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西门庆定鼎天下 > 第十九章 昭宣王府

第十九章 昭宣王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张二叔刚请来了三顶轿子,那应花子探知消息,也和谢子纯凑了份子,买了猪头祭品,赶来上坟。于是一干人等,或乘马坐轿,逶迤往城南行去。
人马轿子到了五里原坟上,看坟的是张管家的叔伯兄弟张安,连忙迎上。与来安押着食盒,先到卷棚内生起火来——这是前两rì下葬时搭的,因为头七、清明在即,所以留着没拆,让人略作整理。张二叔、应花子等在坟前上祭台儿,摆设桌面三牲,羹饭祭物,列下纸钱。然后上香磕头,众人又哭了一阵。

我手里拈着四根香,自拿一根,递一根与幼仪,那两根递与应伯爵、谢子纯。把香插在香炉内,深深拜下去,说道:“我的老爹,你活时为人,死后为神。今rì头七,孝子西门庆与媳妇王氏,敬来与你坟前烧一陌钱纸。”行毕礼数,张管家把钱纸烧了。让到卷棚内,放桌席摆饭,吃了些茶饭,然后就先让张管家跟着幼仪先回家去。

我又和应伯爵摆了些菜肴,在卷棚内坐着。应花子见我面有悲戚之sè,也自抹了抹眼泪,只说道:“我那仁义慈悲的大伯!”我腹内好笑,这应花子,果然是个帮闲的人,别人笑他管讲笑话,别人哭他管帮着干嚎。

“不过老爹是在睡梦中去的,一辈子勤恳,也算是仙逝,哥哥倒不必太过悲伤。”谢子纯在一边帮腔。

伯爵点点头:“说的也是。不过一个如此仁慈的父亲热突突地没了,怎的不伤悲心痛?争奈哥哥你偌大家事,又年轻有为,这一家大小,泰山也似靠着你。你若有好歹,怎么了得!就是这新嫁来的嫂子,都没主儿。常言:一在三在,一亡三亡。哥,你聪明怜俐人,何消兄弟们劝说?”

随口应承了他们几句,这花子,我又没有因为父亲去世悲伤过度,只是略微伤心了一点,到了你嘴里仿佛我就成了千年不世出的孝子。

应伯爵又道:“哥,你且把心放开。常言道:‘宁可折本,休要饥损。’《孝经》上不也说过,‘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xìng。’死的自死了,存者还要过rì子,哥要好生做个主张。”

“看不出你这花子说起大道理来倒是一套一套的,还能引用圣贤经典,厉害!”

谢子纯笑道:“哥哥有所不知,旁人说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应二哥与其他人家的狗不同,是狗嘴里吐得出象牙!”

应伯爵骂道:“这囚囊狗才,就说不出什么好话来。”

我又这两人笑闹一阵,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序齿论年岁的话,明明应二哥要比我大得多,为何反问我叫哥?”

应伯爵吐着舌头道:“爷,可不折杀小人罢了!如今年时,只好叙些钱财势力,那里好叙齿!若论年纪大小,我不过痴长哥哥几岁,这还有大过我的哩,比如家里的老仆,难道也向他们磕头请安?”

几个人胡乱吃些菜品,应伯爵说道:“前些rì子本来要请哥哥往丽chūn院里去寻那李娇儿,谁成想又是婚事又是丧事。前rì李娇儿也备下了几样祭礼,要来给老爹吊孝,后来才被我劝住了,不过这份心意,还是难得!”

说起李娇儿,我不禁想起了那一rì的缠绵chūn光,心有所动,说道:“李娇儿这些天在院里,也还好吧?”

“都好都好,只是十分思念哥哥,着实都消瘦了!”

《金瓶梅》中的情节我已经逐渐记住,那李娇儿后来被西门庆从勾栏中赎将出来,成了第二房小妾,而且我和她已经成就了好事,倒也不好意思丢她在行院里一人独捱。等脱去了身上的重孝,再想办法和我那亲亲好老婆讲一讲,就把李娇儿娶回来了事。

“哥哥,待丧事差不多了,得空就多多出去走走,免得在家里闷坏了身子,或者去丽chūn院喝一两杯薄酒就回家,也不算违背了孝道!”

“嗯,等下我给你钱,你先给李妈妈送去,不要再让娇儿去接别的客人。”

应伯爵和谢子纯对视一眼,彼此都有笑意,他们二人来寻西门庆,为的就是不让他忘却了勾栏之事。否则西门大官rìrì只是在家中,如何又有他们这些帮piáo贴食的好处?

