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香柜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十五,紫禁城。
天色渐黑,太阳已沉了下去,一抹清冷的弯月高高悬在天上,照射出冷艳的光芒。
紫禁城的弄堂里,一队太监正缓缓向前行着。这队太监有十数人。最前两个太监身执拂尘,手里提着两盏灯笼,照的前面一片红光。
在他们身后,八个粗壮有力的太监正低声呼喝着,肩膀上抗着手臂粗细的竹竿,八根竹竿穿插着绳索,半吊起一座长宽半丈的紫色檀木香柜。
在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太监,也提着灯笼,一路跟着。
经过一道宫门,守门的太监见这群人,眉头一皱,上来道:“黄公公,怎么这么晚还送东西进宫?你又不是不知道宫里的规矩?”
前面提灯笼的一个老太监脸上露出卑微笑容,先上去塞了锭银子,小声道:“骆公公,这可是严阁老吩咐着要连夜送进来的,小人也是奉命行事。”
守门太监一愕:“严阁老吩咐的?”
老太监陪着笑道:“是啊,骆公公您忘了,明儿就是柔妃娘娘的生辰了。这不,才有了今晚这一出。”
守门太监明白过来,叹道:“严阁老真是个水晶心肝的人,身为阁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竟还记得宫里每个娘娘的生辰,难怪能得到皇上如此宠信。”
说罢,他绕着那紫色檀木香柜转了一圈,见柜面上贴着张大红的封条,想必是严阁老亲自贴上去的,这倒也不好去摘了检查,只问那八个抬柜的太监道:“看你们如此孔武有力,怎的抬这么大个柜子就都苦着脸,真有这么沉么?”
老太监赔笑过来道:“骆公公,这可不是普通的香柜,此乃西海紫檀木所制,比普通的木柜要重三四倍,放在室内,那是檀香绕室,终年不绝。这可是件宝贝。”
守门太监笑道:“早知严阁老送出的东西绝非凡品,罢了,看在严阁老的面上,这次就放你们进去罢,下次可万万不能这么迟了。”
老太监大喜,在开出一条缝的宫门中,一行人低声呼喝着,进了那富丽堂皇的紫禁城。***************************************************************************
“轻些,轻些,好,对了,就放在这里。”
老太监绕着一众太监指手划脚,指挥着众太监把紫色檀木香柜放置下来。
这不大的屋子里面,已是堆满了稀罕物,有宋朝的古董花瓶,有龙眼大的夜明珠……等等等等。虽有这么多稀罕物,一众太监却是目不斜视,不敢多看。
一个十四五岁的清秀宫女轻声道:“各位公公,若是好了便出去罢,我要锁门了。”
老太监连忙应道:“是,是,麻烦瞳姑娘了。”说着,连忙带着那群太监出了门去,被称为瞳姑娘的小宫女在门口看了遍屋子里的东西,大约清点了一下,看到没什么少的,这才把门轻轻合上。
屋门紧闭,静溢的屋子里没有半点声音,直到大半个时辰后,始发出一串抄豆子似的噼啪声响,紧随着是滋滋之声,仿佛是两把百练之铁制成的利刃摩擦发出,让人听着极为寒碜,鸡皮疙瘩都忍不住直冒,回荡在这密闭的屋子里。
紧接着,由于体积过于庞大,而被放置在屋子正中间的那座西海紫檀木所制香柜轻微颤动起来,在大红封条的上下细缝里,陡然便喷出鼓有质无形的气劲,发出尖利的声音,长久不绝。
里面的声音过于响亮了,门口的一个值日小太监揉了揉朦松睡眼,被惊醒过,听到里面尖利的声音,小太监心中害怕,他推了推身边另一个熟睡的小太监,道:“快醒醒,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另一个小太监被他推醒过来,听到里面传来的声响,一个激灵,顿时睡意全消。两人面面相虚,后醒来的小太监哆嗦着道:“这,这声音似乎是从里面来着?”
“不错!”
后醒来的小太监强笑道:“这儿是深宫内院,总不会有鬼吧?”
