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历史资料说明
相关历史资料说明
一,清朝火器的使用与制造
满清入关前不会制造和使用火器,攻克沈阳、辽阳后缴获了明军大批的火炮和火枪,但也都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只是将火炮当成信炮来用。康熙年间,由于吴三桂等“三藩”原就拥有不少的火器,为平定“三藩”之乱,康熙起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制造大炮,在火器上压倒了吴三桂的气势,到平乱结束时康熙朝共铸各种火炮987门。
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火器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到嘉庆一朝仅铸炮55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清军仍在使用清初铸造的火炮。
清朝时期,中国的火器研究没有任何重大改进,甚至放弃和遗失了不少明代的发明,以骑兵起家的满清一直用鸟铳和冷兵器装备军队,炮兵尽管重量增加了,但始终没有超过康熙一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枪箭并重,不可偏废”的军事理念,渐渐使清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康熙时期满清八旗军队的情况
满清八旗军队是努尔哈赤兴起以后,女真各部落分为八旗,八旗制度渐渐成为单纯的军事组织,变成了职业军队。以后八旗军在对明朝军队的战斗中屡战屡胜、越战越强,成为一支强悍善战的军队,最后满清统一了中国,八旗铁骑威震天下。但仅仅过了一代人的时间,由于入关以后,八旗兵以征服者自居,养尊处优,武备废弛,已渐腐败的变为寄生阶层。“三藩”战乱之初,满清诸将畏敌怯战,士兵不堪艰苦,战斗力极差,致使清军在全国各战场都处于下风。康熙在上谕中说:“用兵地方,诸王将军大臣于攻城克敌之时,不思安民定难,以立功名。而志在肥己,多掠占小民子女。或借名通贼,将良民庐舍焚毁,子女俘获,财物强取而去。如此为军,岂能不败?”他是在清军只知烧杀抢掠,蹂躏平民,作战屡遭败绩后给出这样的结论的。清户部尚书王鸿绪曾说:“旗镇驻防将领,恃威放肆。或占夺民业,或重息放债,或强娶民妇;或谎诈逃人,株连良善;或收罗奸棍,巧生敲诈。种种为害。所在时有。”
以后几年,康熙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军队是不能维护满清的统治的,所以他加强了军队的纪律整肃,大兴练兵习武之风。他极力要求各地将领:要亲率兵丁,不时操练。对那些只知吃粮而畏惧严格操练的军士要严厉查办。康熙在京师卢沟桥附近建立了大型木栏围场,专供清军习武操练之用,并规定每五天有一天是会操时间。他也经常在会操期间亲临检阅,对军事技能熟练者予以奖励。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平藩之战后期清军战斗力大增,八旗军队渐渐恢复了一些往日的强悍。
三康熙时期满清绿营军的情况
清初努尔哈赤为利用汉人,将汉族军人编为汉军八旗。待满清统一中国后就将所有收编的原明军和汉军八旗改名叫绿营军。绿营军地位低下,待遇极差。满清政府为控制军队,在全国实行了八旗军与绿营交叉驻防的政策,以构成全国的军事控制网,同时又加强了八旗对绿营军的控制。在康熙初年,八旗军常常以统治者的身份对待汉军,打骂殴辱司空见惯,甚至体罚折磨至死的事情也屡有发生,所以八旗军与绿营军矛盾十分突出。但由于平藩之战初期,八旗军队战斗力太弱,只好利用汉人的绿营军,前后动员了六十万人,每次作战,全是绿营步兵在前,八旗兵尾随于后。康熙也渐渐认识到不重视绿营军的弊端很多,开始逐步的启用一些汉人充任重要的军职,提倡满汉一体,并赋予绿营军较大的自主权,让他们自成一军或独立、或平等的与八旗军联合作战,绿营将士的作战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所以绿营军成为平藩胜利的主要力量。只是没过多久久,绿营兵也和八旗兵一样了,一六八七年,王鸿绪已经指出,‘绿营提镇,纵兵害民。以及虚冒兵粮者,不一而足’。
资料来源:戴逸著《简明清史》、史仲文著《中国清代军事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