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节 陕北苦战(三)
突围的部队到了延西根据地,当得知乔政委的牺牲的消息,同志们都很悲伤。陕北军政委员会在根据地的保安县为乔雨楼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在会上除了缅怀乔雨楼政委光辉战斗的一生以外,杨起隆在会上宣读了从四川根据地传来的中国百姓党《告全国同胞书》,并号召全体根据地军民向乔雨楼同志学习,按照党的《告全国同胞书》上的指示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满清政府进行殊死的斗争。此时延西根据地还有保安、定边、靖边、华池数县,红军正规部队还有近一万三千人,另有两千多人的地方部队。由于李国梁的反正,陆续前来投奔红军的原王屏藩的部下达到了三千多人,他们都在接受红军的整编。
由于延东根据地的失守,陕甘红军在积极准备应对清军对延西根据地的进攻。左等右等不见动静,而敌人对根据地四周的压力减小了许多。地下工作人员送来情报说:毕力克图占领延东根据地以后就率部急忙赶回延安,不久就有约两万清军骑兵和一万多绿营军转向西安去了。杨起隆和李柱心中都很奇怪,眼下清军虽然在陕北尚有五万多兵力,他们对红军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为了消灭陕北红军,清军应该继续向陕北增兵。陕北军政委员会甚至已经作好了最坏的准备:如果延西坚持不住,全军就向四川突围。谁知现在敌人却在大量的往外调兵,这一来清军在陕北就只有不到两万人马了,事情实在是很意外。等了十几天也没见敌人的动静,大家也猜不出毕力克图那葫芦里卖的是药。这时从四川送来的中央来信解开了这个谜,看过中央的来信以后杨起隆喜形于色,他立即召集军政委员会的同志开会商议下一阶段的行动。
第二天,在红四方面军召开的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杨起隆宣读了中央的来信,信上说红一方面军在川北近一个月的战斗中消灭了以王进宝、赵良栋和孙思克为首的清军主力近十万人。听到此消息全场同志欢声雷动,大家禁不住拥抱、流泪、欢呼在一起。在最艰苦的时候,在最危机的关头,四川红军主力部队的行动解救了陕北根据地。特别是那些从王辅臣的队伍反正过来的军官,他们在近几年与陕甘四虎率领的绿营军的战斗中吃尽了苦头。可以说若不是由于王进宝、赵良栋和孙思克几人的凶悍和善战,陕甘的局面决不会是眼下这样的情形。他们怎么会想到红军在四川的主力一出手就将这些自己认为最凶蛮的敌人消灭殆尽,有些人甚至想起自己战死在疆场的朋友和兄弟,不禁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流起泪来。杨起隆任由同志们激动了一阵后,他招呼大家安静,然后向大家宣布中央的指示。指挥员们静下心神,只听杨起隆宣读到:“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全体同志克服困难,开展积极的行动,乘敌人后方空虚机,对敌人进行猛烈的打击,配合红一方面军在汉中和陕甘满清军队的战斗。”接着杨起隆宣布了中国百姓党陕北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决定报请中央批准成立红军二十二师和红军二十三师;主要由反正过来的王辅臣部下组成的红二十二师与红军第一骑兵师向甘肃的庆阳进军,并前往汉中参加对陕甘清军主力的战斗;红二十一师、炮兵旅和特种大队在延安附近监视敌人大部队动向并向南发展;由原延东根据地的部队和一部分地方部队组成红二十三师,他们往东恢复延东根据地并向北发展。
这样陕北的局面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红四方面军各部队都在按照计划向周围发展着。而清军由于主力南调,许多县城只有一、两千人把守,清军在陕北的兵力捉襟见肘。毕力克图想去与红军对决,但又怕与红军主力遭遇,届时不说歼灭乱匪,就是剩下这一万多人能否保住都是问题。这样他只有眼睁睁看着红军在快速的向外发展。红军第一骑兵师和红二十二师经过三天的激战占领了甘肃庆阳,全歼守敌四千多人。
红二十二师主要是以原来王辅臣的部下组成的,师长就是原王辅臣手下的总兵李国梁。当王辅臣再次投靠清廷以后,图海立即将王辅臣父子压往西安软禁了起来。而这个李国梁是王辅臣军中为数不多的能征善战之人,他在军中有很好的声望和口碑,清军为了利用汉军,仍委任李国梁以总兵之职,要他率部随毕力克图出征陕北。李国梁不愿随清军清剿红军,打过几仗以后,李国梁见红军战术灵活,火力强大,很难对付。而图海总是让他的部下去做那趟地雷、挨枪子的苦差事,时不时有人在旁边讽刺他们是乱匪降将。李国梁更加不满,他消极参战,私下里开始谋划投奔红军事宜。谁知事有不机,他最信任的亲信中有人将情况密报给毕力克图。毕力克图立即将李国梁拘押起来,并送往西安问斩。
