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十九章 烽火关中
第三部潜龙升天第十九章烽火关中
我当然不可能傻到拿这些跟了我多年的精兵去跟叛军死拼,不过走肯定要走的光明磊落,天下人的唾弃我可受不了。至于刘协,我只能说声抱歉了,为了堂而皇之的离开我可是绞尽了脑汁。无论如何,在走之前仗还是要打些的。除了与叛军决战以外,要想守住长安应该还有其它办法。
放弃外围集中全部兵力死守长安是个笨办法,至少在耗到长安城粮尽之前叛军应该是攻不下长安的。如果都城这么长时间被围攻天下诸侯还没反应的话,刘协还是算了罢,这皇帝干脆别当了。可是不战而退龟缩挨打的名声实在不好听,一旦让那些观望的人以为有机可乘的话麻烦就更大了。
陷阵营守潼关,城防军守长安,我则带着狼骑拼命挡住牛辅的大军。道出这方案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下刘协的脸色,这小子城府实在太深了,居然毫无表情,反倒是很多朝中老臣有些喜形于色。哪怕有陷阵营之助,我也没有击败牛辅军的把握,但要想拖住牛辅军光凭狼骑就够了。那些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士编入云中营之后,至少在远程攻击能力上我找不出比狼骑更强的汉人骑兵。只要象附骨之蛆一样缀着牛辅军,既然我有信心光用狼骑就让他们举步维坚,又何苦带上在骑兵面前机动力极差的陷阵营与他们硬拼呢?剩下来的事情就看勤王的援军时候到了。这算是最稳妥地战法,对刘协来说。除非张济向蓝田进军,打起仗来死的都是我的士兵,这要不同意的话他真是猪头了。
看到满朝文武都以钦佩的眼光看着我,我颇为志得意满,可转念一想,既然他们都觉得我这种为国家安危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值得钦佩,那为自己不主动要求助我一臂之力呢?涉及自身利益。有福自享,有难你当。说白了。他们还是把我当成了猪头,没准他们还在想天下人要都这样就好了。
当黄琬提出在长安城内征兵三万的时候,我愣了下,哪来那么多钱呢?武器装备从哪来呢?把这些菜鸟折腾到能打仗时间不说,更是个砸钱地无底洞。
思路决定出路,尚书仆射士孙瑞提出筹款办法时我愣了下,这么简单的事我怎么没想到呢?长安城内有钱人并不少。国家有难地时候不找他们出血找谁呢?就象猪养肥了就要杀掉一样。士孙瑞甚至出具了一份相当详细的名单,显然早就有所准备。我忽然明白了,难怪西凉军要屠尽长安百姓的传言会蔓延的如此沸沸扬扬且没有安民措施,在这些方面我还得好好学习。
单凭牛辅的能耐也许玩不出花样,有李儒在就大不一样了。换作我是李儒,极有可能派一支奇兵过泾水自池阳、冯翊由渭南或新丰渡过渭河。以长安守军的能力,两万敌军是他们能够勉强抵挡的极限。我提出这种危险地可能时,刘协脸上第一时间并没有惊慌失措的表情。虽然很快他就装作紧锁眉头。
由于张燕急于在袁绍对付他前扩充实力,首当其冲的张杨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既然张杨不可能派出勤王之师,王匡是唯一可能短期内派兵勤王的诸侯。其实我那天我和刘协谈话时有些小觑王匡了,丁原死后他已经控制了近半个并州和河内郡,七拼八凑的话能弄出两三万军队来。
刘协的反应让我知道了王匡军多半已在前来长安的路上了。这样看来叛军从渭水之北渡河绕过我军防线的可能应该不大。
发诏让谁来勤王地问题我不想参与讨论,短时间内估计就王匡可以指望上。其他人与我关系实在不大。借口准备出征,我早早离开了未央宫。
狼骑远在潼关,要想动用他们首先要用陷阵营去把他们换回来。由于顺渭水而下的速度和行军的速度相差无己,我说服了黄琬调集了长安附近河道中所有船只运送陷阵营东进。如果能在徐荣军的背后登陆突袭成功的话,有狼骑之助也许快速击溃徐荣军亦有可能,这样的话长安就固若金汤了。
浩浩荡荡地大船队扬帆东进的场面我并没有看到。跟高顺陈宫他们交代了一些要点后,我带上廖廖两百余人踏上了前往槐里的征程。除了那些随我从西域返回的将士外,就多了个童年好友李肃。守城的话,不要说一千人,就是三千人也守不住槐里。由于我带去的士兵都是匈奴人最精于骑射的那些。游击战的话恐怕武安国也不一定会比一个普通士兵实用。
由于从郿坞搜刮来的钱财将随高顺一起带走。郝萌希望能跟着高顺,魏续则希望能够上战场杀敌。但他们还是被我强令留在了长安看护家小。一个狡猾,一个忠义,除非刘协下令对付我的家小,三百精壮应该足够保护蔡琰他们地安全了。为了安郝萌他们地心,我又给了他们一个艰难的任务,让他们随机应变。
我们是在天黑时分进入槐里城地。从东门进城后,再从西门出城,再绕过槐里城重新从东门进西门出,周而复始。折腾到天明时分时,即便是最强悍的骑士也昏昏欲睡了,胯下的座骑就差口吐白沫了。当然可怜的槐里百姓也被吵了一夜,好在西凉军名声不是很好,百姓哪怕没睡好却非常开心,皇上的千军万马已经杀来了,这下就不用背井离乡逃难去了。
