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自私的代价
李世民和魏徵等李唐王朝高层之所以这么看重下一代素质的培养,原因就是李唐王朝这几年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要出来主动作为。这样才能使得发展速度,提到李世民等人希望的程度,因为李唐王朝的底子毕竟有些薄,发展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而现实打了李世民等人的脸,整个李唐王朝在主动贡献方面,非常的欠缺。整体流行的文化氛围,竟然是自私自利。
这个现实让之前一直感觉良好的李世民,脸面上有些过不去了。但是他也并没有直接爆发脾气,而是冷静下来,让魏徵去做详细的调查。
最后经过魏徵等人一年多的收集各种信息,得出了比较真实的数据和共识。
确实李唐王朝这些年,整体的文化氛围是自私自利占主流,其中表现最明显的行业竟然是官吏和商人。商人还可以理解,毕竟商人是逐利的,无利不起早的印象,大家一直有。
可是官吏也有些自私自利,是很多人之前没有想到的。官吏在这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各自为政,互相拆台、落井下石、看彼此的笑话等等。
这样做,就是希望很少有人能和自己竞争,不管是官位上的竞争,也包括各种利益争夺时的竞争。
而且这几年新政治体系的变革,使得这种情况更严重了。虽然变革之后官位增加了,但是每个官位能获得的利益也增加了,所以竞争更激烈。
虽然朝廷鼓励,也要求各个职位的官吏互相配合,提高各种政策的实施效率。但是官吏们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配合的过程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他各个行业都是差不多这样的认识氛围,还有一个意外又不意外的行业,反而在这方面表现的最好。
学医行医行业,这点从一个人开始学医的时候,就被教导学医一定要有悬壶济世之心,才能学到真知识,救病人于水火之中的思想观念有绝对关系。
而行医者中,游医等类似孙思邈这种杏林高手,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他的大夫,虽然认识上没有像游医那么高,但是整体评价上还是高出其他行业很多。
行医里最自私的是各种药房,最后众人把这个原因,归咎于钱。什么事,一旦涉及到钱了,就容易使人眼里只有钱了。
但是不管是行医还是卖药,大部分都涉及到人命关天的问题,所以还是有很大比例的药房掌柜和坐堂大夫,还是很有仁慈之心的,偶尔施舍一些药,或者免费看病,或者药费诊费降些价。
只是这种情况不是常态,这和孙思邈等人的思想和作为,还是差着不小的距离。
还有一类人,也没有自私自利,并且在他们之中互助互利发生的概率是最高的。他们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一个职业或者行业,因为他们就是最穷的底层百姓。
在他们眼里,互相帮助才能增加生存机会,自私自利反而更容易死掉。这不是他们的思想有多么高尚,也不是他们的人品有多纯洁,一切都是生存环境逼得。
而占李唐王朝人口比例最多的普通百姓,同样有着自私自利的倾向,也不是百姓的人品有多坏,他们的自私自利,原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来,不至于再掉入最贫穷那一档。
最后总结这些信息,李世民等人得出一个共识。李唐王朝现在的这种自私自利之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思想上没有经过良好的教育而自然生成的以我为主的认识;二是社会发展非常落后而导致的,使得名和利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这两个方面,在历史上也是如此,社会整体发展比较好的朝代,人们的自私之心表现的就不突出。而那些教育氛围非常浓郁的地域的百姓,也非常少有自私自利之人,这点最明显的就是书香门第、书香世家。
虽然并不是特别的绝对,但是笼统的看,确实是如此。
为此李世民等人制定了李唐王朝改进这方面问题的方法。
首先就是教育,学校教育之前就重视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对素质方面的权重又增加了一些。
学校的教育好说,成年人的观念改变就比较难了。因为成年人的思想已经形成了定式认识,轻易是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必须使用一些手段,才能达到朝廷希望看到的结果。
首先就在立法上,在原有诚信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自私自利方面的惩罚措施。不是判刑那种手段,而是在其他生产生活的重要方面,比如贷款降低甚至是取消资格,或者取消他们获得各种优惠或者福利的机会等等。
其次则是利用报纸,评书等各种文化产品,进行正面的宣传,使得人们逐渐的认识到自私自利的坏处。对自己、对社会、乃至对整个国家。
朝廷的目标没有特别大,不指望短时间内让百姓全部转变成以助人为乐、互帮互助为荣,但是一定要形成自私自利可耻的共识。
