想,这世上也许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吧。既然有望改变环境,有望参与这伟大的事业,面对如此大的收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尽心尽力呢?”贾诩长出了一口气。
“你如何面对董卓呢?”贾诩提的问题很现实。
“就看我们是不是意见一样吧。”这些天来我已经想通了,真正的取舍焦点是付出的代价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其实这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价值的,哪怕神圣如爱情,如果和亲情冲突了呢?我想世上没人可以在老母悬梁的情况下去娶一个钟爱的女子的,问题是正常情况矛盾没那么激化而已。
“耐心点吧,如果你和董卓水火不容,尽量让他有负于你,必要的话你甚至可以激怒他。”贾诩能说出这话很不容易。
我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帛书丢给了贾诩:“看看吧,说不定对你有帮助。”
贾诩皱着眉头翻看了许久,摇了摇头:“谢过主公厚爱!郑玄大师的遗作实在博大jing深,可惜不适合我,我个xing飘浮,宜动不宜静。主公ri后若能遇上沮授的话,最好还是给他吧,他的xing格适合钻研这书。”
“真不要?据我所知,动静之道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贾诩不好意思的笑了下:“实不相瞒,要说我对这书没野心那是假的。可惜我对易经一窍不通,根本看不懂,主公,你说我该怎么办?”
“那好吧,如果沮授能和我们在一起的话,让他教你好了。”
“谢过主公。”贾诩说道:“反正我名声不大好,以后有什么主公不大方便做的事或者出的主意,就由我负责好了。”
我真切感受到了贾诩的忠心。贾诩,沮授,一奇一正,一动一静,他们两人将是我ri后征战天下的左膀右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