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到达
经过九天的赶路,马邑县城终于在望了。
路上节省出来的一天,都是在山西省赶出来的。因为这边的道路情况比刘大叔原先预估的还要好,并且路上同行的车队也多。所以进入山西省之后,尤其是上了国道,整个车队的行驶速度提高了一些。
最后在第九天晚上,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最终的目的地—马邑县。
因为是终点站了,所以当天刘大叔在取得唐行健的同意之后,加紧赶路,于夜里十一点到了马邑县城。
这样做的车队不止是谢氏车马行一家,很多车队都选择赶夜路,希望尽早到达马邑县。毕竟县城各方面的条件,即使最好的服务站也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马邑县城严格意义上说属于边城,所以建有高大的城墙,这点和祁县等很多内陆城池不同。现在李唐王朝的很多城池都在扩建,或者有扩建的意向,老的城墙大部分都被拆除了。
因为治安状况越来越好,城墙的意义反而不那么大了。现在城墙反而是城池规模扩张的直接障碍,所以很多城池扩建时,都把城墙拆了,空出的地可以做很多更有价值的安排。
这点上,大家主要参考的目标,都是学习的长安城。虽然长安城的外城墙还没有拆,但是内城墙已经都开始拆除了。
而李唐王朝所有的边关和边城,城墙还是保留的。只是每个边关或者边城,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一天中什么时候封闭城门。最近几年,李唐王朝整个边关的安全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好转,所以封闭城门的时间,大多数的时候都比以前要更晚。
马邑县城封闭城门的时间更是晚到后半夜两点,之所以这么晚,就是为了方便照顾赶夜路的车马行车队。现在这些车马行可是马邑县的财神爷,因为他们运输的货物,可是大部分都要出关的。这可是最近几年朝廷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所以朝廷在这方面给了马邑县很大的自主权。
正因为这个原因,有时一些车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更晚才到来。只要他们的理由充分,并且得到守城官兵的审查认可,还是可以临时给他们开城门的。
只是每当这个时候,审查的要更严格,等待时间上也需要更久,所以不是真遇到特殊情况,车马行还是希望在规定时间内赶到马邑县城的。
由于很晚才到达目的地,今天是不可能卸货了,所以唐行健还是跟随刘大叔他们车队,到了他们东家提前预定好的客栈去休息安顿。
第二天一大早,车队终于来到了最终的地点,李唐王朝粮队出发集合点。这里是所有要依附朝廷粮队一起进入草原的商人,还有他们货物集中的地方。
所有商人不管大小,都需要在这里把商品集中好,然后办理交接,再由朝廷找的马帮,来负责具体的装载和后续运输安排。之后这些商人就可以拿着朝廷给予的证明文件,等待出发日期了。
出发之前,还有个重要的手续要办,那就是资格审核和复查。这个过程一半需要十天左右,这也是大部分商人提前最少十天到来的主要原因。
虽然唐行健和刘大叔的车队来的已经够早了,但是他们还是被排在了第八位,因为前面的住的地方比他们更近。显然那些车马行更有经验一些,这点刘大叔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在这里工作的人员非常多,所以排队并没有用很长的时间。等轮到唐行健的时候,他和刘大叔开始了不同的分工,唐行健负责登记货物品类和数量,以及最重要的目的地。刘大叔则指挥车队按照这里工作人员的指挥,来到货场卸货。
由于韩经理朋友的货提前到达了这里,唐行健还要进行补办提货手续。等他一切手续都办好之后,才找到了正在卸货的刘大叔。因为只有唐行健在货运单上签字画押,这趟活才算圆满完成。
这里他的签字是很有讲究的,因为他要签的字,除了他的名字之外,还有他和曹院长才知道的暗语。这个要求是专门针对唐行健这样的人,朝廷进行的特殊规定,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的保障唐行健们的利益。
之后这个货运单会邮寄回祁县,然后谢氏车马行拿着唐行健签字画押的货运单,去找曹院长拿剩下的运费。虽然这样麻烦了很多,但是为了保证唐行健这样弱势群体的利益,以现有的技术,也只能这样了。
