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翁主
chūn开见花,布谷鸣夏,月当秋夜,隆冬茫茫雪送寒。义姁、小蓟诸人在长乐宫中迎来了入朝后的第一个冬天。如同先前一样,义姁给太后窦氏行了针法。席间小蓟纪录着状况,一旁的皇后王娡则阅览着侍者搬来的书简,小蓟的符纸人长官小韩偷偷的粘在小蓟的锦囊外,滴溜溜的观察大家在做什么,仔细瞧着那书简的卷目,标题书写的《**经》的字迹。
小蓟也好奇的询问起王后:“不知娘娘所阅览的书籍,从哪里得来?”
王皇后“嗬嗬”了笑了一声,轻轻道:“这些啊,有的是从天禄、石渠搜集而来,有的是朝中太史、在野名家贡献,你瞧着的那一卷则是大夏翁主杨氏妹妹从西周图书馆——‘天库’里抄誊来的经典。”“哦?”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应了一声。
“有幸住进宫中许久了,至今我等还没有觐见过这位传说中的大夏国娘娘呢。”义姁补充道。
“哈。”王皇后笑道:“寻着闲暇,你便有机遇可以见识那何等人物。她到这东土,也算是历尽辛苦。半道曾经被匈奴国挟持,亏得匈奴藩王唯徐卢、东胡王卢佗等人归附我朝,护送她来到王都。皇上他一时兴起,破例要给唯徐卢他们封为列侯——惹得前丞相周亚夫分外不高兴。哼哼。”
“哦?怪不得那刚烈的老将军如此怨气,莫非他就是因为这件事而被免职的吗。”如今已是女太史的小蓟好奇问道。小蓟寻思这“刚烈”二字不知用得是否贴切,用上“硬邦邦”三字或许更好?义姁则扯了扯妹妹的袖子,示意不可强行议政:咱们毕竟是什么身份?有些事情不如平淡处之。小蓟倒也意识到自己xìng子太直,说漏了嘴,心生了后怕。如今不同以往,伴君如伴虎,伴王后则如伴母老虎:那远来的杨氏既然分了皇上给予的福泽,想必王氏亦忌讳的很。
“呵呵……”皇后王氏又道,“这些都不是什么机密。你们知晓倒也无妨。周丞相,哦,对,这前丞相,一并反对了我弟弟王信封侯。他向来对人成见深,拘谨过了头。若非汉族之人,他都排斥得很呢。”言语中透露着几分同样的不满。
“娘娘也无需太过烦恼。那些名爵,不过是身外物,于身心无益。娘娘你今时已登极,四海之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绦侯虽火气正盛,然而身形rì渐老迈,您又何须将这些琐事放在心上。”义姁试图转移话茬。
王皇后虽是一介女流,但还算是心宽之人,笑了笑,便道:“说起翁主,等到明rì,你俩代替我去拜会一下她吧。将那些西域朝臣贡献的新奇糕点一并奉上——想必来到汉朝年有余,不是家乡的玩意,她都瞧不上吧。”义姁与小蓟应“诺”了一声,皇后便示意女侍传唤厨厩长。良久厨厩长茅诃子登殿,捧来许多新奇的点心,先进贡给王后,接着按照吩咐一一散发给众人。待任务完毕,茅诃子领着两位跟班她们一同退下,临走前朝着义姁、小蓟笑了笑。二人拜别王氏,随同茅氏离开。
符兵长韩破布跳到小蓟肩头,小声揭示道:“你们可知,王皇后的前夫乃是一位匈奴藩王,名叫金王孙。王皇后和其胞妹的母亲,名叫臧倪,乃前燕王臧荼的嫡孙女,亦有匈奴血统。群官太史们都讳言罢了,宫闱之间倒是人人知晓。所以文帝和当今圣上,虽与匈奴联姻维系暂时的和平,然而心中誓灭匈奴来追求天下的统一——只不过时机不适宜。连高祖刘季、吕妖后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呀,何况乎现在呢。国家内部素来你我争斗,众人心不齐得很,割据四方,自求一份安乐,有云天高皇帝远,于是七国暴乱、祸起萧墙,嗨——我们哪有时间去攘却外敌。”
小蓟本是女史,自知些许问题不能够记载于皇家典籍之中。但即便不作文字粉饰,聪明的来后之人仍然能够推晓。
