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爷老头子的关怀
世元1991年,8月12日,星期一。《人民日报》思想理论版整版刊登了署名社论《崩溃前夜——走向深渊的苏联》一文。
署名李从云的作者在文中清晰地分析了苏联**信仰崩溃、政治和经济制度僵化、官员**等原因,联系当前国际局势,认为“苏联已经走到深渊之前,再往前一步就是万劫不复,然而这个泥足巨人正坚定不移地踏出这一步”。
然后,他将自己的观点衍伸开来,自问自答,为什么号称“社会主义”的苏联会走到这一步,苏联的“失败”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示。
最后,他得出本文最主要的结论:“……是不是社会主义、是不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个参照标准:即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不是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不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民日报是华共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华夏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一贯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和华夏政府最新政策、决定,报道国内外大事,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作为华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华夏**和华夏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早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政务院的声音,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关注及外国政府和外国机构的高度重视。
在这种时候,《人民日报》思想理论版忽然整版刊登一篇这样的社论,足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尤其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不知为何,在文中似乎已然把苏联看做一个失败的例子——他似乎根本没看见,这个世界“双超争霸”其中的一超,就是这个他当做失败例子的苏联!
各种质疑声纷纷冒了出来。虽然这最近十年来可谓华美关系的蜜月期,而华苏关系则降至冰点,但有着“苏联老大哥”思想的人依然很多。
即便现在跟苏联关系差了,但这些人依然认为苏联是成功的,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现在居然有这么一个人,无端端跳出来说苏联要崩溃了,要灭亡了,这真是无稽之谈!堂堂苏联,世界双超之一,怎么可能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自己崩溃?那几百万大军都是摆着看的不成!
随后的几天,各种质疑声、反对声、嘲笑声就不断的从各个地方冒了出来。即便《人民日报》本身,都好像有些摇摆不定。在《崩溃前夜——走向深渊的苏联》一文刊登的第二天,就开始放出一些明显反对这篇文章观点的文章。
只是,所有的反对都集中在了“苏联会不会崩溃”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人关心文章最后得出的理论结论——“三个有利于”。
只有第五天之后,中央党校发行的、面相党内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内参刊物《理论动态》上出现了一篇分析文章。文章不算长,也没有纠结苏联会不会崩溃这个他觉得“现在根本难以预料”的伪命题,而是详细分析了“三个有利于”对于改革开放历史功绩的肯定作用,同时又反证了“三个有利于”的理论观点正确。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各大媒体上,观点不同的专家、评论员正在背后BOSS的指点下大打嘴仗的时候,一道道惊雷,从遥远的东欧滚滚袭来!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消息传来,华夏新闻界、理论界无论持什么观点的专家、分析员……同时失声。
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戈尔巴乔夫的身上。
然而戈尔巴乔夫没有力挽狂澜于即倒的能力,整个苏联反应之迟钝、疑惑、犹豫,正如半个月前那个署名“李从云”的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描述的一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苏联的崩溃,真的要到了吗?
很快,局势的变化让各种专家为之张嘴结舌……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独立。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1991年8月30日,阿塞拜**立。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同时独立。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独立。1991年9月日,亚美尼亚独立。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立。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独立。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25日18时40分许,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徐徐落下,代之的是白、蓝、红三色俄罗斯联邦国旗……
从此,苏联正式成为历史。
此时的华夏,在这样巨大的国际局势变化下,忽然变得紧张起来,而在紧张中,又夹杂这一些人的歇斯底里。
华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商讨“拒腐防变”、“抵抗和平演变”等一系列措施。
各官方媒体开始不断地报导有关苏联解体的新闻,并深挖它的根源。
然而,那个预测到苏联即将崩溃的、“神秘”的李从云,居然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发文在人民日报,这一次发文的版面,已经不是思想理论版,而是头版第二条,文章名叫做《面对苏联解体,我们应该怎么办?》。
非常意外,李从云在这篇文章中表示:“苏联解体对我国而言,不是威胁、只是前车之鉴,我们大可不必为之感到惊惧。相反,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时刻自省,继续坚持一各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经济……”
最后,李从云在文章结尾时再次强调了“三个有利于”,认为“只要我们的行动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就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赢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
中南海,怀仁堂西,原宫廷宅群3号院。
十三位华共中央高层齐聚,同时来看望郑老。
包括七位政治局常委,五位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和军委的一位负责人。
郑老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一个单独的沙发上,听着几位三代同志汇报情况,脸色淡淡的,谁也说不准那是一种什么表情,代表了怎样的心境。
听完同志们的话,郑老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萧飞同志那边,报告了吗?他是怎么说的?”