为了尽量减少车马行的损失,万一唐行健这类人,在签字画押上搞些猫腻,车马行也不怕收不到钱。因为还有其他的渠道来查询这批货是否按照合同顺利完成。
如果因为唐行健的这些不上台面的小动作,而导致了车马行增加的这些非必要成本,这是要唐行健们自己负责的。而且朝廷对此还有额外的惩罚,来补偿车马行。更关键的是,唐行健们的信用评分会被降低很多,所以真正这么做的人,到现在为此,整个李唐王朝还没有一例。
一个多小时之后,货物全部卸载完毕,也到了唐行健和刘大叔暂时分开的时候了。为了感谢刘大叔这一路的照顾,唐行健要给车队的所有车把式们一些表示。
得知了唐行健有这个心,所有的车把式都非常得高兴,可是在一阵商议之后,这个好心还是被刘大叔拒绝了。刘大叔只说了这些话:“出门在外,多带点钱在身上防身,草原毕竟不是李唐。你要真有心感谢我们,那就多保重,等你凯旋归来时,再给我们也不迟。到时候还要喝他的庆功酒呢。”
唐行健知道刘大叔的心意,实在拗不过他,最后只能按刘大叔说的办了。
刘大叔他们和唐行健分手之后,就赶快赶往马邑县的物流站,去那里装载他们接下来要运输的货物,争取今天又要出发了。对于他们这些跑长途运输的车把式们,这才是他们希望的工作节奏。
唐行健出了朝廷粮队集结点的大门,有些茫然四顾。
不是因为分别的失落,而是因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要重新找住的地方,刚刚从马帮师傅们那里了解到,他们出发最少还要十二天。所以接下来的十二天,他要给自己找个经济实惠的地方,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
然后还要给家里写信,报平安和写一些自己最近的感受等等,让家里人放心、安心。当然还要去找韩经理的朋友宋书,拿着这些货物证明文件去买保险。还要去这里的军营,找大爹的老战友,也是希望他能在这里给自己提供一些帮助。
最后经过一番思考,唐行健决定先去找大爹的战友,希望他能给自己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有了决定之后,唐行健扛起了自己的行礼,开始往城北走去。
他之前就已经打听好了城里驻军的地点,只是物流这边大部分都在城南,所以路途还是有些远的。一路走走问问,快一个小时之后,他终于来到了军营门前。
给门前的卫兵送上拜访信之后,唐行健就在门口找了一个树荫歇息了起来。这一路走过来,他发现这里比祁县还大,可是房屋却要少四分之一左右,因为大部分的地方,都被和物流有关的地方所占据。
没有等多久,他就看到军营里出来了一个上尉军衔的军官,和送信的卫兵一起向他这里走来。这个军官年龄看起来比大爹还要大一些,不过面庞和大爹描述的差不多,只是人更精神,而且杀气也更重。
不等对方先开口,唐行健主动敬了一个军礼,打着招呼。因为军人越来越受到尊重和欢迎,所以现在年轻人和军人打交道,都喜欢先敬个军礼。虽然朝廷不建议大家这样做,毕竟他们还不是军人,不是特别明白军礼在军人心中的神圣和意义。
但是架不住百姓自发的热情,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上尉你好,我叫唐行健,来自河北省祁县福利院,我爹是曹辉。你是公孙伯伯吧?”第一次在军营门前给军人敬礼,唐行健有些激动和兴奋,所以说话语气都更洪亮了。
“礼毕。你们啊,以后不是军人不要乱敬礼,不过看在你的军礼很标准的份上,这次我就不和你计较了。”公孙谋每次看到社会青年给他们敬礼,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好笑。感动是因为现在人们对军人更理解和尊重了,好笑就是因为很多青年的军礼姿势实在不标准,徒增了很多的笑话。
听到公孙谋的话,唐行健才放下了手臂,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公孙谋可是没有和他客气的意思,仔细打量起他来。“好小子,长这么高这么壮,就这副身板儿就是当兵的料。曹辉确实收了个好儿子啊,没想到他婆娘还没谱呢,儿子女儿到是好几个了。虽然都是收养的,但是听他说,不比亲生的差。”
“不错,我就是公孙谋,曹辉还在当兵时的老上级百夫长。你是老三吧,改名改姓现在叫唐行健,对吧。我也叫你老三吧,怎么样?”
“当然可以了,大爹可是没少和我们讲起公孙伯伯你。”
“吹牛!你这点可是和曹辉一点不像,以他的秉性,要不是你这次要走这一趟。你呀,肯定不会在他嘴里听说过我的。还想骗我,小子你还嫩呢,哈哈”听到唐行健恭维他的话,公孙谋直接拆穿,笑呵呵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