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迁都成都
建安元年(196年)五月中,诸事已备,刘协率诸文武众臣,于益州成都平原武担山之南建祭坛,进行祭天大典,就迁都成都一事向上天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愿降命,迁都于蜀,为民请命,协不敢辞……”
敬告天地之后,刘协率众回到皇宫。至于皇宫,则由州牧府改建,虽然简陋,但总比以前要舒心。至于刘璋的家人,也就只有那小寡妇吴苋与刘璋四岁半的妹妹。刘协不忍让将她们赶出州牧府,所以将她们留了下来,分出一别苑让她们安心住下。虽然有些与礼不合,但这时候,也没有人多说什么。
而变成皇宫的州牧府议事大厅,挂上了德阳殿的牌匾,虽不比洛阳长安的皇宫,但多少也能像个样子。
德阳殿内,刘协端坐于龙椅之上。这龙椅,是刘协特地命人给他打造的。虽然伏完等一干大臣都说这样子有失礼仪,但是刘协的一番言论,让这些人闭上了嘴。刘协的言论很简单,因为时常跪坐,对双腿是一种摧残,士人还好一些,可是对那些武将而言,这一点点摧残下去,将来上马征战的危险xing非常之高。
好吧!刘协这个理论有些歪,最实际的是,当这龙椅改制成太师椅,几位老臣们试过之后,全都闭嘴了!相比跪在地上再起来而言,坐在这椅子上再起来,要方便许多,特别是对他们这些腿脚不太灵便的老人而言。
废话掠过,说正事。正事就是,祭了天,所有文臣武将上了朝,那么,封赏有功之臣,便是当务之急。
而因刘协坐镇益州,是以州牧一职暂时悬空。国丈伏完护驾有功,依然为不其侯,领光禄勋,负责掌守卫宫殿门户。至于他的一干儿子,也有封赏,反正如今官位那么多。
杨彪依然还是领太尉职,刘协虽然不想将百官任免之职交给别人,但也不好在这时候将杨彪的太尉之职给直接撸掉,否则,不免有点卸磨杀驴之嫌。而且这老头又是坚定的保皇党,虽然顽固了些,但忠心还是有的。
至于他那个聪明过头的儿子杨修,刘协则让他给自己当秘书之一,跟诸哥一样,希望他不要仅甩小聪明。而随其而来的弘农杨氏其余族人,刘协也颇有任勉。
而后,刘协依然以赵温为司徒,负责人民教化,掌礼仪诸事。
以董承为执金吾,统领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至于对外战争时,统领三军作战神马的,他就别想了,毕竟董承也不是帅才。
而刘关张三人,因为之前战败,又因他们一心护汉,是以刘协不予惩罚,也不予封赏!这个刘关张倒是没有什么话说,若真要封赏他们的话,那其他人肯定不服。不过刘协想了想,还是将刘备迁为巴郡太守。
原被刘璋一分为三的巴郡中的永定郡为巴郡,巴郡为巴西郡,固陵郡为巴东郡。而刘备,就被刘协放到江州去了。原在江州的郡守严颜,被刘协调了回来,如此猛将,另有他用。
至于简孙糜三人,刘协只封了简雍与孙乾为官,让简雍去大司农手下干活,让孙乾去大鸿胪手下当差。
至于糜竺,暂留他用。
值得一说的是,刘备这个皇叔,被赵温恶心了一把,当着众臣的面,提出让刘协翻看族谱,以正刘备刘皇叔之名。结果,族谱上自然没有刘备之名,甚至其父之名都没有在族谱上留下。
于是,尴尬的刘备跪下乞罪,心里把赵温恨死了!好在刘协没有在意刘备假冒皇叔之名,没有怪罪他!
接着,刘协又封赏了一干跟着他跑到益州来的原先朝庭众臣。
然后就是他新招的那些悍将了!
随他而来的这些个文臣武将中,鲁肃跟许褚,暂时保留,因为他们如今正在汉中当苦/逼/的卧底呢!
至于梁习,刘协直接让他接掌成都令,原成都令是刘璋的心腹,自然要将其换掉。而法正,刘协封了他尚书令之职,说白了,就是刘协的心腹秘书,直接向刘协负责。其中又让诸哥与杨修二人当任尚书侍郎。
可以说,他们三个,就是刘协的心腹秘书。虽说三人的官位不高,但其权势却是颇大。想想就明白,哪个当秘书的,不是除了老板他最牛?