我们到达槐里城的时候,牛辅军的前锋离槐里不过百里左右了。由于槐里城西群山起伏,相信接到城中线报后中小规模的牛辅军应该不会活动了。只要牛辅不敢将步兵和骑兵分开,我们又多争取到了至少两天时间。
做任何事情并不是没有代价地。至少我现在就有些犯愁。士兵们都快累趴下了,王双、武安国和刘豹他们三个人是没,可座骑撑不住了。牛辅军的侦骑一定是要消灭的,训练有素的侦骑很可能会根据蛛丝马迹发现槐里城西根本没有大部队活动过的痕迹。怎么办?看了看侯成后,我苦笑了下,当年和侯成两人双骑闯天下的日子又要重演了,心中倒是温馨异常。由于侯成身轻如燕。体重也就只有王双的一半,他那匹高头大马跟了他真是幸福啊。
我双手沾满无数游骑地血腥后。牛辅再也不敢派出小队侦骑了。估计打破他的脑袋都想不通为我有闲心会对这些普通士兵痛下杀手。
王双他们缓过气来之后,我们就开始来回骚扰缓缓前进地牛辅军。群山中丛林茂密下,穷寇未追的道理牛辅执行的很好,吃小亏总比吃大亏好。尤其是在牛辅军士兵追十几个人时忽然碰到两百人的事情出现过几次之后。
牛辅也不是无能之辈,他精心策划了好几个圈套。有次甚至连我都没想到他会用厚布包住了马蹄和马嘴隐去了声息连夜让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悄悄迂回到了我们后方。结果大大咧咧的我们果然从四个方向被合围了。不过牛辅撒的这张网实在太大了,如果我们有数千人地话肯定伤亡惨重,总共只有两百多人的我们刚好可以在他们完成彻底合围前利用他们的结合部缝隙绝尘而去。
我可以想象牛辅发现惊心策划的巨网没能网住那条猫鱼时会有反应。这些天来虽然牛辅军的伤亡不过在千人左右。但心理上却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同时略显保守的战法让他们失去了不少时间。
牛辅的运气应该算比较差地。围歼失败后,洞悉我们外强中干实质的牛辅当即命令崔勇带领五千铁骑急行军直扑槐里城。张辽并不是墨守成规之人,虽然高顺的大军尚未赶到潼关,他至少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先行出发。成廉的云中营机动力最高,知道我这里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先行出发的自然是他们了。云中营到达槐里地时候,崔勇几乎同时到达。在身经百战的成廉面前,崔勇还略显嫩了点。雨点般的箭雨下。崔勇只能丢下上千具尸体黯然撤退。
这一仗其实胜的极险,云中营劳师远征,已是疲劳之极,若是崔勇战场经验再丰富的点,采用疲敌战术的话结果很可能就会颠倒过来。
遭到迎头痛击后,牛辅变得更加稳重。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战法。甚至将配备了不少弓弩手的步兵排放在军队前沿和外围,整支部队就象盘成一团的毒蛇一样露出森森白牙。不过这确实是很好的办法,由于弓弩对狼骑这样地轻骑兵有着巨大地杀伤力,哪怕张辽领军杀到后我们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战机。虽然牛辅军行军速度极慢,快地时候也不过一日前进十余里,碰到险要地势时更是日行数里,但他们确实是在扎扎实实的前进。短短一百多里虽然他们走了近二十天,但现在槐里城已经近在眼前了。在一场攻城战中面对丧失机动力的狼骑肯定是牛辅愿意见到的,他宁可牺牲时间也正是为了见到今天的局面。
让狼骑在城墙上与牛辅军的步兵肉搏?除非我脑子进水了。我要守的是长安而不是槐里,这么多天下来想跑的百姓早就跑光了。能搬走的东西也都搬走了。把这空荡荡的大城交给牛辅又如何呢?牛辅想要继续前进时多少还要留些人守城的,我就不信他甘心丢下这鸡肋般的空城。
张辽到来时带来了潼关一线的情况。突袭徐荣军的计划并不可行。徐荣领军西进后,张济军也行动了,不过他们的目标是围剿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流寇,看来徐晃指望靠流寇来增强城防军的实力是彻底不可能了。张济的行动相当巧妙,师出有名下,大队人马的活动区域正好覆盖了弘农地区,同时也基本堵死了关外诸侯通过残破的洛阳支援长安战事的行军路线。既然高顺无法冒着被张济军突袭的危险登陆在徐荣后方,那么潼关一线注定是一场对峙。陷阵营单兵能力稍强,徐荣军则人数多一些。徐荣虽然不可能攻下潼关,但高顺同样很难击败他。对徐荣来说,也许仅仅牵制住高顺而不直接参与长安战事同样是他乐意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