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涅槃——逆天吕奉先 > 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三十六章 山川形势

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三十六章 山川形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第三部潜龙升天第三十六章山川形势
对我而言,昨夜的一夜长谈确定的不仅仅是如何应对接下来四方挑战的方略,更让我心惊的是贾诩所提出的釜底抽薪之计。这条毒计看似有些冒险,一旦事成的话可以预见整个天下的形势竟因此而剧变。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这条计谋成功董卓旧部的联合之势就会嘎然而止,当然计划成功就需要建立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只不过不需要全线胜利而已,以我现在的军力,要想实现这一点应该不是很难。可以说,当贾诩提出此计并在细节上加以完善的时候,此次军事会议就可以圆满结束了。

至于来自塞外异族的威胁,宇文莫槐那里大不了我亲自跑一次,按照李儒的提议和鞠义的指点,危言耸听下我甚至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有望摆平他。呼厨泉那里的话,进展顺利的话我可以用军队教训他,形势坎坷的话就让刘豹带点人引着他到处跑吧,呼厨泉想杀他的冲动应该不是一天两天了。

昨晚我最大的收获是沮授一番真知灼见,虽然一开始沮授也不是有意识的。这虽然并不代表沮授的能力超出贾诩、李儒他们,但不可否认的是沮授所拥有的丰富知识是我最欠缺的。沮授点评的是关中、陇西、河西的山川形势,有此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未来数年内我该干些什么已经一目了然了。

如果说华夏大地象是一个巨大的棋盘地话,八百里沃野的关中在棋盘型的地理格局中位于西北角。只是如果我们将眼光向西北延伸。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这片天地对于关中乃至中原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

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山川形势自东往西地势渐高。从关中往西,又可分为几个层次,地势更是一级比一级高。

关中西面是陇山高地,陇山以西,就是陇西地区。陇西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自陇西由渭水河谷东进可直达关中。由西汉水河谷东南而发则可以下汉中,由白龙江谷地南下益州。顺流而下都呈高屋建瓴之势。

陇西再往西,祁连山以北、黄河以西,就是所谓的河西地区,包括丝绸之路途经地河西走廊。众所周知河西走廊往西的尽头就是西域。

关中西北的这种层层渐高的梯级地势,也给历代经营西北者显示出了一个层层递推的逻辑:欲保关中之安全,必须控制陇西;欲控制陇西,必须控制河西;欲控制河西。必须抚定西域。

在关中与中原群雄逐鹿之时,其军事要点在于几处关隘所控制着的山川险要。现在由于董卓旧部以及我的存在,关陇地区地内部形势相当混乱。经过沮授的指点,我愕然发现关陇局势的控制并不单单取决于一城一地的争夺,同样取决于对关中西北外围高地的控制,后者重要性甚至尤有过之。

关中西北外围高地,以陇山为主体,延及我所控制的北地、冯翊两郡。这片区域地势较高足以俯瞰关中。拥有战略上的制高点之后。自这里径攻击关中腹地会容易很多,而而自关中腹地仰攻则较难。这一带主要是高原山地地形,关中腹地的几条主要河流如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均源于这里,而呈向心状汇流至关中平原腹地。这些河流穿切而形成地山地低口,是西北地区与关中腹地之间的通道。经历代经营,这些地方大多形成了一些军事重镇。比较重要的有略阳、庆阳、平凉、固原、冀县、泾州、陇西、天水、陇州等等。

庆阳、平凉、固原地处泾水流域上游,从这里经泾水河谷下趋关中之路非常容易。事实上控制安定郡之后,地处安定郡内的这些城市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中,不经意之间,我走上光武帝的老路。

陇西和天水地处陇山地东、西两侧,控扼沿渭水河谷穿越陇山之路。陇山本是关中的西部屏障,但若有一种势力自陇西东逼关中,则关中形势不利,所以陇右和天水对于陇山形势的控制意义重大。这些地方目前在韩遂的控制之下。

本来在我的心目中,武威一带的马腾是对我威胁最大的。经过沮授的点拨后。我发现如果我要大展刀兵的话。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韩遂,因为不经意间我发现不仅仅是天水、陇右。甚至冀县、狄道等诸多战略要地都在韩遂地控制之下。