姜恩国微微欠了欠身,说:“萧老说,苏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当下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两个方向都不能松劲。”
郑老露出一丝笑容,点点头:“萧飞同志是看得很准的。我们现在主要是要稳住阵脚,不要搞得好像苏联一解体,**就失败了,不是那么回事。不管是**还是社会主义,其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反复,都不能算是什么怪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建设的地位非常重要。”
彭云程总理有些担忧地说:“郑老,现在有不少同志呼吁,要批判戈尔巴乔夫,要抵制叶利钦……您看,我们政府方面应该是个什么态度?”
郑老眼皮微微一抬,瞥了他一眼,说:“党中央和政务院在应对苏联解体这一事件上,我认为主要要坚持这么几点: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做为……但绝不当头、不扛大旗。”
彭云程还是觉得这个指示不够明确,还想再问一句,旁边的李宪成忽然插了一句嘴,说:“您老的意思就是,我们专心搞我们的经济建设,淡化苏联解体的影响,是吗?”
郑老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姜恩国和彭云程见郑老明确了态度,都松了口气。姜恩国就站起身来告辞说:“有郑老拿大方向,我们就知道怎么办了。郑老,那我们先去做布置,您老安心休息。”
郑老又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诸位同志于是都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郑老忽然说了一句:“宪成留一下。”
李宪成立即站住,其他同志都朝他看了一眼,然后各自离去。
“坐下吧,别站着了,我抬着头跟你说话,累得慌。”郑老微微一笑。
李宪成不禁也笑了一下,在沙发上坐下半边屁股。
“李从云……是宪立家的小家伙吧?”
李宪成心中一动,来了,果然是为了从云这次的“先见之明”。
“是。”李宪成没说多话。
郑老嗯了一声,问:“我听说他现在在团中央?”
李宪成心中跳了一跳,沉住气答道:“是,他在华大读书的时候,是系里的团委书记,还做过全国学联副主席,团中央学校部的汪部长蛮看好他……毕业后,华大校党委就推荐他去了团中央。”
郑老笑了笑,从桌上摸出一根过滤嘴跟烟管一样长的熊猫烟点燃,吸了一口,说:“这个小家伙,眼神很好使……我看,他的大局观还不错,再继续放在中央或者机关部委,不好,不如放下去锻炼。”
李宪成就有些叫苦,李从云现在才是个副主任科员,这时候下去太早了,就算下去的时候弄成正经副科,这个级别也太低了,难道去当个副镇长?这么锻炼……锻炼是锻炼,时间耗得不值得啊!
“呃,这件事,宪立暂时还没跟我细谈……”李宪成只好想办法推一推。
但是郑老岂是那么好敷衍的,当时他就眯着眼睛,笑着说:“是不是级别不够,放下去你们做伯伯的、做爹爹的不放心啊?”
李宪成这下子不敢打马虎眼了,甚至不敢说谎,只好承认:“这个……也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他现在还是个副主任科员,副科级别下去实在是有点不好办。”
在郑老面前,偶尔装下糊涂没事,但他如果直接问了,就千万不要再胡说八道,否则必然吃亏。
果然,李宪成这么直说了,郑老反而没有生气的迹象,却是笑了笑,说:“他归纳的‘三个有利于’,我看很好,说到我心里去了……我早说过,我们这些老的,该退就要退,年轻干部要大力选拔。你们这些人,老觉得年轻人干事不稳当,容易出状况,你们年轻的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我二十几岁就是‘大官’了,不也干过来了?”
他吸了口烟,又说:“至于他级别低了点,你们不放心,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就把级别提起来嘛!等会我跟石桥同志说一声,让小家伙去党校学习一下,解决级别问题以后,去地方上锻炼……老坐在机关里怎么行,一辈子做研究吗?那还不如去政研室。”
李宪成万没料到郑老对李从云如此上心,居然直接“关怀”上了,当时就发挥亲密晚辈优势,笑着起来鞠个躬:“老爷子,我代宪立和从云两父子谢过您了。”
郑老摆摆手:“好好做事就是谢我,嘴里的谢,我早不稀罕了。”
----------
这章写着写着,居然字数超标了一点……身体没全好,还在厌食中,今天只吃了小半碗饭,不过好在不恶心、不作呕了。一会儿还有一章奉上,昨天欠的只怕还得等到明天才能还了,汗。
另外,大家看书记得收藏一下,再投个推荐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