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回 增兵
增兵石觉和马纪壮觉得,这报告打上去,起码可以叫老蒋知道,舟山已经不可守了,好是他自己明白过来,然后知难而退,把大家伙撤退去台湾。这鬼地方实没法待,和台湾没法比啊,记院酒楼电影院啥全没有,整个就一农村。
目前台湾第一舰队完全没有了初来舟山神气,士气低落如同惊弓之鸟。上次空袭仿佛历历目,马纪壮连做梦都会梦见被空袭。于是他下了命令,所有战舰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锅炉随时准备生火逃出港外,所有舰艇上面用伪装网覆盖树枝草叶。石觉舟山群岛上密密布置了大量观察哨,以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空袭飞机。并对第一舰队和岛上驻军发出警报。
近舟山群岛寂静吓人,解放军已经好久不来进攻了,只是偶尔会出现几架战斗机护着一架轰侦五前来拍照。石觉和马纪壮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知道这是对手积蓄力量,按照以往教训,供军战前越是平静,战役越是大。石觉简直夜不能寐了,他不是海军司令,随时可以跑路。马纪壮这孙子近吃住都军舰上,石觉岂能不清楚他算计。
这不,才年初三,就出事了。石觉哪里知道,自己和马纪壮联名报告一打上去,老蒋居然批准了,大过年派来了第二舰队,驻守岱山岛东面长途岛上长途港,这还不算完,又把打赢了金门战役胡涟67军三个师拉来舟山中南部防御定海,同时作为总预备队,增援其他各军。这么一来,石觉和马纪壮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目,但总算心里安稳了一些。
老蒋空袭浦海空军集群被全歼之后,按理来说,应该明白自己已经丧失了一直以来赖以苟延残喘空中优势,当速速从舟山撤军才是。
可是人家拉不下来这个脸啊,军统密探告诉他军中流传顺口溜:“打下舟山,附送台湾”之后,他是整夜整夜睡不着,如果舟山失守,毫无疑问,供军下一步就是打台湾,或者打海南,台湾老蒋眼里都是个穷地方,如何愿意再逃去加落后偏远,毫无工业海南呢?起码台湾还有曰本人残余老本可以吃吃,海南有什么?椰子?
“无论如何,舟山要守住。”
老蒋突然固执起来。
“台湾和舟山不一样,就算供军打下舟山,远离大陆台湾对于供军进攻难度,还是丝毫未减,如果舟山不守,就这样撤离,台湾对于供军进攻难度也是丝毫不减。”他这样对劝他从舟山撤走蒋经国和其他手下们说道。
既然守不守舟山对台湾一样,为什么不守?老蒋决心,先守一下,吓一吓供军。如果供军真集结了大军,情况不妙,再走不迟。
老蒋对于撤退很有信心,历史上老蒋仗着船多路近,十几万人从舟山撤走只了三天。毕竟他逃离台湾时,卷裹走了这个国家几乎所有船只。
国民党部队这些年屡战屡败之后,也不是没有收获,这些收获中有句经验之谈:“三千发炮弹打不动,不是三纵就是八纵”。老八师就是三纵主力中主力。
三纵老八师整编三个团,被称为“陈一袖子里老虎”。陈一司令员称其为华东部队“头等兵团”。
1949年二月,华东军区以三纵老八师三个团为基础,扩编成为三个师。
其中24团,扩编为64师。
剩下22和23团,那都是以115师老红军连队为基础部队,为了延续这个骄傲历史,这两个团一起做为基础扩编为65师。
而66师就是原来三纵九师,是由原山东军区警备队第十和第十一旅改编而来。
经过华东军区海陆空三军联席作战会议讨论决定,解放舟山战役将采取南北夹攻,海陆空并举方式进行。北面用七兵团第21第22第23军负责进攻,南面由九兵团第2第26第27军负责进攻。
毫无疑问,北面由老8师成长而来第22军,将是主力先头登陆部队,他们将首先发起对舟山大岛登陆作战。接到作战命令,22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感到责任无比重大,但又感到无上光荣。
