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西汉之江山美色 > 第九十四章 昏聩 有才

第九十四章 昏聩 有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李云拒绝了官吏们为其请功的提议,并且要求他们务必统一口径,贴出告示说是李游儌率领几十衙役同百余乱民交战,斩首十五,余者尽皆溃散,严禁任何人议论此事。派驻在外县的各处家丁同时接到这个命令,这场大胜所带来的兴奋顿时是冲淡了不少,不光是家丁们不解,百姓也都是纳闷,心想这实打实的七八千人大战,怎么变成百十人的小打小闹,为什么不准议论?
看明白的人也有不少,李云这个游儌领着两千多私兵擅自跨县平乱,事先没有知会过郡府和朝廷,这是弄兵之罪,而且朝廷刚刚发布诏令,限制豪族蓄养奴婢家丁,这两条罪行要是捅到上面够李府喝一壶的,不过没有人敢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发现城门守卫已经换了人,不是以前那样懒散的士卒,并且盘查的格外严格,一发现形迹可疑的立即抓起来审问,并且在官道各个要口设有关卡,盘查来往的行人。

新村的这番忙碌一直到七月底才算是消停下来,李云本以为可以闲下来休息,没想到却接到消息,留在竟陵的探子辗转送来一封信,说是一个多月以前,在云杜西北的绿林山中出现一伙几千人的队伍,号称“绿林好汉”,聚众攻击乡聚抢掠地方。

李云看到开头几句,立刻是站了起来,他既感到意外,又感觉到有些轻松,长久以来的那些烦躁和愁绪都是烟消云散,或许这才是他那些烦躁的根源。

从各地商人那儿得到的消息和这些年对局势的了解,主要还是两个月前的出行所见,让李云已经不担心什么蝴蝶扇动翅膀的理论了,好歹他还有些现代的知识,知道一点儿历史,眼下纷乱的局面差不多是乱象之初,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算没有绿林赤眉,也会出现黑林白眉,形势已然是不可逆转。

他来到这个时代,影响不过是一县之地,而且也看不出改变了什么,所做的都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做的东西。现在得到绿林的消息更是证实了李云所想,不能过高估计一个穿越者对天下大势的影响,想要躲开或者是在其中投机取巧都是妄想,只有自身强大,面对面的解决才是正途。

这封信足足晚了一个月,不是探子不知道消息,而是竟陵的百姓竟然也在三老的号召下起身反抗,官府封锁了整座县城,消息根本送不出来,直到流民前往绿林山投靠那伙好汉,竟陵县城才打开城门。

若是清闲,那就无事找上门来,若是有事,则是许多事一起找上门来,这边绿林山的消息刚送到,县衙那边也送来一封信,信上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的可笑,可却让李云根本笑不出来。

在五月份,琅琊郡有一名妇人叫吕母,自称将军,率领三千多民壮攻破海曲县城,活捉了县宰,将他当众问斩,并且割下首级,这件事情太大,地方不敢隐瞒,上报到长安后,震动整个朝野。王莽下令琅琊郡太守发兵镇压,结果没能成功,反而让吕母带着起义军撤到南边的海岛上,等大队官兵一走,他们就上岸攻打各地守军,一时间吕母的声威传遍周边郡县。

王莽看派兵镇压不成,很是不安,便派出使者劝说吕母投降,结果使者直接被砍了脑袋,这让王莽更是震怒,不过他采取的对策却非常有才。

皇帝王莽亲自去南郊,铸造威斗,这威斗是用铜掺进五sè石铸成的,形状似北斗,长二尺五寸,铸成之后,王莽每次出行,都有一个司命扛着威斗在他车驾的前面行走,在宫中,也必须时刻有一个司命持威斗站立在他身边。这个威斗的把随着时辰的变化不断旋转方向,王莽的龙椅也时时随着转动,想要以此威慑各地的农民军。他还将威斗图纸誊抄几百份,下发到各个郡县,诏令说有乱民的地方,官府都要造这个威斗,用这个东西来压胜乱民。

诏令传到钟武这边,其他三县的官吏托许县令询问李云该如何办,拿着这封信,李云真是无言以对,这得要多么昏聩才会想出这种办法,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

暗骂那几个县令没脑子,这种事情还拿来问,靠那个所谓的威斗能平乱,还要士卒做什么,造几千个放在各地,那岂不是天下太平了,不过这也能看出三县官吏确实是妥协了,提笔写了封回信,让对方不用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力配合安置流民即是。

对于吕母起义,李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琅琊郡离钟武县如此远,应该是正常发生的,这些详细的历史事件,不是专业学者或是在读的学生,谁会去记它,既然绿林已经兴起,其他地方出现起义军就很正常。

李云对此并没有投入太多jīng力,消息太闭塞了,稍远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传到钟武,需要好几个月,他不知道的是,吕母起义要比绿林还早,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而且还点燃了反抗王莽统治的火炬。

事情的起因是偶然,也是必然,吕母的独生子吕育在海曲县担任游儌时,没有按县宰的吩咐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被县宰杀了,吕母悲愤万分,将数百万家产拿出来开酒楼,买刀剑,救济贫穷的百姓,有些年轻人来买酒,手头没钱,吕母便经常赊给他们,如果有人有困难,吕母就借衣服粮食给他们。而此时的青、徐两州连年发生水、旱、蝗灾,加上苛捐杂税,百姓无以为生,更多的难民前来投奔,吕母这样优待众人,自然得到大家的拥护,她一声令下,几千人就浩浩荡荡的杀奔海曲县城,并且一战成名,割了县宰的头祭奠儿子。

吕母起义之后,河北一带闻风而动,开始出现多股流民作乱,会稽长洲也有人发动反叛,临淮人瓜田仪带领几千人抗捐抗税,不过传到王莽耳朵中却变成几百几十个乱民闹事,各地官府的对策就是瞒报,只要乱民不将事情闹大,就不闻不问。

而王莽一面用他的“威斗”震慑各地乱民,一面派出使者劝降赦免乱贼,使者返回后说道,盗贼被赦免归乡,没过几天又合拢起来。王莽询问他们缘由,都说是百姓苦于禁令烦琐苛刻,不能行动,努力耕作的收成不够用来缴纳税赋,关着门安分守己,又会受到邻居私自铸钱和私藏铜的连累,jiān吏借以勒索百姓,百姓走投无路,只好都起来作盗贼。

王莽根本不信,认为使者是在胡说八道,免掉这些人的官职。其中有的人顺着他的意图,说民骄黠当诛,时运在陛下,些许乱贼不久就会消灭的,这样说的官吏都得到提拔,渐渐的就没人向他说出各地实情。

这一战过后,尽管极力压制消息的扩散,可上门拜访的客人数量仍然是翻了几番,沟通关系,求人,做生意的,许多人实际上是通过各县官吏均前往李府拜访,才意识到李云这个人物在北部四县的能量。

这年头要想结交贵人,那就不能讲什么矜持,总归是宜早不宜晚,也不管李云是不是愿意接待,直接就登门了。

不过这些宾客里面极少有读书人或者相关的人,大多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或者是残余的山贼,虽然李云没有去碰他们,可他们各个都是担惊受怕,不停的来示好。

就在各县准备开挖沟渠引淮水入境的时候,李云在书房接待一位客人,这人却不是外县的,而是本县的名望,辞官归隐的三老——杨士清。

PS:再也不求收藏了,昨天一求,收藏反而变少了,我也是笑不出来啊!两章一起发。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