又是一声尖利的声音响起,两个小太监一起尖叫一声,连滚带爬的奔了出去。
外面围院走廊上,正好有一队太监行过来,听到两人尖叫,为首的太监一挥手,一队太监都向这边行了过来。
两个小太监见到那为首太监,顿时如见了主心骨似,也不尖叫了,也不跑了,只扑到那为首太监脚下,叫道:“冯公公,有鬼,里面有鬼!!”
冯公公眉头一皱,道:“此乃皇宫重地,你们两个小子胡言乱语,若是惊扰了宁妃娘娘,怕一顿扳子还是轻的。”
两个小太监见冯公公不信,连忙发誓赌咒,都说听到了鬼哭之声。冯公公见两人不似撒谎,心中惊奇,沉吟了一下,道:“你们带咱家去看下,若是无事,不需宁妃娘娘动手,咱家便要你们好看。”两个小太监自然是连连点头,一行人跟着两人,到了那间屋外。
此时里面却又没了动静,两个小太监颤声道:“便是在这里面,只是不知为何没了动静。”冯公公站在门口屏息听了一会,还是没动静,若不是肯定这两个小太监绝对无胆诳骗自己,他几乎便要大声呵斥出来。
两个小太监跪在地上,见冯公公不置可否的表情,有见周围一众跟随太监个个不信表情,心中既怕那鬼,却更怕宫中的手段,当下连连磕头道:“小的们绝对不敢骗各位公公,刚刚小的们真的听到了那鬼叫之声,便是从这门里传出来的。若有半句虚言,小的们定遭天打五雷轰。”
冯公公哼道:“料你们也不敢骗咱家。”回头道,“此处虽是宁妃娘娘的地方,最近几日却是借给柔妃娘娘收取生辰礼物之用了,便是咱家也不好随便进去,甲午,你去找负责看守此屋的女官,取来钥匙。”
那名甲午的太监应了,回身出去。冯公公转过身,又将耳朵贴在门缝上,听里面的动静。
过了半刻,一名年约十六七岁,面容清秀的小女官带着一串钥匙,匆匆忙忙的跟在那甲午的身后过了来,她走到近处,福了一福道:“小瞳见过冯公公。”
冯公公笑道:“瞳姑娘无须多礼,这两个小兔崽子说这屋子里有异声,因此叫瞳姑娘奔忙一趟,还劳烦瞳姑娘把这门开上一开,让这两个小兔崽子看清楚些,也让咱家安心。”
小瞳应了声是,握着钥匙便上前开锁,推开屋门。
冯公公命众太监站在外面,自己带着两个拎灯笼的太监进了去,环视屋内,最后把目光落在那西海紫檀木柜上,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身后两个提灯笼的太监高举灯笼,把那檀木柜子照的亮腾起来。
这一照,顿时屋子里的几个人都发现那柜子的不妥之处了。在柜门下沿的缝隙里,竟隐隐渗出血水来,正一滴滴的滴在地上。
冯公公变了脸色,急步上前,把那大红封条撕开,打开柜门。
看见里面的东西,屋子里的几人都倒吸了口冷气,只见那西海紫檀木柜中,竟躺着一个血淋淋的人。那人满头满脸都是血,胸口还插着一把明晃晃的长剑,不知是生是死。
冯公公脸色极是难看,他是这景阳宫的总管,若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出了人命,依当今的脾气,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这还真真是飞来的横祸了。
跟在后面进来的小宫女小瞳也吓得面色发白,颤声道:“冯公公,这,这是严阁老今晚刚送进来的……,奴婢也没打开看过。”
“严阁老?”冯公公道:“严阁老送这个进来干什么!难道……”不知想到了什么,连忙吩咐左右道:“看看这人是生是死。”
身后甲午应了声,把灯笼交到左手上,用右手去探那人的脉门,摸了好一会,不敢确定的道:“冯公公,小的摸不出来。”
冯公公眉头一皱,上去推开甲午,自己去摸,这才明白甲午为何说摸不出来。这人的脉搏古怪之极,几乎无有跳动,但仔细点便会发现,他并非没有脉搏,只是这脉搏跳动过于缓慢,常人跳动百余下的时间里,这人的脉搏只跳了微弱的一下。
有脉搏,便是说此人还没死!