就象沮授所说刘秀争夺关中地战略我完全可以借鉴。

当时王莽败亡后,先是绿林军拥更始帝入长安。刘秀在河北建立政权后,正值赤眉军西行入关,刘秀派邓禹分麾下精兵,西争关中。邓禹进入关中后,未采诸将“径攻长安”的建议,而是引兵转略长安西北地上郡、北地、安定三郡。他分析说:“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宁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蓄,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邓禹的策略是意在先取长安外围,利用关中西北高地“土广人稀,饶谷多畜”,屯粮养兵,蓄精养锐,且暂避赤眉军新胜之锋锐,观其后弊,待时机成熟,再乘势取长安,略定关中。邓禹以此一度占领长安。后来,赤眉军无粮,欲西犯陇上时,被隗嚣在陇州击还。赤眉军无法在关中立足,出关后在宜阳被刘秀击降,东汉遂定关中。眼下我已经占领北地、安定等郡,上郡即是现在的冯翊郡,而新平则是从北地郡中分出去的,可以说攻击关中的时机已经具备,但欠缺的是四郡的繁荣,当然要想进攻长安我还要解决皇帝的问题,眼下我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如果说关中对中原有高屋建瓴之势,那么陇西就对关中占有高屋建瓴之势。以刘秀的精明强干,照说他占领关中后他不可能为陇西之地付诸如此巨大的精力,那是因为实际上陇西不仅仅是据关中之上游,它对汉中、益州也拥有明显的上游之势。渭水、白龙江、西汉水等河流均发源于陇西。渭水东流,经过关中;白龙江南流,经过四川;西汉水东流汉中。它们穿切高原地带而形成的河谷低地提供了陇西与关中、汉中、益州之间的往来通道。陇西地势明显高于关中、汉中和益州,自关中、汉中、益州仰攻陇西较难,而自陇西下攻却较易。因此,对于关中、汉中和益州来说,无论哪一方,如能取得陇西,便取得了一种地理上的有利态势,刘秀在争夺陇西的同时实际也是在争夺汉中和益州。

陇西在关中之西,而河西又在陇西之西。如果说陇西对关中拥有地理上的优势的话,那么河西对陇西同样拥有地理上的优势。陇西足以制关中,河西则足以制陇西。以关中而欲图陇西,可以联结河西,利用河西对陇西的地理优势,制陇西之后,夹击陇西。因为张勇的缘故,眼下敦煌郡、酒泉郡等若在我的控制下,某种意义上说,我在战略态势上相当有利。

事实上东汉初年,参与征战的除了刘秀以外,主要有两方三支势力:陇西的隗嚣、河西的窦融和益州的公孙述。隗嚣表面听命于汉,实谋割据一方。窦融家累世在河西,知其风俗人情,很得人心,东方流民避难者,归之不绝。公孙述则恃益州地势之险,在益州以帝制肆意妄为。。

在刘秀取陇定蜀的过程中,河西的窦融的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建武六年(公元三十年),刘秀初步扫平东方群雄,兴兵西讨,以图陇、蜀。这时陇西的隗嚣己背汉自立,其部将王元东据陇州,伐木塞道,扼守陇山险要,以拒汉军。窦融则率河西五郡太守,厉兵秣马,陈兵河上,给隗嚣很大压力,亲率步骑数万,合兵攻击隗嚣。东汉诸将仰攻陇坻不利,不得已引兵下陇分守关中各重镇,改取守势。次年,东汉将领来歙潜师袭据陇西战略要点略阳,隗嚣随即率军全力反扑,来争略阳,攻打数月,未能成功,汉军这才成功渗入陇上。不久,汉军又攻克陇上重镇高平,并与位于河西的窦融军队会师,隗嚣军溃败,关陇局势才最终稳定。隗嚣败亡后,公孙述很快败亡。从这场战事的前后两个阶段看,陇山险要的控制实为关键。以汉军之强,面对隗嚣尚且如履薄冰,足见陇西在地理上对关中所据有的优势。

至此,我征战天下的初步战略已经形成,从关中到陇右进而汉中、益州,不经意间我发现这些地方相对而言汉人和异族混居的情况大多还比较普遍。

...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