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曹操
越骑校尉伍孚是第一个试图刺杀董卓的人。可惜他这是自不量力,薄有勇名的他在武勇的董卓全无机会可言。我对伍孚印象很深,因为他有一身硬骨头,严刑逼供之下他没有招出任何同党。当董卓亲自询问时,伍孚瞪目大喝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对这种壮士,义父当然只能满足他找死的要求了,附带下令不得让伍孚死得太快。招呼他的是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时候伍孚仍是骂不绝口,这让我着实佩服。换了我的话别说凌迟了,一旦被捕的话只要条件合适肯定第一时间招个一干二净,当然我肯定不会象他这么好对付就是了。
有时候人就是犯贱,想当初伍孚对董卓进京可是持欢迎态度的,甚至率领整个越骑营加入了董卓军,算起来引狼入室的功劳就有他一份。如果没有京师兵加入的话,丁原和董卓也许到现在还是个势均力敌。所以我觉得,伍孚死前一定还在反复念叨:“早知今ri,何必当初。”
客观的说,董卓算不上一个讨普通人喜欢的达官贵人,对百姓十分严酷,甚至经常牺牲很多人利益来维护部下和亲近的人。在生活小节上义父同样不是非常注意,自从汉献帝上台后,睡睡龙床、玩玩嫔妃的事情时有发生。除了能够从中谋利的少数人以外,这些行径确实让常人有点难以接受。
第二个试图行刺董卓的人依旧是越骑校尉,当然是个新任命的。不知这能不能算义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曹cāo的能力识见相当高超,深得义父喜爱,许子将曾经给他相过命:“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ān雄。”董卓有这样一个特点,他非常喜欢有野心的人。我觉得义父是这样理解的,人没有野心的话就没有了超越的动力,所以只要把下属的野心控制在允许接受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听到吕伯奢全家被曹cāo杀光的消息时我曾经想过,没有我的话曹cāo是不是会成为董卓的义子?毕竟董卓欣赏我很大程度是因为我那种接近异族的处事方式。可是在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面前,纵使是师傅这个百年来草原民族的最强者数十年的人生感悟“利益面前,六亲不认”也只不过象黄口小儿的伢伢学语。
仔细想想的话,没准那天曹cāo根本就没想过要刺杀董卓。毕竟以曹cāo那点微薄的本领,别说是董卓对他还不是非常信任,就算董卓毫无防备也是机会不大。这样说起来,反而是我的贸然闯入救了曹cāo。从义父不悦的表情来看,大概他是想看看曹cāo会玩出什么花样来的,否则就算是在我面前,义父也不会放心到背朝外侧躺在床上的,尤其还是没有铜镜可以反光的木质雕花床。
最大的可能是曹cāo是为名利而来,慷慨赴死的伍孚名扬天下,下一个刺客只要能保住xing命至少能比别人少奋斗五年。曹cāo需要的只是一个刺杀董卓的说法,以他的能力果真行事的话几乎必死无疑。所以曹cāo犹豫不决的过程从头到尾都只是想要通知董卓自己来意不善,所以找到恰当机会后他就交出了七星刀。这刀倒真是一把好刀,我远远看了一眼就感觉到了它的寒气。可惜义父虽然对我算非常好,但最好的东西他一般还是自己留用的。
“cāo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亏得李儒还特意向董卓献计试探曹cāo反应,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我忽然一愣,难道我比李儒还高明,转念释然。原因只怕是曹cāo的很多想法和我比较接近,能想到一起去,虽然只是见过数面,但对曹cāo我有种奇怪的感觉,好象能看到他心里去,或许我们都是同一类人吧。而李儒对曹cāo的了解不够,自然只能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来试探了。
辞别义父后,我选择了自己领军去抓曹cāo,因为等到狱卒去曹府找的时候只怕早就人去楼空了。由于曹cāo是谯郡人氏,正常的话走东门自然最近最快,利用董卓验证曹cāo态度的时间,动作快点完全可以抢在追兵前逃远。当然若想掩人耳目的话,走别的城门未失不是好的选择,不过风险极大。
我带人匆匆赶到东门后,果然曹cāo已经打着有紧急军情需要处理的幌子出城而去了。曹cāo想要逃命的话,所乘马匹自然不是凡品,既然他已出城小半个时辰,只怕追之无益。我几乎就准备泱泱而回了,若非赤兔长嘶一声我差点忘了胯下有匹ri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名驹,当下抛下一干亲随绝尘而去。
秦宜禄就是我在那次追击中遇到的。
远远望见路边有个人伏地听声让我大吃了一惊,当下勒住马蹄看看这是何方高人,顺便问下他是否看见过曹cāo。
那人有气无力的答道:“是不是个细眼长媭的中年人?”
