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路盘查
虽说青东道长被四处通缉之下很是狼狈不堪,但好本事还是有的,为了避免大家路上太过劳累,青东献宝一般的每人给了个小手镯,据说可以提神养气,避免旅途劳累。这神秘的老头儿还兴致大发的在每匹骏马的屁股上用朱砂画了个奇怪的图案,得意洋洋的宣称可保骏马马不停蹄的rì行八百!众人一试之下,果然都如青东所言,明玉和小兰儿都饶有兴趣的看向光头青东,明玉更是缠着他问东问西,青东摇头晃脑的显摆着自己那渊博的知识,真是好不得意。
众人到得榆城城门外,守卫们果然每人拿着一份画像,正在对进出的可疑人士严加盘问,看得青东好不紧张。
众人正要进城,一个守卫看见青东分明是个和尚,便喊住青东,对着画像细细看了一番,越看越是满脸狐疑之sè,忍不住大声问道:“这位和尚,你是哪里来的?可有度牒?”
见青东脸都白了,刘逸勒马走到那守卫跟前,重重的哼了一声,没好气道:“干什么?!连本世子的随从也要查么?”
刘逸一说话,引得众守卫都围了过来,看刘逸很是嚣张的样子,自称世子,又是个富贵公子的装束,不敢轻举妄动,都是满脸的戒备之sè盯着刘逸。
一个头领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向刘逸拱手问道:“您自称世子?敢问您是?”
刘逸从怀里掏出一个令牌扔给那头领,哼道:“本世子刘逸,郸城赵王殿下正是我的父王!”
那头领看过令牌,又听得刘逸自报家门,大惊失sè,慌忙跪了下去,惊恐道:“属下不知世子殿下驾临!望世子恕罪!”那些守卫们此刻也顾不上盘查青东了,纷纷跪了下去。
刘逸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你们起来吧,本世子此次出行,乃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不yù惊动地方官员,你等继续盘查吧!不必通报于太守!”
众守卫们慌忙称是,头领恭敬的将令牌献给刘逸,刘逸一拍马背,众人进了城去。
这榆城是赵国治下,那些守卫自然对世子是不敢有任何不敬的,既然那和尚是世子殿下的随从,那自然是毫无问题的。
经此一事,看来各地守卫们不仅盘查道士,连和尚打扮的也要盘查了,青东那个光头算是白刮了,青东摸着自己的光头哀叹不已。
装和尚是不行了,青东干脆找来一些绸布,将自己的光头包了起来,也将身上的袈裟换作了一身普通的长袍,摇身一变,身份竟成了明玉郡主的随从。
大热的天儿,青东却是将自己的光头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看得众人都是大笑不已。虽然奇怪于青东为何又是和尚又要扮随从的,加上守卫对他起了疑心,小兰儿和冰雪聪明的明玉都猜到了什么,但既然是刘逸的师父,那便天大的事也与她们无关了。只是小兰儿看向青东的眼神,更加的意味深长。
众人一路无事的来到同城,同城的守卫们本来也是要查青东的,刘逸无奈之下亮出令牌表明身份,有惊无险的过了同城。
过了同城,便是出得赵国,踏入凉州地界了。
在进凉州城门时,那些守卫们依然要查严重可疑的青东。刘逸早已提醒他干脆把那些碍事的胡须全剃光,但青东竟是宁死不从,竟是发可剃、头可断,须却万万去不得!让刘逸又气又笑,便听之任之了。
见守卫们盘查青东,刘逸照例上前表明身份,这才得以过关,刘逸暗暗庆幸,虽说已出了赵国边境,但这世子的名头就是响亮呵!
过得兰城,一天后来到大名鼎鼎的唐城,那唐城是古时大都,刘逸等人远远的望去竟似望不到那城墙的边际,不禁感概这唐时之大,竟毫不逊sè于京师。
这次进城门时遇到一点小麻烦,那些个守卫们盘查青东时,刘逸上前表明身份,虽知那个脸上有道刀疤的守卫军官丝毫不给面子,虽说态度也是很恭敬,可语气明显不善:“世子殿下,大魏自太祖时便有藩王及子嗣,未奉诏不得离开封国之制!却不知殿下身为赵王世子,来这千里之外的唐城做什么?”
见刘逸这个挡箭牌似乎不管用了,青东顿时脸都白了,在马上蠢蠢yù动,似乎见势不妙立马就逃窜。
却见刘逸一愣,在马上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以后从怀里掏出一个金牌,递到那军官跟前,那军官细看之下,满脸不可思议的神sè,心中惊叹:“这样也行?!”
只见那金牌上几个朱红大字分外显眼:奉召游玩!
刘逸见震住了那军官,在马上得意洋洋道:“知道本世子刚刚几个月前曾入宫面圣吧?这正是当今圣上赐予本世子的!你还有何话可说?”
那军官虽说吃惊,但仍是不卑不亢,面不改sè的向刘逸拱了拱手,便挥手放行而了。
刘逸眼中一丝赞许之sè闪过,便拍马前行了。
几人在这唐城多住了几rì,原来这唐城正是明玉郡主外公唐国公的府邸正是在这唐城。唐国公由原来掌控数万虎卉的一方统领,改封为毫无兵权的燕国公到这唐城,虽说是尽享荣华富贵,但毕竟常有无事可做的无聊感,现在自己的孙女竟从千里之外来探望自己,虽说只是路过,还是把个燕国公高兴地老泪纵横,硬是留刘逸一行在唐城多住了几rì,还叮嘱他们返程时要再来这唐城多留几rì。
众人离别依依不舍的唐国公,一rì后来到距凤来城仅三十余里的猛虎坡,当地的百姓们特意叮嘱刘逸他们一定要走大路,一定要白rì间过去,免得走小路或夜间过山时遭到猛虎的袭击。
刘逸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当然不会把区区几头猛虎放在眼里,在唯恐天下不乱的明玉提议下,几人还专门抄了小路过这猛虎坡。
猛虎坡虽说被人唤作坡,其实是一个方圆二十余里的小山,因山势平坦被人唤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