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冷面美人
濮阳城门口一片混乱,柳逸玄被几个金兵拉扯着,直往城墙角边上拖拽,这金国郡主今天心情不好,看来只有杀个人才能缓解一下情绪。只可怜这柳逸玄刚到濮阳门口就中了大奖,要被这些守城的金兵就地正法。
“你姥姥的!你这贼婆娘,老子哪儿得罪你了,刚见着我你他娘的就要把老子给杀了!……”柳逸玄见小命不保,连忙破口大骂。
“他敢骂我!把他给我拉过来!”这郡主一听一个宋人竟敢对自己破口大骂,一时上来火气,非要好好治他。
几个金兵听到郡主的话连忙又将柳逸玄拉回原地,柳逸玄被拉到郡主马前,眼神不再是之前的那般猥琐,而是充满着无限的仇恨,嘴里咬牙切齿,心里一顿臭骂。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骂我,看我不抽烂你嘴,我让你骂!”这郡主马鞭一挥就要照柳逸玄脸上抽来。
“慢着慢着慢着…你别打我了,干脆就把我杀了吧!”
“杀了你?你以为姑奶奶会留着你?姑奶奶先抽烂你那张臭嘴再要了你的狗命!”
“哎!别别别…郡主大人,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嘛要杀了我呀?我就算死也要死个明白吧!”
“姑奶奶杀人还要什么理由吗?再说了,我看你生得面庞白净,形容俊朗,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尼玛,这理由真它妈亮瞎了!长得白净也算是罪过?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是好人,好人应该长成啥样啊?都跟你这看大门的士兵一样,各个黑不溜秋的才算好人?”
“你…你大胆,竟敢说我们黑不溜秋的,欠打!”旁边的几个金兵见他骂人把自己也捎带了进去,纷纷伸手要过来掌嘴。
“慢着!”几个打算教训他的士兵纷纷住手,这郡主继续说道:“你这人倒还有些骨气,不像别的宋人,一听我要杀他们,不是哭爹就是喊娘,姑奶奶见你是条汉子,就饶你一条狗命!我来问你,你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
柳逸玄一听她又不杀自己了,也就松了一口气,心里骂道:“这女人真怪,说变脸就变脸,刚才说要杀我,这会子又要放我,真他妈**,更年期提前了吧?”
“问你话呢!”几个旁边的金兵见他半天不搭理,对他又是推推嚷嚷。
“问什么问啊?真是的!…我是这城里的秀才,姓柳,叫个什么呢…叫柳大郎!”柳逸玄胡编乱造些谎话,只想敷衍过去。
“绣才?绣才是干什么的呀?是不是缝衣服的?”这郡主来中原不久,不知道这秀才是干什么的。
“咳,郡主您不知道呀,这秀才不是缝衣服的,是读书写字的书生,缝衣服的那叫裁缝!”那位金兵小校见郡主不解,忙来跟她解释。
“哦,原来是个书生,书生就说是书生,干嘛说什么‘秀才’?你们这些大宋人就是这种屁事多,一个东西叫好几个名字,怪不得要亡国呢!”
“这根亡国又有什么关系?”柳逸玄本想跟她辩论一番,但有军务在身,还是趁早摆脱了这些麻烦要紧,因此也没跟她答话。
“正好,姑奶奶正缺一个能写榜文的书生,你就跟我去府衙吧!”原来这郡主一大早出去就是因为昨夜黄河边上的草料场失火,她怀疑是有人故意纵火,而那些大宋的军队最有嫌疑。
这郡主怕宋军的眼线会偷偷潜入城中打探军情,因此要张贴榜文,警告全城百姓,不让他们随意收留外来的生人,如果发现可疑人员立即向府衙报告,只是金兵大营里没有会写汉字的文官,也不知这宋国的榜文告示该怎么来写,如今在城门口遇见一个书生,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什么?我不去,好好的我干嘛要跟你去府衙!”这柳逸玄一听这女人要把他带到府衙,指不定又怎么折磨他,再说自己是来打探敌情的,岂能在这闲事上浪费功夫,于是连忙摇头拒绝。
“你好大的胆子,我们郡主的话你也敢不听!”几个金兵在旁边厉声训斥。
“切,有什么不敢的,她是你们的郡主,又不是我们的郡主,我干嘛要听她的!”
“你……行啊,算你有种,你要不跟我去府衙,姑奶奶这就把你砍了,来人呐,刀斧手伺候!”
“有!”几个随身的刀斧手立马走了出来,手里大刀明晃晃的反着冷光。
“好吧好吧…我跟你去就是…何必这样大动干戈呢!”常言道“好汉不吃眼前亏”,柳逸玄一见对方人多势众,若要不从难免会吃亏,既然这郡主要带他去府衙,保不准还能打探一些军情,一时无奈也只好听了她的安排。
“就是嘛,早这样不就完了,一个小书生逞什么能耐,还是保住你的小命要紧!”这郡主斜着眼睛瞅了他一眼,冷冷的讽刺道。
柳逸玄要把小六也带上,这郡主说道:“你一个人去就行,带着他干什么?”
“郡主大人,他是我的书童,我还要他给我洗笔研墨呢,要是没有他,我可写不出什么榜文!”
“好吧好吧,把他也一块带上,真麻烦!”这郡主一时无奈,也让小六跟了过去。
濮阳的知府衙门在城内的中心位置,与城门口还隔着几条大街,郡主的这队人马浩浩荡荡穿街而过,引来许多围观的百姓,这些百姓一见还有两个宋人在队伍中间跟着,也不知他们犯了什么罪过,被这些金兵给抓捕了过来。百姓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的为他们鸣冤叫屈,有的为他们摇头惋惜。
柳逸玄跟着队伍,仔细记着城里的街道,又将各个路口的显眼标志和道路走向纷纷装入脑中,柳逸玄是为打探军情而来,他时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队伍拐了几道弯便到了府衙门口,这郡主让手下的军官将队伍带回军营,自己只留几个贴身的护卫,将柳逸玄和小六连推带攘的带进了知府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