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灵异>181个定格 > 第六十五章 军马比人吃得好

第六十五章 军马比人吃得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看到班长态度缓和了,我的胆子也开始肥了起来,说话就直xìng了很多:“班长,我们并不是要故意违反纪律,高粱米饭我们确实不爱吃。在我们老家,高粱是用来喂猪的,没人吃那玩意儿。”
“你们啦,根本就不了解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你们知道不知道,在我们东北三省,能吃上高粱米饭,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现在,大部分老百姓的家庭,高粱米还吃不上呢!我们部队现在正常供应的,是百分之四十的面粉,百分之四十的高粱米,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大米,还有少量的大豆和饭豆之类,我们不吃高粱米,还能吃什么呀?千百年来,东北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以包米和高粱为主粮,许多地区根本不种水稻,又怎么能吃上大米?大米又从哪儿来?我们部队的供应标准,相比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是很好很好的了。现在我们辽宁地区的老百姓,许多人都吃不上高粱米饭,能喝上包米杈子、包米面糊涂粥和煮高粱,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们应该理解。这里不比你们湖南的鱼米之乡,到处都是水稻田,老百姓都是以大米为主食。东北人的主粮,就是玉米和高粱。”班长耐着xìng子,开始对我们解释。

其实,班长说的都是大实话,没有任何的虚假成分。

当时,东北地区确实很穷,老百姓吃粗粮是正常现象。

尤其是辽宁省,许多地方的老百姓,温饱都一直是个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别说是吃大米,就是杂粮,许多地方也是不够正常口粮,吃了上顿没下顿,老百姓过穷苦rì子,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有这样几件事可以证明:

第一件事,我入伍后,礼拜天到离驻地三十多里地的县城时,基本就没看到过吃大米饭的。那里的饭店、招待所,卖的基本上都是高粱米饭,根本看不到大米饭。就是县委招待所里,卖的也是高粱米饭,我就去吃过几次。

我有几次吃到大米饭,都费了很大的劲。都是特意到县城的铁路招待所里,通过一个在那里当厨师的湖南老乡,帮助我解决的。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八十年代上半期。到1984年,我调军区机关工作时,那里许多饭店卖的还是高粱米饭和杂粮大饼子。

第二件事,我们附近的县城,号称大寨县,是辽宁省学大寨的典型,先进单位,还经常敲锣打鼓、广播宣传,实际上老百姓穷得叮当响,许多农民粮食经常出现短缺。尤其是到了每年chūn季饥荒阶段,许多老百姓都是处在半饥饿状态,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管是吃什么,一天能够吃上两顿饱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亲眼所见,我们部队附近的赫家堡子,夏天玉米刚刚灌浆,老百姓就得掰下来紧急充饥,生产队还不让老百姓说,说了就是诬蔑大好形势,反对学大寨,就要挨批斗。

许多农民从生产队分到还没有完全长成的玉米棒子,一点也舍不得浪费,都是连玉米棒子一起打碎,合成稀糊糊的,再加入一点菜叶子,放点盐,用手抓成一团一团,拍在铁锅里贴大饼子,连油都不放一点,更不用说炒上一大碗好菜下饭了。

可见,当时的辽宁农民,粮食是多么短缺,生活是多么艰苦,根本不象那些假大空领导吹乎的那样,形势一片大好,农民不缺吃不缺穿!

第三件事,就是部队附近的农民饥饿难忍,经常到我们连队偷马料的事情,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我们连队是炮兵连队,当时还没有装备汽车,全部都是骡马化,全连养了四十多匹大骡子,最大的有将近一个人那么高,能拉一千多斤,非常有劲。

每匹骡子也和我们每个战士和每门火炮一样,都是连队的正规编制,都有正规的户口,都有详细的档案,甚至每天都有它们的情况记载。

平时行军时,我们的火炮都是拆卸开来,用骡子驮着,有的驮炮身和炮架,有的驮炮座,有的驮炮弹。

瞄准镜由副班长兼瞄准手专门携带。全班只有一支冲锋枪用以自卫,由班长兼炮长背着。其他战士兼炮手(或弹药手),都要背炮弹。

连队有专门负责养马的驭手班,这也是全连最大的班,高峰时期,驭手班将近二十人的编制,几乎和我们的指挥排差不多大了。

一旦上前线作战,或者出去演习和野营拉练,驭手班的规模就更大了,因为每个炮班都要派出一名战士去当驭手,负责喂养和管理分配给本班驮炮的马匹,这是一项固定任务。

实际上,那时的军马,生活条件不比我们这些战士差多少,甚至比人吃得还好。

每天除了保障它们足够的草料(主要是小米杆子)外,每天还要供应次等小麦、碎大豆、豆饼和都粕,食盐也是足够供给。

另外,还时常加入一些玉米和带点细糠的碎米。

所有马料中,除了草料人不能吃以外,其他全部都是人的粮食,而且在那个时候来说,其中大部分是粮中jīng品,老百姓想吃都吃不到,有的人甚至都很少看得到。

比如小麦、大豆、豆饼、豆粕,还有碎米,这些东西普通老百姓平时都很少见到,根本吃不上。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