“蓟儿”,义姁问道,“最近在石渠天禄可曾逢得知心之人。”
蓟儿道:“若然要有,且看缘分吧。王后和皇帝大人特许我等女史可与太常博士往来。那些太常之中,名动天下者有之,淡然处事者有之,左右逢源者有之,执着王霸义利之辩者有之,争鸣者甚众。”义姁不仅笑出声来,寻思这妹子恐也有所恋之人。人生如斯世,当寻得真爱,否则不空来一场,混混噩噩,索然无味。忽得亦想起来那树上的吹叶人,壑市国的王太子蔡竺黄殿下。
蓟儿续道:“平阳公主家的那家奴郑青,新近被内荐为廉郎,作了骑兵旄头儿——小妹我斗胆预见他将来必是个了得人物。取了个新名字,唤作‘卫青’。”
义姁点头亦道:“我也有此感觉,与妹妹所见略同。有勇气的人,一眼便能感受。只是多时不见那出自郑氏的少年,今时身傍何种颜sè的元气……”姐妹正聊入兴致。忽闻茅诃子截断话茬:“二位明rì待本座来访,我们一同觐见那大夏翁主去。”
大夏国,位于西域之中,与西王母国、大秦国等俱有姻缘。匈奴国新近强盛,隔断了西方诸国通往东方汉朝的商路。张骞张氏一族、甘氏一族、车氏一族、苏氏一族以及皇甫氏一族,素来或公或私往来其间。匈奴藩王唯徐卢,护佑翁主杨氏东访,被赐姓徐;东胡王卢佗,乃燕王卢绾嫡孙,来归为汉臣。此大夏与天汉联姻,可视为双方连横之策,以挟制匈奴各藩郎主。
翁主杨蜚蝵未被送至长安之时,曾受困于凉州。为迎接她的到来,汉景帝大事铺张,在长乐宫之中增修大夏殿,一来作与西域各使者照会之用,一来仿照大夏国文物胜迹,yù求得这漂亮的翁主常开欢颜。大夏殿,殿顶、屋檐、楹柱皆不与其它殿同,飞龙伏凤各种花纹刻于其上。自此殿开始,朝中殿绘制人之石像。太史放云,此礼法继承自古大夏国,即姒姓的万国联邦。殿门庭、墙壁之上,更增蔷薇、狮子纹饰。狮子者,又曰狻猊。西域名兽,与安息大雀、壑市麒麟、楚之角端、巴之灵蛇、蜀之黑豹、林氏巨象,一同蜚声西域。东土之人,虽闻者众,但阅者寡。
一大清早,义姁敦促淳于小蓟早起,等待茅氏前来引路。众女子各领了两个衣青衣、青布披风的女童,端盛着早早准备好的礼物,沿着通往大夏翁主寝殿的甬道徐徐行去。此刻,风儿吹着霜雪洒落宫中,寒意直透到人们骨子里。大夏翁主寝殿同样没有一个男宠或男xìng侍卫,都是清一sè的女官将与女侍从。
“站住。你们是何人。”一个年纪比南皮亭主差不离的小女官,头亦佩戴金sè翎羽头饰,单肩膀左羽翼披着豹皮,清秀中透露着几分威严,阻挡去路。“请接受盘查。”“小妹妹,这二位,一个是小长秋,一个是太常女史。请仔细斟酌我手中这块王皇后钦赐的‘青兰符’,着此符令,可往我天汉诸妃嫔寝宫中来去从容,诸侍卫不可阻拦。我们几个,受皇后之命,前来觐见大夏翁主。”茅氏先解释道,义姁和淳于小蓟亦不紧不慢地朝她行了个礼。小女官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地领着他们入殿。
众人踏入殿堂之中,一股特别的暖气袭人而来,这殿堂上香火炉陈设于两侧,这是景帝给予的恩宠,在这冬季,并非每个妃嫔都能享受如此境遇。殿堂高台之上,屋子的正zhōng yāng,只见一橙黄衣着的女子,独自轻歌曼舞回旋于其间。那女子,头佩戴金饰作的高冠,两侧是有穷国神鹫形的发髻饰,仿佛有两只鸟儿匍匐在头上,有若步摇金钗般华贵,这连体高冠的整体铸造堪比王皇后的那尊后冠。披风加扎小短袄,长袖洒入空中,众女子都不约而同投与艳羡的目光。淳于小蓟更是对她的舞蹈入了迷,舞姿翩跹,却又不乏西域异地的飒爽,纵有千丝yīn柔也包裹不住她的绚丽。舞蹈之中,眉头舒缓之时,又有种种思乡的愁绪,使人莫名爱怜。
义姁心中感叹道:这便是大夏国的翁主,我们的“将行”女官——杨氏娘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