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魏晋玄学与易学
魏晋时期易学从两汉经学转为魏晋玄学,这是古代学术史、思想史以及哲学史上的一大转变。魏晋时期,玄学是以老庄学说为核心的哲学流派。老庄学说提倡清静、无为和简易,以解释古代典籍,清除了汉代经学的繁烦之风,打破了以儒家思想解经的传统,并以道家的虚无观念,圣人无情说、无为说解释儒家思想。这种解释儒家典籍的学风,是一种新的倾向,使观点更抽象、逻辑化。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两汉易学则转向以老庄玄学解易的道路,以力求文字简明、不讲象数、注重义理的特点成为易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概括而言,魏晋时其去学易学的代表人物有:
1、王弼
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玄学派易学的创始人。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和《论语释疑》。
王弼人生短暂,但学术成就卓著。其解《易》,继承了古文经学派解《易》的学风,以思辨哲学的方式注释《易经》。注重义理,文字力求简明,而抛开汉易中的象数之学,不讲求互体、卦气、卦变、纳甲和阴阳灾变等,从而创立了义理学派。从哲学史上看,义理学派易学又把《周易》经传纳入玄学领域,成为魏晋玄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王弼注《易》,亦注《老子》,并以老庄玄学观点解释《周易》的卦爻辞,或通过对《周易》的解释,引出玄学理论。如以“自然无为”、“归根曰静”说解释《彖》文,以“有生于无”的理论解释“乾坤二元”,以“虚无”解释“太极”等。其总的倾向是,追求《周易》经传中的抽象的原则,并将对《周易》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抽象化和逻辑化,表现了其易学的理性主义特色。
总之,王弼以言简意赅的论证代替前人的繁琐注释,以抽象思维和义理分摒弃象数之学与易纬迷信,在经学上开创了一代新风。清代“四库馆”学者评论道:“《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浸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
2、韩康伯
韩康伯(332~380年),名伯,字康伯,东晋玄学思想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著有《系辞传》。
韩康伯是继王弼之后,玄学派易学的又一代表人物。王弼注《易》,未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传,韩康伯补之。唐孔颖达将王韩二注合在一起,收入《周易正义》中,成为王弼派易学的代表作。其学风同王弼一样,揉合易老,其《系辞》注可以说是王弼易学的发展。韩氏注《系辞》等传,不仅引王弼《周易注》和《周易略例》文,而且在理论上也有新的阐发。他进一步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依筮法中的取义说,从义理的角度说明《周易》原理,对王弼的易学观从易理的高度作了概括和阐发,进而将易理玄学化,使《周易》成为“三玄”之一。
总的来说,韩康伯在哲学本体论上继承了何晏、王弼虚无论的思想,在实践论上则又揉进了道家“坐忘”、“自造”以及郭象“独化”的思想,正是在这一点上,丰富和完美了虚无论,把玄学推进到了东晋应有的水准,显示了玄学在东晋进一步融合的特色。他的思想理当是玄学必然的组成部分,在玄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弼和韩康伯的易学,乃玄学派易学的代表,并且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易学发展的主流。但玄学派的易学,不仅限于王韩二人。从曹魏时期开始,还有如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荀粲、梁武帝肖衍以及周弘正、张讥等,他们的著作皆已佚失。由于玄学的流行,也出现了一批以汉易传统的象数学派的反对。反玄学的思想家,不满以老庄玄学观点解易,同玄学派的易学展开了争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易学学派的斗争很尖锐。这一时期的象数学派,虽在理论上并无建树,但对玄学派易学却是很大的威胁。玄学派易学也正是在这斗争中得到发展和传播的。南北朝时期,此两大流派虽仍有斗争,但同时又出现了互相吸收融合的趋势,从而给唐代易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