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
卧室的窗帘在窗外袭来的山风中微微飘动,不时透露出一丝缝隙让阳光落在了房中,梁梅身无寸缕的匍匐在暗绿色的床上,一具美轮美奂的**就这样裸露在空气中,莹白如羊脂玉一般的背部,中间一道微徼下沉的沟谷,一直到腰下两座浑圆饱满的半球状山峦才深陷下去。请使用访问本站。
双手托着自己下颌,眉如春山,眸若寒潭,清亮的目光中落蔑着的灼热情意可以轻而易举的俘获这个世界任何一个正常男人。
陆政东从浴室出来的时候,看着眼前的美景,即便昨夜两人颠龙倒凤,但此时已然觉得自己全身就像是被一把火点燃的干柴,顿时就有些要熊熊燃起的感觉。
梁梅本就圆润的身形就如同一块无比富饶肥美的土地经过他的精心耕耘伺弄,就如同这秋天果实累累一般。
似乎是注意到了背后陆政东灼热的目光,趴在床上撑着下颌的梁梅略略有些羞意,下意识的夹紧臀瓣,双腿犹如两根修长玉柱笔直柔媚,不过她也一样,尽管昨夜已经几乎化成了水一般,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蓄电池一般,经过酣睡之后又蓄满了了能量,又期待着再一轮的风暴到来。
陆政东看着梁梅一头乌黑浓密的随意的倾泻在肩头,斜搭下来的一抹秀遮住了半边绯红的面颊,半遮半掩,扣人心弦。
坐在床畔上,陆政东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手指轻轻在梁梅浑圆的香肩上摩挲着,柔滑细嫩的香肌弹力十足。梁梅似乎也有些忍不住。动情的女人最为妩媚。两家潮红,星目微微的眯着,小嘴离开陆政东微微的昂起下巴,口中不自觉的发出轻轻的呻吟声,妖媚的一瞥,让陆政东险些就要放弃慢工出细活的想法立时爆发……
从脊背到臀瓣,又从腋下到饱满的胸前,双手终于停留在了那爱不释手所在。恣意把玩,一直到丽人粗重的喘息声变成婉转呻吟,陆政东才纵身而上。
陆政东也不禁叹服于女人在床上超强的恢复力,昨夜几乎都软成一滩泥一般的梁梅此时又是生龙活虎,身上有释放不完的力量,恨不得将高志强整个地融化成水,全部渗进自己体内。
但昨夜她毕竟太过疯狂,所以也还是架不住陆政东的勇猛,于是也就只有放慢了节奏。
丰腴动人的梁梅此时再无昨夜烈马狂奔一般的疯狂,陆政东也不为己甚。一场不急不骤的和风细雨,也同樣的让人如痴如醉。,阴气上升阳气下沉,阴阳调和,如鱼得水,梁梅也是满面春风,眼波流转,甜在心头,喜上眉梢,那双颊上的一一对酒窝也就没有平下过。而彻底沉浸在快乐中的陆政东也细细品味着。
但梁梅还是有些吃不消,她心里也不禁暗道,陆政东怎么就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一般,;梁梅真是担心自己到时候都没没有力气的回城了,有意识地要避避他的锋芒,她不敢在床上久呆,她怕自己又经受不住陆政东的撩拨,于是就落荒而逃先下了床。
当然梁梅下床后并没闲着,她要给陆政东准备好吃好喝的,她知道只要两人在一起,陆政东就会付出很多,有付出就要有补充。虽然她的厨艺已经很生疏了,但是此时重要的是心意。
不但如此,梁梅还把整座小楼都整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她喜欢这么忙碌着的感觉。那是一种家庭主妇式的感觉,潜意识里,她最渴望的也许就是做陆政东的家庭主妇吧?
而且白天梁梅都尽量不在房里呆着,拉着陆政东去亲近亲近外面的世界,听听耳畔的松鸣鸟语,看看苍松古木,落霞孤骛,以及潺潺流水,通幽曲径,倚水环山,风景幽雅。系舟柳荫,一景一物都非常可爱,让人留恋不舍。
当此之时,高陆政东就免不了要生出远离尘嚣,有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感觉。
就这样,两人晚上在屋里疯,白天便将足迹踏遍了周围的山山岭岭和沟沟谷谷,那日子真如神仙一般快乐和幸福。他们觉得这里与世隔绝,任何人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行踪,他们仿佛成了亚当和夏娃。
但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当两天时间就要结束的时候,那就得要把这样的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上。在准备下山的时候,梁梅不禁问道:
“你在接下来的副省级调整中会不会动一动?”
