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奋斗李唐 > 第五十一章 打压派系

第五十一章 打压派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李承乾为了保护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储君的良好名声,他只能选择让一些人失望了。好在已经有了几个部门的功绩为他的好名声背书,那些他没有参与进去的部门的官员们,也不会把他往坏里想。
其实他还是有些高看了自己,这些官员对于他的欢迎,大部门都是冲着他偶尔冒出的灵感去的,而不是冲着他太子的身份去的。因为在现在李唐王朝的官场上,没有能力的人,即使你和太子的关系再好,也对自己的仕途于事无补。

不但没有任何帮助,搞不好还会被人认为是靠搞关系才做到现在的位置。如果在同僚中形成这种认识,那么自己在人事考核时,将会获得很差的风评评价分数,这将会对自己的仕途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官员们对他更多的是敬畏和尊重,而不是恭维和献媚。

所以这方面别说他一个年龄还小的太子储君,即使圣上李世民,也不能只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官员的任免。

这点是变革计划开始之前,魏徵等人专门和李世民深入探讨过的一个严肃问题。因为大量新部门的增加,必然带来官位的大量增加,这时如果没有一个铁打的规矩来考核任免官员,那么极容易造成官员内部的派系林立。

对于这个严肃问题,李世民是有非常大的警惕心理,因为熟知历史的他,对于一个王朝内部危害最大的因素,没有之一,他是有清醒的认识。

在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大小小的王朝,真正因为外部威胁导致王朝衰败或者破灭的时候,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和内部派系斗争有很大的直接关联。

而绝大部分的时候,一个王朝的衰败和破灭,都是因为内部的不团结,彼此内斗,互相争夺利益和权利牵扯了大部分精力导致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内斗,主要的原因和统治者有直接关系。当一个王朝统治者的帝王心术用在小道上,想着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或者扶植一方,打击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说想要抛弃的一方。

当一个王朝的统治者用这种办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或者满足自己掌控欲,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有着什么目的,现实中,都促使了朝廷内部派系的产生。

当派系产生之后,就代表了内耗的开始,国力最终不是耗尽就是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白白浪费掉。

派系产生还有一个情况也是比较多的,那就是统治者对朝堂的掌控力下降,或者实际权利被架空。不管是不是统治者主动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也就代表着宠臣或者权臣的出现,或者类似的势力的出现。

因为任何一个统治者,不管他再纨绔无能,对于自己的皇位是非常看重的。当他不想亲力亲为的管理天下,一定需要自己信得过的朝臣来替自己管理天下,这为宠臣,甚至是权臣的出现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不管这种臣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天下,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不是好事,这样的王朝是不会传承长久的。

前朝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可是近在眼前发生的事实,对李世民心理的触动是非常大的。

前朝后期杨广当政,宇文化及以及宇文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到最后甚至有架空杨广的趋势。虽然宇文化及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是他的心胸非常狭隘,对于能威胁到他手里权利的人或者势力,尤其是那些能力非常出众的人,都进行了极力的打压。

使得到前朝后期时,整个朝廷都成为了宇文家的一言堂,杨广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对于天下百姓真实的情况,失去了一个统治者必要的敏锐洞察力。

包括李世民自己所代表的势力集团,为了前朝的天下所提的谏言都石沉大海。类似他这样的人或者势力还有很多,到最后所有人忍无可忍,才想要亲君侧。

只是现实情况的发展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还没有等到他们开始亲君侧,就已经有活不下去的地方的势力和百姓,率先立起了推翻杨广的大旗。

最后宇文化及迫于压力,选择了破罐子破摔,以为自己亲自弑君就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只是他小看了其他势力对于天下宝座的占有欲望,最后把前朝后期演变成十几路诸侯争天下的乱局。

当然导致一个王朝衰败或者破灭的原因有很多,导致前朝破灭的原因就不止是出了一个宇文化及和宇文家,还有杨广本身的问题,也有过渡使用民力的原因等等。

但是主要原因就是派系林立内斗导致的国力内耗。

所以李世民建立李唐王朝之后,对于这方面非常得小心翼翼,就怕自己也重蹈杨广的覆辙。所以当他了解了魏徵的为人之后,并且对魏徵的能力非常认可,所以直接就给予了魏徵非常大的权利,就是为了他能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犯本质性、原则性的问题。

