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海军规划
现在滨鹏城已经初具规模,代表船舶航运业,尤其是海运也即将开始进入良性发展时期。民间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更能带来船舶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提高,这些都为即将登场的新军舰打好了基础。
新的李唐王朝海军,建制结构和人员配置,以及作战使用样式和理论都和之前完全不同。这点从新设计的军舰种类和能力不同,就能体现的非常明显。
李唐王朝新海军的海上作战舰船分为驱逐舰、护卫舰、运输舰、保障补给舰和交通艇五大类。其中每一类中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
驱逐舰暂时分为两种,一级驱逐舰长五十八米、宽十二米,三桅风帆一大两小,有效满载一百三十吨,载员八十八名,前后各装备两座大型海上专用车弩,巡航航速十五里,最高航速二十里。
二级驱逐舰长八十米、宽十三米,有效满载一百八十吨,三桅风帆全是大帆,载员一百二十名,前后各装备三座大型海上专用车弩,巡航速度十八里,最高航速二十三里。
这两种驱逐舰的作战任务就是负责开路,保证海上航道的安全,而配置人员大部分都是负责为舰船提供动力。而武器配置也以摧毁敌方战舰战斗力为主,不在像之前以靠帮杀伤人员为主。
护卫舰不再单独执行任务,而是和其他舰船配合行动,它的功能则主要负责贴身护卫舰队的其他舰船安全,也负责对被驱逐舰毁伤的敌船进行登舰作战。
暂时只有一种型号。长五十八米、宽十二米,三桅风帆两大一小,有效满载一百三十吨,载员一百一十名,只有舰艏一座中型海上专用车弩,巡航速度十五里,最高航速二十五里。
运输舰暂时分为三种型号,小型运输舰长八十米、宽二十米,有效满载三百吨,三桅风帆全是大帆,舰员二百二十人,运载人员一个满装轻型连,加每人一匹战马和三天的作战给养,巡航速度十三里,最高航速十八里。
大型运输舰长一百米、宽二十二米,有效满载五百吨,五桅风帆全是大帆,载员三百三十人,运载人员一个满装轻型连,加每人三批战马和五天的给养,巡航速度十五里,最高航速二十里。
第三种运输舰为改装之后的指挥舰,型号和小型运输舰一样,只是不再负责运输作战人员,而是作为海上的指挥部,指挥所在舰队的具体行动。而且指挥舰携带了三艘微型的交通艇,负责舰船之间的人员往来需求。
保障补给舰分为两种,小型和大型补给舰和小型以及大型运输舰大小规格相同,只是舱室设置不同,减少了人员居住舱,增加了补给物资的存储空间,尤其是马料的储备增加非常多。
保障补给舰同样设置有微型交通艇,小型的两艘,大型的五艘。只是这些交通艇和指挥舰的交通艇作用不同,主要负责重要物资和伤员的转运,保障补给舰也是一个舰队中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单位。
有了这些能力不同的舰船,李唐王朝的海军舰队结构就有了新的编制。李世民等人的设想是,今后李唐王朝海军的舰队分为三种编制,最基础的一种编制是平时海区巡逻任务,由一艘一级和一艘二级驱逐舰加三艘护卫舰加一艘小型补给舰组成。这时由二级驱逐舰担任指挥舰的任务。
第二种是战时作战海区航道的巡逻警戒任务,由一艘一级和两艘二级艘驱逐舰加五艘护卫舰加一艘大型保障补给舰,再加上一艘指挥舰组成一个编队。
第三种则是纯运输保障任务编队,由一艘大型和两艘小型运输舰加两艘一级驱逐舰和三艘护卫舰,再加上一艘大型补给舰和一艘小型补给舰组成,其中一艘驱逐舰作为编队指挥舰。
然后根据任务不同,这三种编队可以灵活编组。比如前期,李世民等人是准备让运输舰和补给舰编队,更多的执行国企的一些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外运任务。
这样既能帮助朝廷解决了一些海上运输问题,还能锻炼海军的海上适应性和实战能力。
人员的训练只要有了能使用的船舶,适应能力和作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现在的麻烦还有一个,那就是马匹的航海适应能力,之所以要保障一定要带上马匹,就是因为李世民等军人,一直都很重视军队的机动力。
没有机动能力的军队,在敌后的那种恶劣环境,持续战斗能力是难以保证的。本身的战斗力能发挥出多少也不好说,更大的可能是肯定会减少的,只是具体减少多少,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试验计算。
牲畜毕竟和人是不同的,但是也存在晕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以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朝廷把有名的兽医都招到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具体要什么时候能解决,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朝廷现在还有很充裕的准备时间,朝廷给予新海军的建设时间是十年,未来的十年就是填充朝廷所有关于海军规划设想的黄金时间。这十年朝廷的计划是把东海舰队全部补充齐全,舰船和人员到时候都要满员,并且形成完全的战斗力。