在最后关头,红军特种大队根据情报将李国梁解救出来,他被救以后心中对红军十分感激。在进一步了解了红军的一些情况以后,李国梁要求加入红军。由于李国梁在西北汉军营中有一定的声望,考虑到他在红军改造俘虏的工作中能起到带头作用,而且他在对敌人绿营军的分化瓦解工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四方面军司令部批准他加入红军,并任命他为正在改造的部队的总指挥。在这以后李国梁和他的队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比如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建议打华池,并亲自到华池敌营中做说服工作,及时了解了敌人的部署,动员华池汉军营的老部下阵前起义,为红军顺利打下华池奠定了基础。华池一战一下解决了红军过冬的服装问题,为根据地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质,骑兵师由于得到了大量的马匹,实力得到了加强,延西根据地度过了一个难关。这次李国梁率红二十二师和李柱的骑兵师一起向西面发展,在攻打庆阳时,又是他在关键时刻召唤城楼上的老部下投诚,红军比较顺利的打下了庆阳。这以后他与李柱商议,由李柱率骑兵师直奔汉中支援红一方面军的战斗,而他率红二十二师在平凉一带与清军周旋。这样即可以使骑兵师加快前进步伐,能及时参加汉中的战斗;而他率领的红二十二师在平凉也可以利用以前的老关系分化瓦解敌人,开辟新的局面。这样红军骑兵第一师日夜兼程,遇到小股敌人则消灭,遇到敌人较为难缠时则绕开,紧赶慢赶到了汉中,这才有了前面骑兵第一师堵住图海的退路围歼敌人的情形。
丁勉等人一直在仔细的听着李柱的介绍,他们知道到陕北的同志们打的很艰苦,但没想到竟是如此的艰难,牺牲了那么多的好同志。特别当听说乔雨楼牺牲的消息后丁勉心中更是心痛不已,他不禁回想起和乔雨楼接触的一个个细节,在京城里是他在医院里第一次用手术的方法治好了乔雨楼的盲肠炎,乔雨楼诚恳的向他表示感谢的模样还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还有乔雨楼跟着他们一起到四川,看到丁勉在四川的所作所为,乔雨楼主动要求参加百姓党,使百姓党在回天坛中的工作一下子打开了局面。后来丁勉让他劝说杨起隆不要盲动,并及早到陕北建立根据地,乔雨楼认真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最后他和王青山一起到陕北建立了根据地,为党的事业立了大功。丁勉心里一直觉得只要有乔雨楼在,回天坛的局面就不会乱,所以乔雨楼的牺牲给丁勉了一个很大的打击。
丁勉又问起陕北的近况,特别是大家的思想情况。李柱提到在艰苦的日子里确有一些不坚定的人投靠了敌人,但大多数同志都坚持了下来,同志们对取得反清斗争的最后胜利都充满了信心。杨起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他基本上不提回天坛的事情了,做事情也能从大局出发,思想觉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问起陕北目前的困难,李柱说现在部队的火力不足,原来的四千多支火枪和三十门火炮损坏很严重。现在亏得陕北根据地还能制造一些地雷和手榴弹,骑兵第一师在和清军战斗中火力略占上风,红二十一师和特种大队还有部分火器,其他的步兵师只能与敌人拼刀箭了,所以论起攻坚、阻击、防御等作战,每次都要付出不小的伤亡,有时甚至在优势的情况下,已经将敌人包围了,最后的战斗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一些新组建的队伍连刀枪箭戟这些兵器都配不齐,许多都是拿着棍棒、砍刀就上了。李柱苦笑道:“眼下陕北的清军不怕与红军硬拼,在他们眼里红军只是一群穷叫花子起来造反呢,那图海的骑兵几百人就敢出来与我红军对阵一番,实在嚣张的很。可前两天我们参加围歼图海和吴丹的战斗一看到我军那万炮齐轰的阵势,我心想要在陕北用上这些天神,清军怕早就吓的尿裤子了。”
丁勉想想也是,当时红星三号步枪刚刚投入批量生产,火红三号火炮还没有装备部队。给陕北部队的新式步枪还不到两千支,其他的都是一些装弹慢、射程短的老式步枪,火炮也是一些老装备。想起陕北的同志们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看这李柱等人清瘦、黝黑的脸膛,想到许多原来熟悉的面孔都再见不到了,丁勉心里一阵激动和伤心,泪水从眼里流了下来。李柱跟随丁勉多年,现在见丁勉默默的流起泪来,知道他听了自己的话伤心了,忙对他说:“丁政委,您不要难过,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您放心,我们回去一定好好干,及早把西北拿下来。”