第二个方法就是在发展经济上,没有钱饿着肚子,想让人们不自私自利是有些强人所难的。就一个馒头,我不吃就饿死,这时有人强迫我把馒头给他,说是什么助人为乐,那这个人一定更坏。
所以思想的认识提高的同时,一定要跟随着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这样才能把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李唐王朝百姓的整体素质。
这时就体现出朝廷推出新的变革计划的必要性,给农民多分地,鼓励发展各种工商业,一切都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把这些财富分配到更多人的手里,尽量达到公平分配,使得所有人都能在发展中成为受益者。
为了保证分配的公平性,朝廷也制定了具体的执行策略。主要针对的就是各种工商业,因为商人的逐利本性,以及李唐王朝现实的商人们的表现,都使得朝廷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他们身上。
李世民等人在这里所说的公平性,不是那种乌托邦式的平均分配,而是非常注重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其实从这点上看,工商业的各个工厂企业主,他们的付出是最大的,理应获得最多的回报。只是这个最多也是有限制的,朝廷是不允许无上限的追求回报的,因为这样是不能长久的。
细水长流的道理不止是朝廷懂,商人们更懂,很少有那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长远发展的商人。当然除了那种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商人,对于这种奸商,李唐王朝的打击力度也是最大的。
根据李唐王朝的发展现实,朝廷对于各种商人追求的利润回报率没有硬性规定。原因不是不想,而是朝廷自己就拥有全部的产业,完全可以用自己控制的国企,来间接的影响他们的利润回报率。
但是朝廷对于商人们,还是有一个部分是严格规定的,那就是工人的工资获得。这方面除了有最低工资的规定,现在又多了一项,那就是商人们获得的收益,最少要有百分之十五来作为工人的工资。
这个比例如果低于工人最低工资的获得,则不能降低工人的工资。反之则必须补足差额。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工人们获得发展红利的机会,尽量保证公平性。只有商人们和工人们都能在发展中获得不错的收益,一个社会的发展才能健康持久。
任何敢于违反朝廷这些规定的工厂企业主,都将受到朝廷的重击。因为相对他们违反朝廷规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没有他们对朝廷和百姓来说,才是更重要的事。
所以李唐王朝的商人们发现,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他们受到的约束也越来越多。虽然总体上的收益是不错的,但是商人们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
但是他们都不敢明面上反对朝廷的规定,因为虽然李唐王朝这几年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李世民等朝廷高层对于商人们还是打心底的抱有警惕之心。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商人,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存在不是必须的。尤其是那种自私自利的商人,更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综合这些认识,朝廷最喜欢的是拥有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的儒商,只是这样的儒商,现在的比例还很低。
对于怎样提高这类商人的比例,朝廷专门组织过一次大儒思想辩论会。与会者都是李唐王朝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以儒家大儒为主,还有一些其他家的泰斗级人物,比如法家、农家、墨家等等。
主要就是讨论自私自利这个人性的本质问题。
最后这些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自私自利这是人性中的弱点和缺点,就和好吃懒做一样。而要想改变这个弱点和缺点,就必须要有一些手段,就像朝廷现在规定的这些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育,教育才是能从根本性上改变一个人的唯一途径。这方面儒家的很多思想就能起到重要作用,这点其他家的学者也是非常认可的,包括最重规矩的法家学者,也认可教育的唯一重要性。
这些泰斗级的学者,对于朝廷这些年越来越重视教育,都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其他家以前不是主流的学派。现在朝廷推行的公学,使得他们又看到了春天,发展自己学说的机遇。
这个机遇仅次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