应谢二人告辞而去,我自己在祖坟前逛了一圈,想着盖四面围墙把这里给圈起了,再在门首出修建三间房屋,倒是方便以后往这里来祭拜扫墓。

待走出来,见这周围多是城中富贵人家的坟茔,夹杂着一些田地、房屋。挨着南边有一大处建筑,似乎是个寺庙道观之类。不过这问题又不好意思去问身边的人,自己说道去外面转转,让其他人先家去,只留来安在坟前等候。

我走了过去,远远望见绿槐影里,一座庵院,盖造得十分齐整。两座山门高耸,大门的牌匾上写着“永福禅寺”四个金字。院门外面有两座彩塑的金刚,虽然不甚jīng细,形势倒也威武凶猛。

原来是一个占地甚广的和尚庙,在古代,佛教、道教这些宗教势力很大,大多数时期广大的中国人都会相信佛道之中的神鬼仙佛,就算是许多高级知识分子,也会倾向于佛老之说。更别提在王朝末年,人们更会利用宗教信仰作为起兵的由头,比较出名的就是汉末黄巾道张角、北宋末年牟尼教方腊、元明清之时的弥勒教、明教、白莲教、天理教等等。但在太平年代,各种宗教一般有上下两个活动途径,底层是巫术xìng质的功利传教,相信宗教的神佛拥有某种特异的超自然法力。比如什么快死了才来寺庙里大做法事,祈求神佛保佑;xing无能早.泻阳委输卵管不通不孕不育急忙去拜什么送子观音、注生娘娘、金华夫人、碧霞元君,渴望这些象征母xìng的神仙赐予自己一个白白胖胖的好宝宝(由于当时社会的重男轻女,通常还会要求孩子是个男孩);实在穷得太狠了,或者一直运气不好就想着求神拜佛改改运气,或者信什么风水之类。当然,这里说的“底层”指的是其手段方法比较低级,而不是说只有底层人民相信,古代无论底层、中层、高层,甚至帝后将相,也都有许多迷信宗教的,比如什么“长生不老”、“点石成金”、“死后踏入极乐世界”、“采yīn补阳延年益寿”、“夜御千女金枪不倒”诸如此类。高级的则是比较偏向于哲学方面的内容,比如佛教的禅理,道教归隐思想等等。

正在思考中国古代宗教主要特点时候,但见外面一阵人马嘶鸣,我回头去看,却是四五顶轿子落下,接着七八个衣衫鲜明的小厮仆役并四五个婆子媳妇,还有两个穿红戴绿的丫鬟,十几个男女簇拥着中间的一顶大轿,往寺中赶来。

这时候又有和尚鸣起钟鼓来,出山门迎接,远远在马道口上等候。只见一族人围着轿子,从西边云飞般来,轿夫走的个个汗流满面,衣衫皆湿。那领头的老和尚躬身合掌说道:“小僧不知大女乃nǎi前来,理合远接,接待迟了,万勿见罪。”这轿旁的一个丫鬟答道:“起动长老。”

我心中好奇,这是哪家的亲眷,竟然有如此威势?我西门庆刚才在旁边祭奠老爹头七,这寺庙里的贼秃一个都没有出来与我见礼,现在却这般的殷勤。

我忙站在金刚身边冷眼旁观,只见这轿子直到了寺门前才落下,两个媳妇打起帘子,丫鬟上前扶出了一位衣金着彩的夫人来,满身珠翠,低着头也看不见相貌如何。一个身披锦澜袈裟的长胡子老和尚,想来就是本寺的方丈,向前合掌道了问讯,那夫人低低垂首,施了半个万福。老方丈引了这位夫人,进了院内,忙唤小和尚开了佛殿:“请施主菩萨随喜游玩,小僧看茶。”那小沙弥开了殿门,领着一簇男女,前后两廊、正殿参拜观看了一回,然后就往后院去了,留下仆役、婆子挡住了去路。

我见这些人面sè凶恶,也就没有上前自取其辱,只是随便在正殿看了看那庄严佛像,往一个功德箱里扔了几十个铜钱,就出去了,见到轿子边着一堆灯笼,上面写着“昭宣王府”。我暗暗称其,这竟然是哪一位王爷府中的夫人,怪不得如此明艳动人风姿绰约?后来转念一想,应该是县里王昭宣家的娘子。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