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二十章 各怀鬼胎
第三部潜龙升天第二十章各怀鬼胎
“牛辅、郭汜他们真的起兵作乱了?”
“若非如此皇上也不会急急发诏勤王了。据说这次徐荣和张济也起兵响应了,长安的形势不大好啊。”
“能说动一向正直的徐荣也参战,这李儒还真有几分本事啊。张济的事应该是谣传吧,拱卫徐荣后翼之余还要守护南阳盆地,你说说看张济还能抽出多少士兵参战?名义上的中立才是明智的选择。”粗粗想了想后,刘表对黄祖说道:“吕布并不是这么好对付的,只怕起兵的董卓旧部没有必胜把握。”
“既然皇上诏书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果不是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张济又横在长安和襄阳之间的话,去长安勤王混个加官进爵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现在嘛?”刘表皱起了眉头:“武陵郡的五溪蛮人最近是不是又造反作乱啦?”
“啊,有这种事?”黄祖愣了下,才心领神会的说道:“主公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派兵勤王了?”
“去,怎么不去?让文聘带上些步兵慢慢上路吧,一个月之内怎么也要赶到新野了吧。要我这父母官眼看着武陵百姓遭灾,我于心何忍啊?要不武陵那头就派你和蔡瑁一起去吧。唉,屋漏偏遭连夜雨啊。”刘表叹了口气。
“主公英明。”黄祖由衷赞道。地处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交界的新野位于张济和刘表领地之间,相互牵制下本是两不管地区。眼下张济军重心北移后,刘表想要把触手伸到那里已是举手之劳,何况还有挥师勤王地幌子作掩饰,这种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主公,眼下徐荣应该自顾不暇了啊,我们何不趁此机会联合曹操等人攻击张济呢?既可以击败张济又能搏个好名声。”
“短视!我们攻击张济万一让徐荣退兵了呢?长安附近的战争不管谁打赢,只要他们伤亡惨重对我们来说总有好处。因此万万不能作出干扰长安战局的举动。除了那些两不管地区,我军不能冒犯张济领地一分。”
“就算没有长安的战事。我们除非迫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与张济为敌。黄祖,你知道这是为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刘表和颜悦色的问道。
黄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虽然人数只有我军地一半,张济军战力极强。若是强攻的话,我们并没有必胜把握,这种敌人还是不惹为妙。”
刘表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黄祖啊,你时候能够学会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呢。你想过没有,张济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可曹操呢?袁绍呢?他们孰强孰弱你应该知道吧。对我们而言,张济就象一条强壮的狼呆在我们北面,虽然有些烦人,可他身后还有许多虎豹。要想增疆扩土机会很多,南方比张济弱小的诸侯多得是,我们何必辛辛苦苦杀了那条为我们看着后门的狼去和成群的虎豹直接面对面呢?如果可以地话,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把张济驯化成一条狗。”
看完刘备和袁绍送来的信函后,曹操皱眉转了好几圈。对身旁的荀彧说道:“看来长安的形势不是很吃紧嘛,难道吕布和刘协之间没有矛盾?”
“不错,这点我也觉得很奇怪。不过自从吕布从西域回来后,很多人都说他变了,更加不可琢磨了,没有足够细致的情报我们很难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从路程上看。我们应该先于袁绍他们收到诏书,可昨天我们刚接到诏书今天他们的信函就来了,这里面只怕也有些文章吧。”荀彧应道。
“哼,刘协这小子是在变相提醒我,天下间并不是只有我曹操,这还不是因为去年未交赋税。他也不想想,我自己钱都不够用,哪有闲心思来管他?不过吕布一反常态的积极总让我觉得里面有些文章。”
“主公,其实刘协与吕布之间我们无需考虑太多。以吕布地为人处事,我不认为他会全无异心的替刘协效命。关中的仗只要打下去。被削弱的总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利用要现在地形势。”
“不错。袁绍和刘备两人都是不安好心。号召天下人组织义兵去长安勤王,浩浩荡荡的大军自然要经过我兗州大地了。如此一来所到之处鸡犬不宁啊,今年的收成必受影响。哼,亏他们还不约而同的劝我先发一支义兵即刻西进。”
“主公,他们的话其实有些道理,细细推敲的话这未必不可行,我们可以把难题重新再还给他们啊。”荀彧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曹操略一思索:“有理,刘备初入青州,根基不深,立足不稳下他的本意多半不想勤王,只是碍于诏书想保住忠义之名才会象表面上那样急切。真叫他大军出动前往长安的话,哼,除非他不想要这青州了。要是我不让他借道的话他不是要开心死了。对了,刘备军主力现在在干?”
“据说在青徐边境剿匪。”
“那就行了,劳烦你修书一封给他欢迎他亲领大军前往长安勤王,语句客气点,就说我方愿竭尽所能提供一切帮助。文若啊,我们要不要打个赌,这次号称不败的关羽要在那些毛贼面前吃败仗了。”
“不赌,没准刘备还会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伤呢?”