我忙不迭点头。
“他刚刚骑的是匹黑马,现在好象是在步行了。”
我瞠目结舌,这是什么样的耳技啊?
感觉到我的诧异后,那人不好意思的解释了下:“别这样看我,我会不好意思的。我刚坐在路边休息的时候被急驰的马给撞了,你说的那人大概就是那个冒失鬼吧。如果不是腿断了的话我才不会趴地上呢?”
晕倒,我只能无语。
“他策马撞我的时候我在马腿上捅了一刀,等他发觉应该来不及了。”
我往前方看去,路边绿地上果然有些许血迹,想来是曹cāo急忙赶路的时候没注意地上有人,发觉时已经来不及了。由于行sè匆匆,他非但没去管伤者,就连马受伤也没发觉。丢了支刻有我名字的箭给他后,我继续上路,凭那支箭追来的士兵也许会照顾下他吧。
仅仅跑出了几里路,我就发现了那匹因为腿伤而蜷缩在路边的黑sè骏马。奇怪的是,我穷追数十里后还是没能发现曹cāo的踪迹,就连尾随而来的羽林骑加入搜索后依旧一事无成,如果曹cāo步行的话绝不可能这么快的啊。仔细考虑过后我恍然大悟,以曹cāo的才华他应该不会毫无准备的逃跑,看来是他命好,在马受伤后没多久就遇到了接应他的人,换骑之后只怕他早就绝尘而去了,我因为留意寻找步行的人降低了速度根本没有追赶曹cāo的机会。
返回的途中,我看到了在路上艰难爬行的秦宜禄,从前后两次遇见他的位置看他应该已经爬了很远的路了。
算了,帮他一下吧,我莫名心软了下。当我下马来到他面前伸出手时,他昂起的头颅不自然的僵硬了下。
我的手也停在了半空,因为秦宜禄很可能就是那个接应曹cāo的人。
虽然步行的可能有,但洛阳城外数十里的地方似乎更应该出现一个骑马的人。秦宜禄不用我的箭向路过士兵求救,拖着断腿爬行漫漫长路以及他那奇怪的失常足以让我对他产生怀疑了,更何况他的气度和反应实在不是很象个遭受无妄之灾的路人。曹cāo的高明让我心寒,他早就算出唯有骑着赤兔的我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他构成威胁,秦宜禄就是针对我的安排。
“为什么要帮曹cāo?”
秦宜禄平静的看了看我,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我兴致勃勃的一屁股坐在他边上:“不管你以前欠曹cāo什么,这次你已经连本带利还给他了。现在你的命是我的了,有意见吗?”
秦宜禄看了看我,没有表态。
听完我的叙述后,董卓苦苦思索了很久:“看来我是低估曹cāo了,表面上看以前他做任何一件事都是竭尽全力才能完成,反过来就是说他从来没有展示过他的全部能力。此人如此深不可测,必成心腹大患啊!”
董卓当即下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cāo: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诛九族。
陈宫曾经抓住过曹cāo,到了最后还是选择和他一起逃跑。得知曹cāo逃回谯郡后,董卓长叹一声:“潜龙归海啊。”
牵着赤兔漫步在飘雪的无人长街,我的思绪如cháo水般汹涌,感受着青chun的悸动和痛苦,往事如水流过记忆的河床,倾听着岁月的流逝之声,心儿颤抖。无数值得珍视的片段犹如风中烟云幻影难居,呈现给心迹的是无数祥和与苍凉,昭示着我曾有的无限怅然和欢欣。
我的回忆终结于曹cāo的远遁,回忆些许冲淡了昭阳公主带给我的心伤,品味二十多年的人生旅途我异常迷惘。我忽然发觉也许我的人生将异常沉重,变成吕布之后,肩负父亲的血仇,沐浴老师的善良,秉承师傅的理想,承载丁原的期盼,还有那花样女子的奢望。反思中,我愕然发现其实以前的吕布从不曾有过一个切实的理想,他一直在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方式坐候所谓的将来。
这是《涅槃——逆天吕奉先》外传的最后一章,吕布的回忆以曹cāo这样一个枭雄而结束应该算合适吧。谢过所有朋友的支持,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点击和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