甲午和另一个太监举着灯笼就近照着,那个太监看清了这人的脸,失声道:“这不是御马监的张旬么,他怎么会在这里?”
冯公公转头道:“你认识他?”
那个太监道:“认识,如何会不认识。小人是和他一年进宫的,净身的时候也是紧挨着,便是后来进宫之后,小人和他也曾见过几面。他本来也只是个小太监,但因跟御马监的马公公是同乡,因此后来调到了御马监去,听说还升了为掌司。”
冯公公眼神一凝,道:“马公公?你说的莫非是年前出宫省亲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马泰?”
小太监恭声道:“正是。小人还听说马公公回乡时谁都没带,唯独带了这张旬。”
冯公公道:“你可敢确定此人便是张旬?”
那小太监看着血污下的脸,犹豫了下,道:“小人有七八分的把握。”
冯公公摇摇头,探手在这人的胸前一阵乱摸,掏出不少物件来,一叠厚厚的银票,写着四川惠通钱庄,让屋子里的三个太监齐声惊呼,眼睛都放出光来。银票都是认票不认人,虽说这叠银票都四川钱庄发行的,是毕竟也是实打实的能换银子,只是路程远了些,最要紧的是,这叠银票面额之大着实惊人。银票取出来后,便是一封书信,冯公公随手放在一边,接下来又摸出两块腰牌,上面正刻着御马监提督太监马泰和掌司张旬的字样。旁边的小太监见了,低声道:“这下小人有十成的把握了。”
冯公公白了他一眼,心道这下就算你不说难道咱家还不识字不成,又在这人身上上下摸索了翻,想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摸到裤裆里时,却意外的摸到了根本来不该存在的事物。
冯公公当下大惊失色,正想开口说出,忽然一个念头自脑子里窜了出来,硬生生把刚要出口的话给堵了回去。他站起身来,低喝道:“把门关上。”
两个小太监赶紧把宫女小瞳拉了进来,关上屋门。
冯公公扫了三人一眼,低声道:“今日之事断不可声张,你们都是在宫里呆过几年的,知道这宫里的规矩,今上御内监极严,若今日之事事发,不但是咱家,便是整个景阳宫里的太监宫女定也要受到牵连。”
这道理底下三人都明白,小瞳吓的瑟瑟发抖,两个小太监却已有些明白过来。甲午胆子稍大,便道:“小人们都知道这道理,冯公公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人们定当听从。”
对于甲午的知趣,冯公公面露欣赏的点点头,另一个小太监见壮,也大着胆子道:“不错,冯公公见多识广,定能有不牵累到大伙的法子,小人也听冯公公的。”
宫女小瞳年幼识浅,早吓的六神无主,这时听两个小太监说冯公公有法子避祸,也是连连点头。
冯公公满意一笑,道:“既然你们三都是这个意思,那事情就容易了。”他指一指柜子里的人道,“这张旬虽是宫里的人,但这次回来的却是蹊跷,多半宫里还没别的人知道,便是宫门处也没记载。过会,咱家支开门口的这些人,你们二个想法子把他般到咱家的屋子里去,咱家想法子医他,若医的好,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医不好,这宫里僻静的地方多了去了,随便找个地方一埋,那也是万事皆休。这样他无论是死是活,咱们都既顾了良心,也顾了自己的性命。”
说到这,他把手里的那叠银票一扬,道:“无论他是死是活,咱们总是他的恩人,这银票便是他的谢礼。”
两个小太监本还有些迟疑,总觉得冯公公似乎有些多此一举了,把这人直接找地方埋了不更好,还讲什么良心不良心的不自己受累么。但此时见那一叠银票那么一挥,顿时把什么都抛在脑后了,齐声道:“冯公公说的极是,便是这么办。”
小瞳也怯怯的道:“便依冯公公说的办吧,奴婢来清洗这地的血污,奴婢也不求什么钱财,只希望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冯公公道:“好,那就说定了,但有一条。今日之事绝不能传出去,若是你们有哪一个嘴巴不牢,传出去那么一点半点的,让大伙到兜里银票再还出去,让宁妃娘娘添堵,咱家绝不轻饶!知道了么。”说到最后一句,已是声色具厉。两个小太监和一个小宫女被吓的连连点头发誓。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