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义父董卓
丁原死去的刹那,我的脑海里曾经有过短暂的空白。多年以来,由于我在他面前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他始终对我有种强大的震慑,让我事事三思而后行。虽然这让我行事无法从心所yu,这夹着尾巴做人的感觉非常不好,但我无法想象没有这层约束的话我会变成什么模样。割下丁原首级的时候,我叹了口气:“你活着,我难受。你死了,我伤心。”就将这句话作为我们两人关系的写照吧。
看着义父的无头尸体,我忽然想起了那群曾和我朝夕相处过的猴子。面对豹子,它们的表现不就正如死去的丁原吗?为了自己坚持的东西,同样是没有可能的胜利,依旧是宁折不弯。也许一群猴子一哄而上的话,有望打败豹子,可是除了丁原外,我又看到谁了呢?
打了自己个耳光,木已成舟想这些没意义的事情干什么?我甩帘而去。
在去董卓军营前,我首先要做的事是告诉大家我杀了丁原。
诺大的军营鸦雀无声,从我铁青的脸sè可以看出,从不当众撒谎的我这次肯定没有破例。我给他们的意见是愿意跟我的就留下,想要回家的请便,如果想为丁原报仇也可以,当然我肯定会还手的。
所有人中我最担心的是高顺和成廉,还有魏越。成廉看了我半天,耷拉下了脑袋,我心头一宽。魏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高顺。
高顺咳了几声:“只能这样做吗?”
我的回答好象答非所问:“我算不上好人,所以做坏事很正常。”
高顺双膝一软,拜倒在我面前。
我没有扶他起来,也许从那一刻起,我和高顺包括侯成他们的关系已经变了,以前的兄弟从那一刻真正变成了我的部曲兼兄弟。
我担心的满营士兵一散而空并没有出现,走掉的士兵不过寥寥数百人,有高顺他们作为范例,主要的军官也都留了下来。现在想来,那时我是有点不自信了,毕竟这几年来一直是我在带着这群士兵的,高顺他们虽然正直,但都是感xing之人,我们之间的兄弟情谊牢不可破,何况这次我尽管自私却不能算全错。
李肃曾经jiān笑着问过我:“如果当时太尉和丁建阳势均力敌的话,冲着太尉给你的厚赐,你会不会选择杀了丁原?”
这问题很难,我唯唯喏喏答不上来。
李肃说服我杀了丁原的过程根本没有提及董卓的条件,那是事成之后他才告诉我的。起初我是不屑一顾,但我看到那匹马后足有半个时辰我的视线就没离开过它。那马身高八尺,体长一丈,全身如烈火般夺目,赤sè的毛发中没有一根杂毛,那双灵动的眼睛仿佛能看到你的心灵深处。赤兔用它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了我许久后,用马头轻轻的摩擦着我亲热如一对配合了几十年的好伙伴。一旁的李肃目瞪口呆,就是原主人董卓也只是靠一身蛮力强行驾御赤兔的。
后来得知李肃私吞了董卓准备给我的千两黄金和玉带一条后我马上讨了回来,不过最后还是犹豫了下赏了他一两跑腿费。亲兄弟明算帐,家中有娇妻爱女开销颇大,钱这东西还是多多益善。
“在丁原手下如何?”董卓用手轻轻拨了下我献上的丁原人头,将头颅上的未瞑之目对准了自己的脸。
“总是夹着尾巴做人。”
那肥胖的身躯爆发出了震天的大笑,大梁上的灰尘簌簌而下。
董卓忽然挺直了身体,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那在我这又会怎样呢?”
“不确定,应该可以随心所yu一些。”
董卓再次把话题转移开:“怎么看待在丁原帐下的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无丁原,只怕我一事无成。”
“好!”董卓从躺椅上一跃而起,满身肥肉竟似不见:“我从军四十年,从马夫做起,事事小心,处处留意,尝尽世间酸甜苦辣,才有今ri之权倾朝野。个中感言就是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没有那些自命不凡之人处处监督,没有几十年的夹着尾巴做人,怎会一飞冲天?”
“告诉我,除了保命外,杀丁原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董卓的眼神愈发凌厉,仿佛能看到我心底深处。
我不寒而栗,丁原死后我确实有种终于解脱的感觉:“蛇的一生中会蜕好几次皮,过程虽然痛苦,不蜕去那一层旧皮的话,它就无法长大。”把心一横,我说出了真实想法,在董卓这种人面前隐瞒是不明智的。
“啪”、“啪”,董卓鼓起了掌:“我现在仅有一女,可惜早已嫁人。”停顿了下,董卓继续说道:“做我的义子如何?”