虽然李唐王朝的朝堂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派系,并且大臣们和自己的关系也有远近亲疏之分,好在自己的能力比很多历史上的帝王要强(这是李世民内心一直对自己的顽固认识),直比秦皇汉武。

在这方面他都有提前的预防措施,比如近臣方面,自己最欣赏的是侯君集。但是自己也只允许他在军方有所建树而已,政务方面是严禁他插手的。

而政务方面,自己最看好的年轻人褚遂良,也是绝对不允许他参与任何军方的事物的。

至于跟随自己时间最长的老人,长孙无忌是他最担心的,但是他也已经有针对他的各种预案,只是这个绝密知道的人很少就是了。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于这方面反而是让他最放心的。虽然他们的为人上达不到魏徵那样的高度,但是也能让自己绝对的放心、安心。

至于军队的高级将领,除了侯君集,其他的将领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并且都有相应问题的处理预案。一旦发生最坏的情况,只要自己还或者,他们就翻不出什么大浪花。

李唐王朝从成立的那天,朝廷内部斗争一直都是亲李世民的势力和七宗五姓为代表的宗族势力的斗争。这也从客观上使得李唐王朝早期,朝廷上其他派系发展的萎缩。

因为没有更多的空间给其他派系来生存和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朝廷的资源也不支持第三个派系的成长。

上天还给了他一个最好的条件来预防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这个条件是他付出极大的代价才得来的,但是从结果来说,对自己、对李唐王朝都是好事。

这就是自己只有太子一个儿子,而且年龄还小,没有到建立自己势力的时候。这方面为他省下了太多的心力和精力,否则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其他儿子都活着的话,这方面要牵扯自己多少的精力。

但是这方面随着太子年龄的长大,也面临着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好在太子志不在这里,并且魏徵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太子的表现比自己都要咬牙切齿,可见他对朝廷内部派系林立的仇恨。

虽然不知道太子的恨从何而来,但是这个态度是李世民非常喜欢的。

所以最后李世民和魏徵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借鉴了新变革计划的律法方面的办法。把官员任免考核进行了更严格的立法来规范,并且把天子在这方面的权利都固定的非常详细。

而作为天子也只有在几个特殊情况,才能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来破例任免官员。但是这个官员最高的职位只能到正局级或者少将级军官。

这些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李唐王朝官场的干净氛围和空间。虽然还是避免不了出现派系的诞生,毕竟官员增加了几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门派。

但是他们在李唐王朝官场上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李世民和魏徵等人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发展,一旦出现了失控的苗头,绝对会动用极端手段予以打击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七宗五姓为代表的宗族势力,这些年的影响力越来越低,再也没有能和李世民的势力直接对抗的可能。这里说的是明面上的,私底下双方还在进行着更激烈的斗争,只是私下里李世民能动用的手段更多、力量更强,所以七宗五姓宗族势力损失也更大。

同时为了今后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这几年李世民一直在对太子传授这方面的经验。主要是提醒他选择班底的原则以及时机,更重要的是对太子讲清楚派系斗争的利弊。

其实这方面李世民完全是多虑了,因为在李承乾的内心是非常鄙视和警惕朝堂派系诞生和彼此斗争的。因为他的前世见识到了太多历史上因为派系斗争而导致的悲剧发生。

有很多影响非常大的派系,不止是影响了当时的朝局发展,还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这些知识在他的前世,有着各种深入浅出,乃至非常丰富的表现分析形式,尤其是各种影视剧和等,对于这里的利弊早已分析的非常透彻。

所以李世民等人不知道他对派系的仇恨从何而来,但是他自己是知道的。

所以他有建立自己班底的想法和意愿,但是决不允许派系的发展和壮大。只是他也知道这是必然会出现的客观产物,但是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和借鉴打击派系的方法。

不止是这一世,还会借鉴前世的记忆经验,

所以他不管参与什么部门的会议,都会刻意和很多官员保持着距离感。这也是他直接拒绝很多部门的邀请的原因之一。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