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涅槃——逆天吕奉先 > 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四十三章 太尉之后

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四十三章 太尉之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第三部潜龙升天第四十三章太尉之后
“这杨阜能力有限啊?主公为何对他如此礼遇?”

李肃的提问让我有些失望,看来他注定只会是个阴谋家而永远成不了一个真正的高明军师。严格说来杨阜确实算不上一等一的人才,杨家在天水虽然略有薄名但还算不上豪门。不过杨阜这人看似利益有限,其实不然:“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找不到千里马,有千里马的骨头也不错;万事开头难,杨家虽然在天水不是首屈一指的大族,但也有些名望,只要杨家开了个好头,投靠我的天水望族就有望络绎不绝;杨阜年轻,对韩遂的忠诚度相对低些,与成公英等人相比显然更容易争取;礼闲下士这种虚名是需要事实来支撑的。有这么多好处,我实在想不出我不厚待杨阜的理由。

除此之外,杨阜还有个很大的优点,这与我在临渭和他的赌约有关。性格豪爽的他交游甚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除了姜叙是他的姑表兄弟外,梁宽、赵衢、尹奉、赵昂这些人都是他的知交好友,再算上族中的七个能力不俗的宗弟,几乎将天水一带的青年精英一网打尽了。当初我就是这么考虑的,拿下天水后让他帮我去做说客,劝他那些亲朋好友为我军服务。尽管现在让他们独挡一面还为时过早,担当基层将领他们都绰绰有余,假以时日的话都是精英。

拿下天水之后,周围几无防守地新阳、西县、上邦、冀县、显亲等城很快落入我军的控制之中。有鞠义、高顺、李儒他们在。需要我真正操心的事情并不多,本着送佛送到西的负责态度,我亲自陪同杨阜寻访他那些至交。年轻人毕竟没那么老于世故,循循善诱之下受宠若惊的姜叙、梁宽和杨阜的七个宗弟欣然同意加入我军。尹奉、赵昂、赵衢三人则是心猿意马,碍于家族中人尚未表态只能和我处于眉来眼去的状态。由于家中年轻一代地精英已被我一网打尽,审时度势下杨阜的父亲杨林成为第一个向我效忠地天水大族族长。杨林倒有几分魄力,与其保持杨家在天水不死不活的状态。还不如来个富贵险中求。可惜星星之火并没能燎原,尽管接下来两天暗中和我接触的中小家族还有几家。但明确表态的一个没有,我知道他们都在等一个人表态。

在去拜访那个人之前,我先做了两件事,首先是将那些天水籍战俘释放。只要有家人来认领,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我一概释放。在这场离奇的战役中,一万两千韩遂军大约有七千被俘。包括北宫伯玉战死后奉命投降的两千多金城军。其中真正死于我军攻击的韩遂军士兵不过两千余人,倒有近三千人丧命于自相残杀。释放掉三千余人后,看守压力小了很多,军粮消耗也少了二成多,甚至还能让很多百姓喜出望外,可谓一举三得。接下来地事就让我肉疼了,由于明眼人早晚会知道城中大乱的真相,对在与金城军冲突中伤亡的数千义勇不作出点补偿是万万不行的。名义自然是抚恤在骚乱中受害的百姓,希望能借此塞住少数人的嘴并且笼络多数人的心。好在天水郡不穷,韦康又治政有方,官衙中颇有些资财,反正本来就不是自己的钱用来虽然肉疼却不心疼,何况还能小有盈余。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段氏一门源出东周郑国之共叔,祖上曾经做过西域都护,但到他这一辈沦落为宪陵园丞,专门“掌守陵园,案行扫除”。段颎自小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等到年纪稍大了则收敛脾性,读书识字。一五九年,段颎被外放为护羌校尉,开始了他辉煌地一生。段颎在边疆十余年,没有一天安心睡觉。跟将士同甘共苦。部属甘愿奋身死战,大军所指战无不胜。一七九年。段颎代替桥玄二度出任太尉。可惜刚过一个月,就出现了日食现象。这年头的人习惯于将这一寻常的天文现象视为“天怒”的表现,每一次短暂的“天狗吞月”都会引来朝廷长时间的惶恐不安,既然皇帝老儿不可能让出御座,太尉这种肱股大臣就得引咎辞职了。中常侍程璜与其女婿司隶校尉阳球趁机以天怒人怨为由陷害段颎,于是段颎被投入了死牢。汉灵帝还算人道,让段颎享受了“太尉级”待遇:不必被开刀问斩,只要把送给他地那杯毒酒喝下就行了。

由于象董卓这样的段颎旧部大多手中握有雄兵,段家水到渠成的逃过了株连之罪。由于回到姑臧很容易招人疑忌,辗转之下天水成了段家子弟的繁衍地。所谓虎死不倒威,凭借深厚的底蕴段氏后人虽然没能再度雄起,但要让天水一地的豪门大族唯段家马首是瞻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早在出征前,贾诩、李儒等人就反复向我强调过,要想得到天水就必须获得段氏后人的支持。

