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卖纽扣的人
吴华的构陷事件还在审理当中,但是已经有了推断的陈哲知道,从吴华的嘴里,不会再得到有价值的线索了——不说无非坐几年牢,说出他身后的人,只怕马上就会死的连渣都不剩。
不过这件事已经被陈哲搁在了一旁,经过这一场风波,吴华身后那人短期内肯定不会再兴风作浪,而即将到来的全乡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占据了陈哲所有的jīng力和思路,也无暇再理会这种臭鱼烂虾的角sè了。
这次会议是由陈哲发起和组织的,筹备工作自然也落到了他的头上,这天一上班,陈哲在办公室里正仔细推敲着会议的流程和自己的发言稿,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陈乡长,我庞秀林。”庞秀林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
陈哲微微一愣,尽管隔着电话,还是换了张笑脸,笑呵呵地问道,“庞书记有什么指示?”
“我有什么指示!”庞秀林的声音似乎也轻快起来,笑道,“就是给你提醒一下,别忘了邀请县里的领导,这是大事,领导们会重视的。”
“庞书记不说,我还真忙的疏忽了。”陈哲笑道,“我这就安排。对了,庞书记晚上有空的话,一起吃顿饭?我这还有两瓶好酒。”
两人在电话里约好了时间,陈哲放下电话微微一笑,这几天他忙着会议的事,几乎没和庞秀林打过照面,吴华的事情出来后,关于他们两人的争斗传闻愈演愈烈,什么夸张的说法都有。
陈哲虽然没有放在心上,却也有点担心庞秀林心里会产生误解。现在他能主动给自己打这个电话,就是在释放友好的信号,老庞同志心里什么都明白啊!
“你好,我好,大家好嘛。”陈哲呵呵一笑,再去看手上枯燥的文件时,心情竟不知不觉好了许多,运笔有神,刷刷地在纸上修改了起来。
——
会议一周后如期举行,县委书记江自流、县长贾占军、县委副书记王君、常务副县长刘定一等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简短的发言。
轮到陈哲这个主抓经济的乡长讲话时,他却收起了厚厚的发言稿,简单谈了几句跃马乡企业现状之后,忽然对着台下发问。
“如今的经济环境,就好比美国西部大开发时的淘金热,人人都想找到传说中的金矿,我们跃马乡就好比无数淘金者之中的一员,大家说说,我们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财之道?”
台下的农民企业家们大多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会议,看到台上稳坐着的县委书记县长等官员,多少都有些紧张,但是陈哲这种别具一格的讲话却让他们慢慢放松起来,见那些县里来的领导也只是看了陈哲一眼没有说话,几个胆大的企业家开始七嘴八舌的回答起来。
“多雇点工人,勤快找矿点。”
“守在路口收金子,然后做成器具首饰,一转手就是翻倍的利润。”
“对,还可以在外地开银楼,到这里收金子,省了中间转手,至少能多赚两成!”
……
陈哲笑着摆摆手,拿起话筒问道,“大家的主意都很好,不过不要忘了,我们和别人一样,是个普通的淘金者,又哪里来的大笔资金雇工人和收金子呢?”
企业负责人们面面相觑,一时也没了主意,江自流和贾占军不约而同地看了陈哲一眼,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好好的会议,怎么开的跟研讨会似的。
“在当时曾经有这么个人,他也是淘金者中的一员……”陈哲开始讲述那个后来很有名的“卖牛仔裤”的故事。
在座的都是人jīng,他刚一讲完,大部分人已经明白他的寓意,几个反应快的企业家喊了起来,“陈乡长,你的意思,是不是也要我们做这个‘买牛仔裤的人’?”
“这有个专用名词,叫做中间产品。”陈哲笑道,“但是以我们乡各企业目前的实力,就是做中间产品,也很难和其他企业抗衡,那又该怎么办?”
企业家们刚调动起来的热情被陈哲一盆冷水泼了个干净,皱眉瞪眼地想了半晌,也没人能说出个门道来。
“那我们就做卖扣子的人,把我们的扣子,卖给那个卖牛仔裤的人!”陈哲故意停顿了一阵,见台上台下都在好奇地琢磨这个问题,这才大声抛出了答案。
“我们做不起牛仔裤,但是可以做更小成本更低的扣子!他的牛仔裤越卖越多,我们的扣子也就越卖越多,而且他发了财,别人也会去卖牛仔裤,我们同样可以把扣子卖给别人,照样发大财!”
江自流忽然看了陈哲一眼,一道奇异地神采在深邃的眼眸中一闪即逝,贾占军却是先眯着眼看了陈哲半晌,又意味深长地盯了庞秀林一眼,低下头端着杯子喝茶,若有所思。
台下却是嗡地一声响了起来,企业家们都是商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虽然现在还是小企业,受环境和眼光局限,说不出太高深的商业理论,但是陈哲这种浅显易懂的寓言,对他们来说却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便明白了过来。
其实陈哲所说的,就是欧美大陆在工业革命之后展开的产业化和工业链条的细分问题,将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细分成一个行业,每一个行业只专注于这一类产品,终端经营者只需要在各个行业内采购到合格的产品,配合自己的核心优势,组装成成品后进行销售。
而这种专注于单一领域的模式,却造就了无数个巨人身后的成功者,尤其适用于刚刚起步的企业。而且陈哲知道,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全球工厂化被国际巨头推广开之后,华夏以低廉的劳动力迅速跃居为世界头号加工基地,大批商业巨头涌入华夏,纷纷设厂。
他们的生产原料和配套产品一开始大多从国外购买,但是随着华夏经济的发展,大批提供配套产品的小型企业涌现出来,以更低廉的成本和优良品质迅速得到这些商业巨头的认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机会。
陈哲如今要做的,就是把跃马乡提前纳入这个体系,让这里的乡镇企业抢先进入角sè,以便在即将到来的投资热cháo中赢得足够的关注,从而进入国家即将实施的长三角经济体系。
这个计划一旦落实,大江南计划就有了第一块试验田,在这个拥有大量配套企业的实验室里,陈哲关于打造自有品牌的梦想才会汲取到充足的养分,一飞冲天!
“陈乡长,你说怎么干吧,我们听你的!”台下的议论渐渐平息下来,一个代表模样的企业家站起身来,高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