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涅槃——逆天吕奉先 > 第三章 赵云归心

第三章 赵云归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在飞熊军军营门口,我很高兴的迎来了赵云和他那近五十名下属。飞熊军的士兵并没有经历我与赵云的一战,见到我如此郑重的排场他们大多都有几分奇怪。由于我只告诉华雄会有新人加入而并没有说出他是谁,等了好一会之后华雄就开始不岔了,摩拳擦掌的目地十有仈jiu是想给来人一个下马威,远远看到赵云挺拔的身形后华雄马上变得毕恭毕敬。
“欢迎你们加入飞熊军。”

赵云一席人淡淡的应了下。尽管赵云的脸上古井无波,但从那些骑士身上见不到任何兴高采烈的神情。或许,对于不再是汉献帝亲卫而变成董卓麾下最锋利的爪牙,对自诩忠直的他们来说有点难以接受。

一番寒喧后,我连续咳嗽几声,大多部下都知趣的跑开了,唯有华雄还扭捏着不肯离去。我只好张口说道:“华雄啊,劳烦你去通知下张辽高顺他们吧。”

华雄愣完之后回了句:“随便叫个小兵去喊喊么好了,那太远了。”

飞熊军是仅有的一支驻扎在长安城内的骑兵。城南附近的上林苑驻扎一万骑兵已是极限,所以张辽的狼骑和高顺的陷阵营都在长安城北安营扎寨。

“你去才体现诚意嘛,回头让高顺他们陪你打一架。”华雄一听马上来了jing神,恋恋不舍的看了赵云一眼后马上就走,能看到赵云这种高手固然心喜,自愧不如之下真不如找几个差不多的人练练。

赵云当下也遣开了一干属下。

“子龙将军如何看待在下?”略一踌躇后,我决定把问题表面化。图穷总有露出匕首的一刻,眼下乘着皇上有命的时候还搞不定赵云的话,ri后要获取他的忠心就难于登天了。

“吕将军误解了,在下心事重重是事出有因,并非是对加入飞熊军有什么意见。抛开其它原因,飞熊军是所有天下武者梦寐以求的队伍,吕将军之能更是为天下人所叹服,能追随将军应该是我的荣幸才对。”赵云的神情为之一黯:“何况这本身亦是皇上之意。”

蔡琰的话在此得到了映证,赵云对我全无轻慢之意,这让我有些疑惑,象丁原之死这种恶行都不能让几近完美的赵云愤怒吗?想到这里,我硬着头皮说道:“子龙将军行事堪称天下人典范,曾经做过亲者痛仇者快恶事的我实在自愧难当你这种完人的统帅。子龙心中有些想法自是正常。”

“吕将军莫非信不过在下?”赵云瞪大了炯炯有神的眼睛:“当ri丁刺史之死只怕事出有因吧。旁人也许会就此误解将军,但将军旧事重提是否有点小觑我了呢?如果不是别有隐情,以张辽的仁义忠厚,他怎么可能排除万难千里投奔你呢?前些ri子我虽然心中多少还有些疑惑,但力保洛阳之后我对将军已是心悦诚服。一个愿意为万民福诋甘愿身处奇险的人怎可能无德呢?”

我闻言一震,由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关系,张辽的千里来投所可能代表的意义我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过。丁原对吕布期望竟然是如此之高,哪怕是料定自己会为吕布所杀还是留下了一条让他悔过自新的路。这样吕布完全可以在诛杀董卓后冒领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之举,有世人皆知其忠厚的张辽为证,把两件事放在一起分析的话吕布的恶名有望洗刷。

“张辽是不是以前南军的那个并州军候?”,我想起了董卓的那句问话,尤其是并州二字。这让我浑身冰凉,董卓自始至终一直对我是存有疑虑之心的,所谓的考验不能说不是借刀杀人之举。只是因为我的表现实在太好了,让他起了爱才之念才会用怀柔的办法来争取我,当然他更怕我改辕易辙。现在我隐成西凉军军魂,董卓除了尽量利用我的能力为其服务外绝不能轻易动我。拿飞熊军来说吧,看似董卓是将飞熊军交给了我,可是面对来自他的直接命令时,飞熊军会听谁的呢?答案不言而喻。

丁原当ri的安排极为巧妙。纵使是我投奔董卓,因为张辽的缘故,董卓必然会对此心生疑虑之心,这样就种下了我与董卓决裂的祸根。发展到最后无论是为己还是为国,我都很可能反董卓。好个丁原!

脑海中吕布神情懊恼,显然是忆起了丁原的好处。

那赵云又是为了什么闷闷不乐呢?

面对我的提问,赵云犹豫了会答道:“我所担忧的是皇上?”

皇上?这出人意料的回答让我愣了下:“赵将军放心,纵使没有你,皇上的安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停顿了下后,我继续说道:“虽然你武艺高超,一旦皇上真有危险的话,只怕单凭你也无法力挽狂澜。”

赵云摇了摇头:“不是为了皇上的安全,我隐忧的是皇上的行事。虽有董卓设置嫌疑在先,但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疑人不用。虽然皇上年幼,但按他待人接物的能力,这种分辨力还是应该有的。我所担心的是皇上的心思偏向深沉,长此以往难成大器。老实说,这次皇上将我外派入军让我非常失望。”

赵云长叹了口气:“我一直希望皇上能找我深谈一次,可惜我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君臣之道,在于心心相印。如此下去,汉室堪忧啊!”

赵云的洞察力让我折服,但让我更惊讶的是他对汉献帝的质疑,在这个崇尚君权的年代,他能够去考虑主公的得失实在出了我的意料。

我决定和赵云细细沟通一次:“君从何来,臣又自何来?”

赵云浑身一震,苦苦思索起来。我想让他进一步质疑皇帝,但要让他一下推翻自己所信奉的东西确实不容易,赵云心里现在应该极为矛盾。

我换了个问题:“太平盛世在于大治,那何为大治呢?”

“《管子》云: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其为大治。”

“好,子龙答我。贵贱皆从法的话对哪方面的人更为有利?那些既然利益者他们是否会对此满意?”

“吕将军的意思是?”赵云应是隐约触摸到了要点。

“因为地位和权力的不同,君臣之间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并不会完全相同,所追求的东西同样会有差异。”犹豫再三我还是放弃了忽然冒出来的现代君权理念,这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只怕会吓着了赵云:“皇上出于他所处的环境,想法比较偏激当属正常。得到你的信任对他固然有利,但对比所冒的风险,皇上这样对待你是人之常情。”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就冲着这点,在赵云面前我还是表现得象保皇党好一些,谁让这年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呢?

赵云郑重的点了点头。

想起了赵云历史上一贯爱民,我当下剽窃起了史实:“皇上就象一叶扁舟,百姓则是无尽之水。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我而言,真正的忠君爱国是对百姓好。只有百姓安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至于皇上,正所谓路遥知马力,ri久见人心,他能够理解我们的。”

“好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赵云耸然动容。

我知道赵云对我仅存的疑虑已经烟消云散了。既然赵云能这么想,其他有智慧的人同样会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的名声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我有一种高兴不起来的感觉,我和董卓注定会决裂吗?或许董卓对我是有疑虑之心,但他的气度言行让我折服。但是面对诸如爱人、责任、名声这样的诱惑,我真有点担心我会背叛董卓。

...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