丁勉听了这话才回过神来,他拭拭泪对李柱说:“只能说前一阶段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比起满清政权来我们还不算强大。我想过几个月可能就会有更大的战斗,现在我们要密切注意全国各战场的变化。由于吴三桂集团已近崩溃,清廷极有可能纠集南方数省的敌人来围攻四川。当然也可能先集中兵力来对付陕甘和广东、福建的红色根据地,到那时将会有更大的战斗,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准备。过两天开个会,我们准备把你们两个骑兵师都扩充为骑兵军,很快要扩充为骑兵集团军,这几仗我们光战马就缴获了八万多匹,其他的新武器装备尽量给你们配。”看看李柱渴望的表情,他接着说:“总司令部决定加强西北战区的兵力,骑兵第二师,红三军的第七师参加西北战场的战斗,你们回去首先把毕力克图解决掉,然后先集中兵力拿下西安,关起西北的大门,争取五个月内解决西北的战斗,到时再视情况让骑兵第二师和红七师回来。”
丁勉在这里布置下一段的工作,西北各地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先是由原延东根据地的部队及地方部队改编而组成的红二十三师向原来的延东红色根据地前进,绥德、清涧和延川相继回到红军手中。毕力克图率部前来清剿,结果与红军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三师和特种大队在延川到延长间的山区展开了激战,由于红军有近一万八千人,而毕力克图有一万三千多人。但清军大多是训练有术的骑兵,装备整齐。红军中红二十一师和特种大队中老兵较多,但红二十三师中新兵就比较多,红军的武器装备不如敌军,只是仗着地雷和手榴弹来打击敌人。双方实力相当,战了多日不分胜负,敌我处于胶着状态。红四方面军特种大队队长蔡民奎对杨起隆说:“杨主席,这样的打法不是我们红军的特长,我原来在上军校的时候丁政委反复强调我们红军和敌人作战要打运动战和游击战。现在我们在这里和敌人拼消耗不合算。我建议我带着特种大队去打延安,我军大部队边打边撤。等延安那里告急了,敌人退回去以后再和敌人周旋起来。”
杨起隆这些天也觉得这样打有问题,总是与敌人缠在一起拼消耗,这确实不是红军打仗的特长,听了蔡民奎的话,他立即同意了他的想法。这样蔡民奎带着两千人的特种大队队员和三千多红军直奔延安而去。而杨起隆和武家成则率队渐渐撤退,毕力克图紧紧跟了上来。只是这时的毕力克图也没有多少底气,他知道眼下他手下的人马并不比红军多,红军主动撤退难免又要另施诡计,所以他追击红军也是小心翼翼、一看三停的。
而在延安,毕力克图留下了三千多人守卫。这三千多人的绿营军是由清军绿营统领唐希顺率领。这个唐希顺是个死心踏地效忠清廷的汉奸,他也很明白现在清军这点兵力对叛匪并不占优势,听说四川的叛匪和这里的叛匪一样都叫红军,但那里的红军更厉害,已经把王进宝、赵良栋这样的名将都干掉了,原来唐希顺还把他们当学习的榜样呢。现在王进宝、赵良栋所部被全歼使他虽然有些心寒,但唐希顺还是十分用心的在守卫延安。
陕甘红军的特种大队是以原四川红军特种大队的二中队为基础而建立的,大家的装备、训练和执行的任务都相似,但陕北特种大队经过了近一年的战争的锻炼,各方面作战经验渐渐丰富了起来,只是武器装备与四川的特种大队比起来要差了许多。到了延安城下他们利用突然袭击的方法占领了一个城门,双方在城门处战在了一起,特种兵战士作战能力很强,所以他们屡屡将清军守城的将士狙杀。唐希顺见叛匪人数众多,火力也十分了得,那火枪、弓弩竟十分准确,清军伤亡很大。唐希顺怕就此继续打下去延安有失,因而他几次派人向毕力克图求援。而毕力克图听说延安被红军围攻,这里就立即率部回援,可等大队人马回来以后红军早已经撤走了。毕力克图知道又中了乱匪调虎离山之计,正要再次出去征讨,这时却从汉中和平凉同时送来求援信,图海在来信中说:汉中的叛匪十分强悍,现在清军已经形成对他们的夹击之势,只是兵力还不足以消灭他们,望毕力克图率部火速赶来增援,共同完成平乱大业。若要错失战机,等这些四川的悍匪成了气势,我等都将是大清的罪人。而平凉的求援信说道:现在平凉出现了一股据说从陕北出来的土匪,他们打着红军的旗号到处鼓动绿军营的汉兵起来造反,为首的就是原来跟着毕力克图的绿营总兵李国梁。由于贼势浩大,平凉附近的华亭、崇信、镇原等地都由于原来的守军叛变而易帜,平凉和固原也岌岌可危。信上也是希望毕力克图以朝廷戡乱大业为重,速速前来挽救危局。看了两封求援信毕力克图心里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自己不到两万人的队伍对付延安这里匪患就已是捉襟见肘了,怎能再去增援别人?可两封求救信中还带有威胁的意思,一个说你不来就是大清的罪人,一个说我这里的匪患都是你延安那里给带来的。毕力克图正在犹豫之时,汉绿营统领唐希顺建议以延安未靖为名守在延安不动,一来可以清剿延安之敌,二来朝廷并没有旨意让我们离开延安,守在这里不动也是名正言顺的。毕力克图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故他们就专心一意的守起延安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