“义父在上,请受奉先一拜。”初来乍到,找个大靠山当然大有好处,认义父这种事第一次还有点郑重其事,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了,董卓看上的只怕是我的一身蛮力和身后的六千并州jing锐吧。
董卓乐呵呵的扶起了我,说了些我意想不到的话:“你我既为父子,我就实话实说。你的武力固然高超,但难敌千军万马,并州军虽是jing兵,我要一举灭之却也不难。我之所以认你为义子,是因为,”董卓眼中异彩连连:“因为很早以前我就觉得,我们是同一类人,而你的言行的确没让我失望。”
不需要置疑董卓的用意,狂热的眼神早就说明了一切。董卓的所法没错,地位和权力都可以传承,但xing格无法传递,象我们这样兼有胡汉血统的能力非凡之人本来就少,处事方式如出一辙更是罕有。正所谓知己难求,换作我是董卓,只怕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董卓肯定有这种自信,如果我是条蛇的话,他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反复蜕皮。
“父子同心,其力断金。”大笑声中,董卓亲热的搂着我走向了门外。
董卓行事有种独特的魅力,就象他向部属介绍我们的新关系时说的话一样。对李儒他们,董卓是客客气气的询问:“奉先与我志趣相投,我有意收他为义子,各位意下如何?”废话,有事的时候我拿定主意后再问高顺他们的话,他们也会表示同意的,当然被尊重的感觉他们会很受用。
对着那些麾下爱将时,董卓完全是一副粗豪模样:“这小子看起来还不错吧,从今往后他就是我的干儿子了。有人不服的话可以找他单挑下,只要谁能赢了他我就再收个干儿子。”
董卓这话其实是有含义的,他对我的武力自然有信心,但有头脑的武将哪怕心里再乐意估计也不大想被外界传言为千方百计想做董卓的干儿子。华雄倒是跃跃yu试,不过徐荣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后这个单纯的壮汉只能直愣愣的瞪着一双牛眼望着我,看来他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实在一般。
第二天,盖有皇帝玉玺的诏书被李肃直接送到了董卓赏赐给我的府邸,我官至骑都尉兼中郎将,加封都亭侯。如果这种荣耀是给击败丁零军归来的我的话或许说得过去,现在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卖主求荣成功了呢?幸亏诏书里写得清清楚楚,丁原意图谋反幸得义士吕布挺身而出才制止其兽行,这说服明眼人不行,骗骗普通百姓倒也不难。所以我有些感动,义父竟能说服皇上为我单独下诏,显见对我的维护之意昭昭,过一阵我才知道义父权倾朝野之下一般是自己写好诏书再派人送到皇宫叫少帝直接盖章的,有时少帝甚至连内容都不知道。
对我来说其实最大的好处是将六千并州军编入了羽林骑,除了优厚的军饷之外,丁原一直没有能力解决的好装备附带解决了。虽然这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数字,历代以来羽林骑从没有超出过五千人,加上原先的二千骑士,我部下的羽林骑竟然达到了八千人,总人数几乎和被我挫败过的飞熊军不相上下。
对于董卓所叫嚣的用陈留王替代少帝刘辨,我曾经天真的以为这是为了胁迫丁原与之决裂,事实是我在政治上根本没有眼光可言。世人皆知陈留王刘协为人聪慧,在少帝即位前支持他的人并不在少数,何进和十常侍之间爆发强烈冲突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立何人为帝一事。董卓此举非常高明,这非但水到渠成的把朝廷中的一干大小官员分成了两个阵营,还悄悄将那些拥护陈留王的大小官员拉到董卓的阵营里面。要知道董卓凭借武力控制洛阳局势后,以前很多自命清高的人背地里是连正眼看下他都不大愿意的。
不过按照董卓私下里的言行来看,我知道义父的安排只怕不会这么简单。想到那种可能后,我忍不住踌躇了下,转念就暗骂自己猪头,其实也就听起来比较吓人而已,做这种事情的人又不是没有过,至少从西汉变到东汉不就是因为这样的变故吗?把王莽和义父比较了下,只怕还是董卓能力更强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