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二节 全局惊变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二节全局惊变
得知红军从海上登陆并进攻京师后,康熙感到十分吃惊,但是他尚心存侥幸,他对京师是数万守军还寄予希望。更重要的的是,他不信红匪能用重兵袭击京师,这不过是少数红匪的袭扰行动。有鉴于此,康熙谴大将军尚善率十万大军回援京师,其余人马继续围攻宁远。可是,京师却接二连三的传来不利的消息,先是天津失守,接着是京师守军与红匪大战于京郊,清军大败。此时的康熙竟感到彻骨的凉意,他知道京师要丢了,他隐约感到这次又中计了。康熙曾对着地图苦思冥想,一直盘算着这数万红匪的来路?他们又怎能经过数千里海路到京师呢?当看到地图上广东一带时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吴六奇!是他,就是这个吴六奇!早听说他与丁勉结为同党,他手中也握有重兵,为此康熙还多次提醒杰书提防红匪的广东援兵。对吴六奇的按兵不动,康熙一直是疑惑不已,四川、福建都打翻了天,他却不闻不问,或许他与丁勉尚有嫌隙?或是吴六奇与丁勉并非一党?京师这一乱,康熙心中许多疑团一下就解开了,他仿佛真正看出了丁勉的心思,红军在四川一再示弱,最后还在宁远拼死抵抗,为的是将朝廷大军缠在这西南一偶不能动弹,为的就是让吴六奇在京师从容行事。再想到大清水师在福建覆灭,福州被红匪攻陷等一系列奇怪的战事,表明那红匪水师十分地强悍。他们此时能在京师出现就不足为奇了。面对如此危局,那京师一带将尽陷贼手。若再假以时日,那大清腹地岂不都乱了。每念及此时,康熙心中竟是五味杂陈,翻腾不已,难不成真要败了?大清基业真要丧在我手上了?他决定立即全线退兵。当康熙将其中内情与几个内大臣一说,众人也都被惊的目瞪口呆。
震惊过后。军机大臣明珠首先道:“皇上,眼下退兵怕也不易。想那丁逆必在等着今日呢,尚需留人与他继续周旋才是。”
康熙接道:“各位爱卿,此举关乎巨大,自然应有稳妥之策。就留安亲王所部继续对丁逆用兵,要尽量不留痕迹才是。”
岳乐在旁一听,连忙应了。康熙看他面色不展,知道他心中在盘算自己的兵力。就对他道;“王爷,你部也不需在此与丁逆死战,只要挡住他即可,还需适时的退去,京师那里尚需人手。”
岳乐听了,这才放下心来。索额图却接道:“皇上,此战关系重大,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想那丁逆定有后着。再说我军中尚有些须怯阵之徒,听到后撤,难免离心。各地镇兵,尚需统筹谋划,请皇上及早定夺。”
他这一说,倒添了康熙不少忧愁。旷日持久的战事。接连不断的败仗,伤亡巨大,参战的绿营镇兵多有怨言,平日里逃逸地、自残的、抗命不尊地时有发生,绿营官佐也各有打算。曾有莽依图所率广东绿营于成都战败归来后不愿再战,有官佐率部杀了统领结伙逃逸的事情发生。此时若再要各部赶去京师与红匪作战,怕是半道上就要散去一半了。康熙又与几个重臣商议了多时,这才下旨命大军即刻赶回京师。随军而来的湖北、广东、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各省督抚率部归镇,川陕战事由镇西王王屏藩挂印,北方各省镇兵皆随大军赶往京师。
清军在撤退。大将军尚善率部从叙州、泸州过贵州急急向京师而去。几十万人马一点点的撤退。由于在宁远外围的战斗打成了胶着的局面,清军的逐步退军并未引起大地波动。红军并未察觉到敌情的变化。可是清军接连不断的撤退,四川与贵州边境不断有大军通过,退守重庆的王屏藩首先得知了这一情况。此时的王屏藩正在犹豫不决之中,四川的战局如此不利,几十万清军攻击宁远,打了近两个月,连宁远城门都没见着,伤亡无算,听说那清军都被红军古怪的阵形给打怕了,王屏藩已是失望之极。前时成都失守,王屏藩怕重庆有失,上疏康熙首先对成都用兵。可当时攻击宁远正在紧要关头,康熙当然不愿对成都用重兵,只是派王屏藩用自己的近十万镇兵前去对付谭洪和李柱。王屏藩对康熙心怀不满,面对与自己兵力相当而火力强大地红军成都方面军,他有自知之明,他将大部兵力龟缩于重庆不动。他选择了置身于事外,静观其变。不久有消息说清军在撤兵,而且是接连不断的大规模撤退。王屏藩判断战局有变,多方打听都没有结果,原来康熙为了隐瞒消息只说是让部分清兵回军休整,除几个近臣知道内情之外,其他人竟都蒙在鼓里。王屏藩查不出所以,心中更为不安,更要命的是他知道自己手中大炮已经没了炮弹,新式火枪的子弹也不多了,手榴弹、地雷亦即将耗尽,王屏藩开始急切的盘算后路,他严格控制各种军事物质的转运,对运进自己防区地物质和军需兵器多方克扣,对过境的满清军队也不再提供帮助。