“倒是这袁绍地书信只怕是掩人耳目之举啊!”曹操有些担忧地说道:“现在孟津津渡口南岸虽然基本被张绣破坏了,但北岸还在袁绍军的控制之下。从距离上看。渡过黄河从兗州西进距离甚至比沿黄河西进过孟津渡再赴长安还要远。看来袁本初是想用大举南下来欺诈他想对付地人啊。”
“张燕打仗有一套,政治眼光到底不行啊,如果他和张杨、王匡能够和睦相处甚至建立同盟的话,要想合力挡住袁绍也许还有可能。眼下他和张杨打得不可开交,真不知道坐山观虎斗的袁绍现在会乐成样了呢?”
“这不能全怪张燕啊,谁让他名声不大好呢?袁绍摆出拉拢张杨的架势后对他一直在打压,如果不能尽快扩充实力的话。张燕早晚会被袁绍击破,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趁袁绍刚刚夺取冀州立足未稳的时机行险一搏。可惜啊。如果不是公孙瓒刚刚兼并了刘虞幽州境内人心未定的话,袁绍是不敢轻易举兵地。”
“最可怕的是一向忠君地张扬因急于南下勤王选择归顺袁绍。那样的话,绰不及防的张燕就有可能被迅速击败,袁绍放出声音要南下勤王很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看来我们要赶快派人去警告下张燕了。”
“嗯,就这么办吧,马上派人去,要快!我担心张杨极有可能归顺袁绍。一旦王匡再自不量力的话冀并两州就都是袁绍的天下了。”曹操叹道。
“主公。有一点我们还是要早做提防。虽然包括袁绍等人在内,所有人都希望董卓旧部和吕布拼个鱼死网破,但短时间决出胜负的可能不能完全排除,我们是不是需要早作预防呢?此外,以刘备一贯的沽名钓誉,他有可能派出一支中等规模地军队希望与我们组成联军西进勤王。”
“文若,为名为利的话,看来我们只能先拿下孔伷再与张济开战了。”
“主公英明!”
“牛金现在大概有多少人了?”曹操问道。
“最近收了几股零星毛贼后大概有五六千人了吧。”
“好。从今天起就让他全力骚扰徐州边境吧。有刘备大军在青徐边境剿匪,陶谦引以为豪的丹阳兵应该动弹不得吧。只要不冒险深入徐州腹地,牛金他们应该是安全的。”曹操苦笑了下:“对于牛金,我实在内心有愧啊,为了筹些钱财居然让麾下大将委身为盗贼。”
“主公的难处我们都知道啊,总不能靠卫兹养着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吧。主公虽然家资殷富。毕竟还不是那种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
“安排妙才带些人冒充张济军在孔伷和张济的交界处弄些事端吧,保证安全地情况下事情越大越好。既然陶谦指望不上了,只要我们肯出兵,孔伷与我们应该是一拍即合吧。只要有正当理由领军进入豫州一切就好办了。”
“可要替代孔伷只怕还有些困难吧,他这种人正常是不会上战场的,难道冒天下之大不讳强夺他的基业?”
“不用,派几个刺客杀了他就行了,保险点的话可以让许仲康出手,事后就说是张济方面的人干的就是了,反正死无对证。必要地话再派些人造些舆论。等我们的人接管豫州后。届时从豫州的仓库里分点粮食给百姓收买下人心。只要我们第一时间与张济军开战,常人的注意力应该很快就会被转移掉吧。”
荀彧脸上隐有不忍之色。
曹操哈哈大笑:“文若啊。我知道你一向宽厚,这是个优点,可是有些事情过分宽厚未必是好事。若论细致,你尤在郭奉孝之上,但说到要说灵动,你却有所不及了。拿我来说吧,我坏事做的并不比董卓少,名声却要好上很多。同样掘墓取钱,外界评论他是连死人的钱都要搜刮,我呢?很多人说我甘愿背上千古骂名也要为百姓生存殚精竭虑;同为扩军而私自留用本应上交国家的赋税,刘繇他们背负的是叛国骂名,我却是为民请命。我与他们的区别不过是注意舆论导向外加分一小部分钱财给贫苦的百姓。可见判断任何事情地对错关键取决于从哪个方面去观察。孔伷这种人生活在太平盛世算个好官,但绝不适合现在这个年代,哪怕我今天不去对付他,明天别人照样会打他地主意。不错,我准备采用的方式可能是阴暗了点,但伤亡数字可以控制到最小,对豫州地百姓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凭这两点我完全可以认为这是最合适的方案。”
荀彧郑重的点了点头:“荀彧受教了。可是主公,你一点不在乎名声吗?这些补救措施欺瞒普通人虽然绰绰有余,但我这样的人一眼就能看破啊。”
曹操扶着荀彧的肩膀说道:“象文若这种智者天下又有几人呢?名声这东西差不多就够了,我不指望那些嫉恶如仇的人都死心踏地跟着我,绝大多数人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缺点,只要这些人肯信任我就行了。刘备的仁厚之名天下无双,他装得那么辛苦,可你看看他身边又有多少人呢?哪怕是身在富裕的青州,交完国家的赋税后他连支两万人的军队都养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