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对比在边塞之地的赫赫威名,平生几乎未尝一败地段颎在中原可谓臭名昭著,这到底是为呢?那时贾诩奸笑着给了我答案:当年曾有太学生进言:“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一出,自然龙颜震怒,明哲保身地司隶校尉刘猛办事不力,御史中丞段颎就成了替补。职业军人出身的段颎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遂四出逐捕,凉州铁骑马踏太学,太学游生被捕千余人。听完这段旧事我只能无言地耸耸肩,得罪了知识分子,卷入党争,名声还不彻底完蛋。

前几天城中的混战应该没有波及到段府,占地数百顷地古朴庭院没有任何残损的痕迹。这丝毫不奇怪。在天水甚至西凉再愚蠢的人都知道绝对不能触犯段家,成千上万的段颎旧部就不说了,光是段家那两千私兵就足以让任何人三思而后行了,没准那些看门的佝偻老仆也是当年从枪林箭雨中走出的悍将。

看到那个身着粗布旧衣的迟暮老人时我愣了下,这就是当年权倾朝野地太尉之子?段府之中会有良田数十顷已让我有些奇怪,将田地置于家中的豪门天下只怕只此一家了吧,而这个一族之长此刻正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锄草。我之所以会愣了下并非见到他地穿着长相。正是因为他正在做的事情。

“老爷,吕布将军前来拜访您。”见我若有所思的站在一边。苍老的管家小声的提醒下。段家尽管家势雄厚,得罪我这样的人未必会有好果子吃,何况天水城现在就在我的掌控。尽管略显无礼,管家地忠心勿庸置疑。

段翔对此置若罔闻,黝黑健壮的大手继续稳定有力的挥动,混浊的汗滴伴随着每一个剧烈的动作挥洒。

“春锄起地,夏为除草。段公深得各中决窍。”我朗声说道。

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后。段翔终于抬起了头。仔细打量我一番之后,他开口说道:“想不到将军竟然深谙锄地之道,段某愿意聆听高见。”

“春旱多风、气温回升快,春锄主要是为松土、发根、防旱保墒;而所谓“春苗既浅,阴朱覆地”,就是说苗小、遮荫不良的时候锄地松土可以防止失水。因为“夏苗荫厚,地不见日”,夏锄主要是除草。庄稼长起来了遮荫层大,当然雨量充足时锄地还可以防止草荒。”张勇能在敦煌贫瘠少水的土地上种出粮食,锄地就是其中诀窍之一,他曾经当着我们许多人地面详细解释过。

段翔忽然笑了:“那将军以为锄地又该怎么锄呢?”

“锄谷时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又浅于第三遍,依此类推。这种“浅、深、浅、浅”的安排,非但适合谷物生长,或许亦能用于其他地方。段公,您说吕某说得对不对?”我双目中精光一闪,现在的天水形势就好比锄地,我刚好锄完了第一遍,第二遍如果深不了以后就不用锄了,能否锄得深就等段翔表态了。

随手放下锄头,将满是泥泞的手随意往衣服上搽了搽后。段翔起步向我走来:“如果是黍的话第二遍最好还是要浅些。黍这东西虽然不比谷麦那么好吃。但长得快不说,农人需要花费的心思也少啊。”

老狐狸。我暗骂一声,说到底还是对我没信心,听这口气这老东西还想蛇鼠两端呢?难怪天水城动静这么大他段家就好象不存在似地,想到这里我决定再试探他下:“碰到雨水充足的时候,地里种上黍的话段公不觉得可惜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我年纪大了,早就给穷日子饿怕了。对我而言,只要有得吃就行了,黍或者谷其实对我区别不大。”

“段公高见,吕某佩服!实在让我获益不浅啊!我就不打扰段公了,在此谢过段公教诲,”我深鞠一躬后选择了告辞而去。

“将军远来是客,管家你帮我送送吕将军吧。”

想我堂堂骠骑大将军,老家伙居然连水都不让我喝口,还只安排个管家送我,他是算准了不会和他闹翻啊。郁闷之余,我看了眼这老东西,只要他眼中有一丝犹豫,我就会动之以情,可惜没有。我只能暗叹,这种老狐狸,看来世间能打动他的东西确实不多啊,要让他冒险追求真的很难。如果没有十足把握的话,要让他表态支持我看来是不可能了。要让他对我有信心只怕要透露同步进行的布置,可惜这些东西实在见不得光,万一泄露我很可能万劫不复。

“我年纪大了”,想到这话我心中一动,于是转身问道:“段公,吕某忽然想到了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准备掉头走向农田的段翔止住了脚步:“将军请问。”

“段公是被穷日子给饿怕了,不知段公的儿孙可否喜欢日日食黍?”

段翔摇了摇头:“他们想种就去种,我是不会管他们的。”

“如果他们种了点别地,却又不巧遭了灾呢?”

“这是好事,吃了苦头他们日后他们就会知道有得吃就行了。”

我忽然明白以段翔地老奸巨滑为会在这乱世默默无闻了,他不是没有能力借机掀起波澜,只因为他知道属于他的年代即将过去,而他地儿孙中又实在缺少那种能够独树一帜的人才。我意识到要想说服这睿智的族长真的很难,非但要让他有足够的信心,还要有足够的利益让他心动,当然我还要获得他的充分信任,否则他宁愿维持现在这种不求有功的状态。

...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