康熙得知了王屏藩的变化,只得将实情转告于他。王屏藩虽对康熙一直隐瞒实情有所不满,但此时已被吓心惊肉跳,早已顾不得其他,他知道康熙败了!他知道此番又跟错了人了。一连几天茶饭不思、不知所措,军师王会清问他原因。王屏藩将情况一说,王会清也惊的目瞪口呆,他们也看出这是丁勉最狠的一着,为此四川的鏖战也顺理成章了。只怪当初选错了方向,如今也别无他法,只有尽快想好后路才是。王会清冷静下来道:“大帅,眼下要紧着想好对策才是。”
王屏藩道:“本帅已想过多时。一时还尚无良策。皇上命我等留下与丁逆周旋,朝廷的大军一走,丁逆必然要全力来对付我等,我等岂是他地对手?眼下也实在是无计可施。”
两人沉思了片刻,那王会清道:“或许可恳请随皇上回京?”
王屏藩道:“那对我等更是死路一条。不说皇上是否让走,你道京师的红匪就好相与?届时我等处处事事受人挟制。若总让你打头阵去应对新盛悍匪,这区区十万之众能经的几日耗地?此举万万不可。”说着他不断地摇头。
两人又沉思起来。还是王会清道:“大帅。依末将之见此地万不是我等留守之地,还是早走了才是。眼下尚有几条道可走。一则走贵州与江义一道回云南与平西王合兵一处,共同御敌;二则可向江西、广西、广东之间空隙之间走了,那里定是空虚,我等亦可得另一番天地;或可趁朝廷大军退走后,我军佯装败了,往两湖、两广去了。”
思索一番后,王屏藩道:“如此说来。还是与江义和平西王通契为最好。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暂且不要将消息传出去,先助朝廷大军走了以后再行定夺。”
清军在逐步撤退,但红军一直未得到消息,直到十几天以后,前线感到清军的攻击有所减弱,同时在敌后地游击队传来消息:清军在不断地撤退。丁勉立即判断吴六奇在京师动手了,他派出特种部队去抓俘虏。以求得到更多的情报,可是抓来地大小官佐都只说清军在撤退,但他们都不知道原因。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丁勉只是是从时间上算计着南方的红军确实该动手了,因此丁勉决定开始下一步行动。
在此之前,由于周培公的建议。红军正在积极准备出兵湖广。陈一炳专程从汉中赶来与丁勉长谈了一次,谈话中他对四川战事中的一些情况和红军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前期红军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地认识出现了重大错误,因此在战事危机之时,百姓党的盟友出现了变故。不仅吴世蹯倒向了敌人,就是王屏藩和江义也临阵投敌,杨起隆出现动摇,这些情况一度使红军在四川的战事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陈一炳指出:出现这些错误的根源在丁勉,可丁勉自己却一直都没有认识到这种错误,以至于一错再错,使得红军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同盟者。不仅在战场上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而且红军的声誉遭到了极大地破坏,使敌人诋毁和丑化红军有了口实。今后红军在全国开展斗争增加了极大的困难。而丁勉的态度还影响着全党上下,眼下军队中大多数同志都认为只有红军一家是反清的,其他人都是敌人的帮凶。对此陈一炳提议召开中央委员会,专门讨论如何恢复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否则,红军不仅在今后地斗争中难有大的发展,就是原有的队伍也会出现分裂。
丁勉听后心里震动很大,陈一炳的话说的虽然重,但都是事实,全国的反清统一战线至少是被严重的削弱了。究其根源确实与自己有莫大的关系,当初只是想着多获得些银两和物质,因此才决定偷袭昆明,这也是以后许多变故的起因。今日来看来昆明之战虽是极大的削弱了周吴地势力,红军也得到了一些物质补充,可这件事情却给人造成了难以磨灭地印象,举国上下都认为他丁勉是暗中使绊的阴谋家,红军是不讲信义地盗贼。这几乎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可是局势的发展又使得百姓党必须尽快重建统一战线,为今后全国的战事作好准备。眼下最大的困难是在党内确实还有许多人没有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他们只相信红军,他们将一切不听从百姓党政策的人都看作敌人,这其中自己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陈一炳建议开中央委员会的建议,丁勉也很重视,眼看战局在宁远外围胶着,而京师的战斗也即将打响,红军也即将出川征战。在新的局面下,必须尽快制定新的政策,统一全党同志的认识,同时对诸如出征全国、发动百姓、统一战线等重要任务提出明确的方针。