刘晔,刘协让他当任大司农丞,让他掌管税赋诸事务。
郭嘉这货,直接让他当军师,为了增添恶趣味,刘协特意增设军师祭酒之职,并设军机处,让老毒物贾诩跟他分别担任军机处正副头头。军机处的职能,便是刺探情报,分析情报,总揽军机要务。
贾诩这货心狠手黑,使的计多是毒计,不让他当特务头子,简直就是浪费。
至于胡昭,刘协让他当御史大夫,有纠察百官之职能。
武将方面,徐晃从虎贲中郎将迁为羽林中郎将,接手张任手中兵马,守护成都与皇宫之责,其爵位从之前的亭侯变成了乡侯,提了一小级。
太史慈虽然是shè声校尉,但封了个亭侯。甘宁依然是横江校尉,封了个小亭侯。
擢升陈到为城门司马,协助徐晃,训练羽林军;吕蒙为左陛长;关平为右陛长;周仓与廖化,一个步兵校尉司马,一个骑兵校尉司马,分别替刘协招兵买马,训练新兵……
至于益州原本的那些官员,刘协也有酌情进行封赐,就比如益州各郡长官,分别被刘协调入中枢,然后由他安排人手替换。而像从事王累,张松,王甫,张任,泠包,严颜这些,都得到了重用。
当然,还有赵韪、庞羲、高沛、刘璝等领兵在外的原益州官员。不过像赵韪、庞羲之流,刘协直接就封给他们一个大官,让他们回成都上任,手中兵马嘛!自然由刘协派人前去接手了。
大肆封赏之后,接着又颁布几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大赦天下,减免百姓三年税赋;第二道圣旨是办学,办的不仅仅是太学,还有医学,以及其余匠学;第三道圣旨,则是求贤举士。
为办匠学,刘协又另颁了道旨,进行工匠科举,工匠科举,所指定的人才,全是一些武者与匠工,而非士人学子。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可参与匠学。
这些旨意,虽然有些人心有抵触,但刚得了封赐,却不好驳刘协的面子,是以没什么困难,旨意很快便传达了下去。整个益州,如沸水翻腾般,显示出一片新气象。
虽然如今新朝庭这架大机器才刚刚架构起来,运转还不是很灵便,可是比起之前那令不出皇宫的境况来,这种虽然运转不太灵活的境况,却是让刘协有种如临新生的感觉。
这种感觉,确实是太妙了!
一干封赏下去,时间已经不早,刘协朝刚刚被他提为中常侍的张兼示意了下,这个年纪不过三十的太监看到刘协的眼神,便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时,司徒赵温走了出来,持着朝芴躬身道:“陛下,老臣有本启奏!孟子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陛下乃一国之君,岂可无后!陛下东归,几经磨难,方建都于成都。然此前种种磨难,使陛下后/宫十不存一,今只余皇后与几位宫女,实让闻者伤心,见者泣泪……”
刘协暗翻白眼,暗骂这老不休,这种话也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不过,朕喜欢!
赵温的意思,是让刘协于成都选秀,以充**。不过刘协却是皱起眉头,摇头道:“今刚迁都于此,诸事百废待兴,怎可费钱粮于选秀之上。不过赵爱卿所言亦是有理,是以,朕决议,纳蔡邕蔡大家之女蔡琰、其侍女杜秀儿、乔(桥)玄乔公之女大乔、诸葛氏女诸葛玲、淮yin步氏女步练师为妃,其余便不必大费周章尔!”
殿上诸臣一听蔡琰之名,脸便绿了。蔡琰何许人啊?那是个位寡妇,怎可为妃?
还有那杜秀儿,一个小小丫环,又岂能为嫔?
“陛下,选妃之事,关乎天下,关乎朝庭,不仅要视其祖上是否清白人家,还得视其自身是否清白,此事非陛下一人之事,岂可草草决议,还请陛下容臣等详加甄别……”
赵温低着头,声音越说越小,因为,刘协的双眸此时直瞪着他,仿佛要冒火一般。
“还有谁反对?”刘协咬了咬牙,双眸朝四周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