而朝廷还根据这几年的发展,计算预计了海军未来的作用和需求,准备规划建设两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到时候南海舰队要达到和东海舰队一样的配置,战斗力当然也要差不多。
而朝廷之所以规划了两个舰队,这里沈万三带回来的信息和彼得等人的贡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堪舆万国图使得李唐王朝对以前更多的未知地域有了全面的认识,很多以前空白的地域都被更详细的信息补充。
有了这些详细的信息,虽然还没有把东西方的海岸线连接起来,在西南方还有很多的未知黑暗地域。但是李唐王朝高层有个统一的预感,那就是沿着海岸线,应该能把东西方连接起来,毕竟还没有信息的地域已经不是很多了。
并且中南半岛的价值已经引起了李唐王朝朝廷的重视,而要想保证李唐王朝能够长期拥有或者说占有中南半岛的财富资源,就必须有强大的军力作为保障。
而保障这一切的这个军力只能是海军,东海舰队对于这边就有些鞭长莫及了,所以建设南海舰队是势在必行的,只是现在的优先级没有东海舰队高而已。
何况众人还有个野心,他们可不相信海上的财富只在中南半岛,更远的海域里有什么,谁也不知到。
就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有探索的必要,没看到沈万三跑一趟西方,就为李唐王朝带回来这么多的财富吗,知识是财富最高的体现。所以朝廷准备下一个五年计划,就开始鼓励人们去外海探索,得到的财富朝廷只收取三成,剩下的七成完全由个人自己支配。
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来保障。
彼得等西方人还带来了对于海军发展非常重要的技术,那就是西方的海船业发展。详细了解之后,李唐王朝发现,西方的海船技术发展路线和东方有些不同,各有各的优点,取长补短之后,将使李唐王朝的船舶业技术发展路线更全面,性能更好。
而西方的航运业也比李唐王朝相对发达,可以和李唐王朝的内河运输业相提并论。这里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各自的地域特色决定了东西方的发展路线不同而已。
但是成熟的经验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不只是内河运输业可以借鉴一些西方的优势经验,海运业更是可以把西方当作老师来学习。虽然那个地中湖,现在看来肯定比李唐王朝周边的海域要小的多,但是人家毕竟也是发展了上千年左右的。
有了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计划之后,李唐王朝就计划把现在海军的母港从威海卫转到滨鹏城,只在威海卫保留之后东海舰队整体的三分之一的力量。
当然不会是现在就实行这个计划,因为高句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这些计划都是要等到彻底解决了高句丽的问题之后,才会逐步实施。
只是现在这一切都还在图纸上,但是这些想法都已经通过了军机处和政务院的审核,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实现。而朝廷根据这些新军舰的自持保障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派人沿着李唐王朝的海岸线,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准备在适合的位置,建设更多的保障港口码头。
这些新规划的港口以舰船的航行能力为准,原则上航行两天的距离就要有一个能保障补给的港口。这些港口也是今后李唐王朝的一个主要投资方向,主要作用就是为舰船补给淡水食物等物资,也会作为人员休整的重要地点。
这些港口的设置更多的还是参考了西方航海业的发展经验,当然也借鉴了内河运输业的运行经验。只是李唐王朝之前内河运输业,尤其是运河沿线,都是经过人口密集地域和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域,补给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海运补给港口的位置设置和配套设施,更多的还是以西方的经验为主。
而李唐王朝之所以敢判断,海军的发展最少有十年的黄金时间,这要得益于李唐王朝现在强大的陆军和王朝的整体实力。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李唐王朝的整体实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各方面的进步都是翻天覆地的,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喜人的。
特别是陆军在原有实力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五年后的今天,陆军的整体战斗力是军改之前的三倍,个别部队提升更是达到了五倍以上。
这个实力提升不只是李唐王朝自己的计算感觉,而是经过实战验证的。虽然都是小规模的隐秘战场较量,但是结果是让人非常满意和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