经过一段时间地准备,百姓党举行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几乎所有的重要议题都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诸如出兵全国后的对满清统治者的大政方针、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的策略和方法、党对各阶层人士的政策方针、党地民族政策、如何对待日后战局发展等都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家各持一词,互不相让。最后还是陈一炳说:“各位委员,眼下争论地议题很多,但究起原由还是在于是否要建立反抗满清统治的全国统一战线。在眼下复杂的局势下,若是仅靠红军现有的实力想在全国取得胜利将十分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缺少统一战线的政策。不说推翻满清政权,就是全国各种势力各自为政。相互争斗的局面也将使抗清大业陷入困境,最终使满清政权得益。因此我党必须尽快建立新地统一战线政策,最大限度的团结和争取各种反清力量,调整我党对全国各派势力的政策,这样才能使我党尽快的发动群众,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陈一炳发言后丁勉接着说:“我完全同意陈书记的看法。前期我们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许多错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袭击昆明事件,这件事情又引起了一连串地事件损害了我党统一战线的政策,并对红军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件事情从起因到实施都是由我一手操办的,因此在这里我首先向全党同志承认错误并提请中央给与处分。同时我建议重新考虑调整我党对杨起隆、吴世蹯甚至是王屏藩等人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壮大反清力量。”
丁勉突然在昆明事件这重大举措上表态,使得军队中许多同志感到意外。但是大家静下心来一想,从全局来看昆明事件确实是有失误的。它对红军在后期的反围剿作战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大家的看法统一起来,会议开始转向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方面来了。很快百姓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为日后的战争确定了大方向。这次会议提出党的主要任务是:一,明确百姓党的基本口号:包纳海川,广结盟邦;推翻满清。复兴大汉。二,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重建反清统一战线。三,红军出兵中原腹地,在全国与满清军队展开战斗。四,各红色根据地积极发展生产,为红军准备提供良好的后勤供应。
正在开会期间有消息传来:清军在撤退。丁勉立即与几个政治局常委商量对策,由于大家都知道红军在南方地战略意图,由此判断红海军已经开始在京师地军事行动了,只是还缺少确切的情报。政治局立即决定红军出击湖广各地。并命各地红军全力阻滞清军地撤退行动。同时在全国各地广泛的宣传红军在京师作战的情况。接着在中央全会上丁勉宣布了红海军的作战意图并指出京师之战正在进行中,得此消息的全体与会的委员都十分振奋。许多军队中的委员要求红军立即出川作战。这样红军总司令部决定由第二骑兵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经贵州进入湖南,第一集团军、特种集团军、第三集团军和骑兵第一集团军继续与满清军队周旋,迟滞敌人的行动,并相机出川作战。第二集团军留守宁远。在此同时总司令部向各地通报了北方战局的变化,命令杨起隆立即率红四方面军出击中原,已经在中原作战的红军各游击队要采取积极的行动阻击敌人撤退。