海岛登陆作战不比以往野战军行军打仗,由于海洋存,很多因素变得不确定起来。比如登陆部队是否会被洋流裹挟导致船只偏离方向,后登陆地点与预定登陆地点地点不相符合?这可是近眼前金门战役惨痛教训。还有比如登陆之后后继部队是否跟得上?遇上敌人顽固死守疯狂抵抗,部队弹药是否能够经得起消耗?如果出现金门战役中那样遭遇敌人装甲部队对我军发起突击,我军是否能顶得住?是否会出现死伤惨重状况?这一切一切,都是作为指挥员必须考虑问题。
孙军长手里拿着指挥部发下来航拍图片,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翻过来到倒过去,对着地图上已经标出敌军部署不断地对比照片研究着。轰侦五通过高空侦察,高速而又大量拍下照片非常清晰,每一个滩头碉堡、每一条敌军战壕、每一座高地机枪阵地,都照片上清晰可见。
由于我军现占据空中优势,导致我轰侦五现做飞行侦察有些“肆无忌惮”,舟山群岛上空流连忘返,甚至连敌人山上修筑隐蔽小口径高射炮炮位,都照得一清二楚。这些炮位显然不是用来打*飞机,从这些靠近滩头山上,对着前方滩头进行射击,无疑将造成登录部队很大伤亡。
孙继先一边研究一边想,怎么向自己同志们布置这次任务。这一次登陆作战虽然计划是指挥部拟定,但是做出来口味,终还是由一个军长和他战士们自身素质决定。这就像是提前告诉你要做什么菜出来,给你什么样佐料和什么样食材,可是后做出来味道,却是因人而异,有厨师能做出杰出美味,有做出菜肴口感平淡无奇,还有能把好菜烧成一锅焦炭,甚至有些厨师干脆把锅子都能给你给弄砸了。
但是现孙军长充满了信心,自己一定能把这盘大菜做得喷香可口。他心里清楚很,现22军是空前强大。如果说以前22军,敢于不怕牺牲硬碰敌人两三个军,或者面对三五个军围剿兵力,能够死顶硬扛掩护其他部队,或者面对一个军敌人防御密集火力时能够勇猛突破敌军防御击垮对手。但是,今天,孙军长敢说。22军现即使面对几倍敌人也敢上去就揍,只要弹药管够,他能把面前敌人两三个军全部吃掉。
22军是早换装部队,按照中央指示,他们全面换装不是五六半,也不是五六冲,而是小强第一批带回武器——八一杠。
孙继先还记得,当自己第一次看见八一杠开火时景象。那满满3发弹夹,眼睛一眨就没了。那子弹密集飞出枪膛,朝着目标准确地倾泻而去。按照单兵四个弹夹外加12发散弹带弹量,实是有点不够用。即使是这次作战考虑到比较特殊,先头部队双倍带弹,孙继先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打起来之后杀红了眼,肯定是顾不得太多了。于是他近不得不强调了一下节约子弹,一人连发扫射不如多人点射。
孙继先明白,整整一个军全部装备这种名叫八一杠自动步枪意味着什么!有了这样强大火力,无论面对什么样敌人,孙继先觉得都不话下。孙继先敢打包票,装备了八一杠部队,其一个连登陆上去,会要比其他部队一个团都来强大。
何况,孙继先不止拿到了八一杠。至于那些六九式4毫米口径火箭筒,孙军长起先刚看完使用演示后,几乎是把它们当成了宝贝般供了起来。结果军委给他敞开供应,给22军每一个连原有三个步兵排之外,都额外成立了一个火器排,每个火器排下设两个火器班,每班6个战士配三个火箭筒,携带24发火箭弹。主火箭筒射手一筒三弹一个背弹具,火箭筒副射手5弹一个背弹具。这样一个连就有了6个火箭筒48发火箭弹。孙继先当时就傻了眼,心说这以后还怕个鸟装甲车坦克车啊!老子连队从今天起就怕遇不上带铁皮玩意!今后老子见一个打一个!绝不放过一个带壳!哪个连队再说顶不住装甲车坦克车,连长自己跳海算了。
还有那种八五式高平两用重机枪,发到部队之后每个营都成立了一个重机枪连,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每班装备一挺85式高平两用重机枪,一个连整整9挺重机枪!每架重机枪配2个6发弹盒,4条6发弹链。所有机枪手见到这宝贝就立即爱上了,再也没人把野鸡脖子当成是什么了不得东西。这单机子弹供应基数这样大,使得孙继先一开始以为中央搞错数字了,反复确认了才真相信,真每架36发算一个基数。孙军长觉得,任何一个营长有了一个这样九机重机连,今后都没有任何理由吃败仗。那会成为全军大笑话。
而22军每个步兵排都发了一挺八一式轻机枪,每挺轻机枪配4个75发弹鼓,主机枪手带两弹鼓加2发子弹,副机枪手带两弹鼓加3发子弹。</p>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