北方集团军在塘沽登陆后二十多天,他们派来的联络员才赶到宁远,这时红军总司令部才算得到确切的消息:南方红军共有三万多人在天津府登陆,战事发展顺利。接到准确的消息时,京师大战的消息几乎已经传遍了全国了,这一切都使丁勉对红军情报和通讯手段的落后而懊恼不已,他下决心要在短期内改善这种状况。恰在这时,方以智来与丁勉通报红军出征的准备工作,由于连续半年的激战,四川的许多工厂被破坏,除粮食尚有不少节余以外,其他各种军需物质都十分紧张,在宁远为红军第二骑兵集团军和红军第五集团军准备的弹药只有不到两个基数,均摊到每个战士地子弹只有不到十发。因而。如果出征湖南,预计骑兵集团军将很快遇到弹药短缺的困难。由于缺少弹药,预计追堵清军大队的几个集团军也将遇到不小的困难。丁勉立即将总司令部和几个集团军司令员召集起来商议对策,几个主将都提议要立即出兵,袁宗弟道:“眼下正值我北方集团军在京师大战,此番红军出征也早有谋划。逢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军需得及早出击。想眼下我们遇到的这些难处。较之当年闯王所遇的艰辛,怕是不及其十之一二。而我大军眼下不仅大炮火枪远胜于敌。就是刀箭兵器也胜他一筹,当年闯王用土矛木棍能打下天下,若我等有此利器尚还怯阵、失利,那在座地各位都该着去当伙夫了。各位将军务必记住,只要用心尽力拼杀,我红军手中的大刀弓箭尽可当大炮火枪用。只要经了此战,我红军定能真正成为战无不胜地铁血雄师。”
西北的杨起隆早已听说有海盗在京师登陆作乱的消息。正说这海盗会赶时候。京师的消息却不断传来,登陆的是与四川一伙的红匪,势力很大,已攻克天津府。这时红军总司令部传来消息:南方的红军已经在京师一带开始登陆作战,建议陕北地红军第四方面军立即出击敌后,配合北方集团军在京师的行动。由于杨起隆在西北采取了一些分裂主义的行动,因此他们与四川总部的关系已经处于一种僵持的状态。近半年来为了缓和局面,丁勉没有过多的与四方面军联系。只是专注于四川的反围剿战斗。料想这次红军在京师的大战必然对杨起隆有所震动,这次是丁勉借机向他提出共同抗清,为了体现自己地善意,丁勉专门给红四方面军送去了两千支新式火枪、二十门火炮和一个基数的弹药。杨起隆原本也盘算着趁满清大兵与红军在四川大战时取些好处,只是对清军的反扑还有所顾忌。总部的指示一到,杨起隆更是犹豫。害怕失去良机,又怕中了丁勉的计,一直没有大的动静。
周吴在中原地带有更多地耳目,吴世蹯得到红军在京师一带登陆作战的消息比丁勉要早几天。刚听说时他还不相信,他觉得红军不可能远隔数千里海路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他也不相信红军在南方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他将此消息告诉夏国相等人后,夏国相反倒惊呼“这正是那丁小儿的手段!好个当世无双的枭雄,竟是着着致人死命。”接着夏国相将吴六奇在广东一直按兵不动,以及前时大清水师在福建被红匪所灭等怪事儿再提了,众人也都恍然大悟。啊也!那丁逆还有如此强助。看来天下真要改姓了。
面对如此变局,周吴上下都是心惊不已。早知今日,就不该轻易与丁勉翻脸,特别是王进宝、郭壮图、方光琛等人更是坐卧不宁,他们都怕丁勉把反击的第一个重拳打在自己身上。还是夏国相对吴世蹯道:“王爷,虽是丁勉一时得势,想他此刻心思该在应接京师战乱为主,周吴这里暂可无虑。依臣之见,此时倒是我杀出云贵,向两广、两湖发展。”这话一说,众人一时竟思绪万千。
可大学士郭壮图连忙说:“相爷所言固然有理,不过想朝廷百万大军竟对丁逆无可奈何,如今他又得了势,他妻儿尚在我手中,云南离的又近,我看他定要先来寻仇。王爷,依老臣之见,眼下不该想着如何出击,而是要想着如何应对丁逆。或是我等该想着如何走了才是。”
郭壮图这一说,众人倒都有同感,许多人不禁将目光转向王进宝,这让王更是不安。吴世蹯心中更倾向于郭壮图的话,他命夏国相与王进宝赶紧作好防御红军进攻的准备,昆明地上空立即又笼罩在一种紧张地气氛之中。
不久夏国相接到了王屏藩的来信,信中道愿意与平西王合并一处,共图霸业。几乎在同时吴世蹯接到了丁勉通过郡主地渠道给他送来的求和信,信中指:原本的周吴与红军是一家,只是由于鞑子挑唆,这才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实是亲痛仇快。眼下红军又在京师兴兵,那鞑子已是首尾不能相顾,我等正可借机联合出兵中原,推翻满清政权。红军为表示善意,以释前嫌,特向周吴方面提供粮食五十万斤,同时释放前期俘获的周吴将士,归还所获兵器弹药。夏国相和吴世蹯两人将情况通报权臣,一班重臣竟生出许多说法,有说要追讨丁勉夺走的银两物质的,有说要让丁勉偿还人命的,有人说结合王屏藩和江义与丁勉决战的,还有说暂可与之虚与委蛇的。那夏国相多想的是周吴立即出兵广西、贵州,吴世蹯却在想如何与丁勉修好。他与夏国相商议放还丁勉的妻儿和周吴手中的红军俘虏,夏国相有些顾忌王进宝的态度,一时不置可否。吴世蹯却固执的一再要求释放丁勉的亲人,可一问才知事情并不简单,原来青儿已因病而亡,丁勉的儿子丁伟川也在重病之中。无奈之下,吴世蹯只得急派人将丁伟琳和丁伟川送回宁远,并再三致歉,事情算告以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