陆政东笑了笑道:
“你刚就任副省长不久,我刚任市委书记不久,恐怕你我在近期都不会动。”
梁梅想了想道:
“你倒是不一定,副省级的大调整在零三年,那你在书记的位置上也就两年多,在安新也四年多,应该是可以动一动了。”
陆政东笑了笑道:
“能不能动,怎么动,得看时机,还得看上面的整个格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时候考虑这些还是早了些。”
陆政东沉吟了好一会才道:
“不过这些年来省部级干部调整过的一些趋势还是可以看得出来,之前有经济背景的干部在晋升的上升通道中前期比较快,但到了省部级这一层,事实上遇到的阻力不小,很多人都卡在常务副省长,省长这一关上,要么调部委,从这方面发展,要么就是平调外省,因为在不少保守人士的观念里,作为真正的封疆大吏,学者型官员、经济型官员也被一些人界定为负责全面有欠缺,所以省*委*书*记一级的多是党务或者政工干部出身。
但这样的一些思想随着发展会更进一步的遭到削弱,年轻化和学术、技术化是一个趋势,而这些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历较高的官员纷纷上马。显示了中*央在培养未来可用人才时的多样性选择。
事实上。各中*央机关部门、地方政府的高层人事变动不断。而这中间。新型知识型官员脱颖而出。这几个省的人事变动,可能是新一波地方高官调整的开始。而这一轮调整,是为开拓工作新局面而进行的全面人事布局。
从年龄上看,此番走马上任的官员多为旧社会出身,红旗下长大,四零后担当主力,中青年、高学历、有着丰富经历的干部无疑将会在未来成为领导干部的主力梯队。从长远来看,包括梯队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等问题在内。干部人事制度提升的空间还相当大。
人事制度肯定要改革,不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阻力也不会小,但不管如何,这样的趋势很难扭转,不管是那门那派,都得跟着这个趋势推出合适的人选。”
陆政东也是第一次和梁梅谈起这个,这实际上是提醒梁梅要充分运用她经济官员出身的背景在这段时间要有一些亮点的表现,这样机会才会更大……
陆政东正想着。身上的电话却是响了起来,陆政东笑了笑。这两天安俊义还真没打电话,这个时候才打电话来,显然是有什么急事。
“省双拥办和民政厅、省劳动人事厅的领导最近要到安新来考察,省军区司令员点名要见书记。”
陆政东道:
“嗯,我知道了,我正在回安新的路上。”
梁梅一见陆政东脸上一下就变得有些沉思着,不由问道:
“怎么,是有麻烦事?”
陆政东一笑道:
“是好事,不过让我想到了安新现在最麻烦的事情,一个城市,深刻悠远的文化背景,强大活跃的经济杠杆,众多复杂的生存意味,一种浓缩,一种强化,一种升华,一个全方位的超越,甚至再生。归根结底,面临一个人生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新浪潮到来瞬间的挑战…”
陆政东有些感慨的说道。
安新高速发展的影响现在是越来越深刻了,省里这些人到安新与其说是来考察,倒不如说是来催促,因为安新在全国高校毕业的时候已经举行了两**型的招聘会,这两轮主要针对的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还准备着第三轮,这一轮针对的主要目标是熟练工人,也包括退伍士兵。
陆政东曾和省里联系,想把招聘会直接办到军营去,他们是看安新似乎没什么动静,而老兵专业退伍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他们心里着急。
而实际上陆政东对市里的用工缺口让陆政东同样也很着急。
这两年多时间进入安新的企业很多,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有更多的企业投产或者开业,而大批企业落户也带来一些原来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像人才缺口问题。
事实上,在这些企业临投产或开业之前,肯定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但即便是这样,缺口依然很大,特别是困扰所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问题显得很是突出。
一些大型企业可以从总部或者其他地方调配一些过来,但这也只能是主要管理层和关键的一些岗位,也就是搭起架子,下面的人员来得靠在当地招聘来填充。
而这些的管理人才这就不是职教中心能够培养出来的了,一般说来像技术人才只能是企业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募到自己企业中,通过企业自己培养,另外一个渠道就是从社会招聘,说难听一点也就是挖角。
虽然安新在各方面能够提供较好的条件,也有不少大专院校,在人力资源的吸纳上也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样的缺口实在太大,远远不够需求。
虽然企业们也在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一心想要打造成为服务体系最完整、服务质量最优等的城市来,也是绝对不能坐视的,为了解决这样的供需矛盾,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外来人才和技术人员落户上的优惠政策措施,市里在大学毕业前三个月就要求市负责这方面的政府部门主动出击,和工业经济较为达、高教事业展较好的城市进行衔接,要求安新所有的驻京办驻沪办之类的机构也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个重点工作来抓,以求获得较为便利的人力资源流通,但是其他地方都像是防贼一样防着安新,在配合上都不大热情,特别是省城和周边的城市,更是提防着安新——因为在安新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已经从他们那里挖走了不少管理人才和技术性人才和工人。
安新市在不得已只能和大专院校直接对接招聘,可以讲这些人的工作强度不亚于在外招商引资的人员。
但效果是明显的,所以前两轮市里是引进了不少包括名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但这也只能解决那些大企业的燃眉之急,而对大量新兴的中小企业来讲,由于在规模上实力上不够吸引人,他们在对人才的吸引力上不够强。
而更让包括大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头痛的是熟练工人以及潜在的熟练工人的稀缺。
大企业还好些,与市里的职业院校签订培训合同,提前招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职业培训,市财政专门为这样的培训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而企业则在师资力量上予以配合和支持,这种机制相当适合大型企业,最大限度的完成最基本劳动工的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劳动力熟悉适应过程,当企业建成竣工投产时,第一批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也正好可以赶上。同时市里也要求市里相关部门想方设法、不遗余力的协助企业解决用工不足问题。
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同样更为困难,每一家企业所需要的工种不同,而且数量也是参差不齐,比起大型企业来,他们所需要的工种庞杂不说,而且要求也各不一样,数量上也要少得多,他们也无法提供师资力量上的支持,即便是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本身有通用培训班,但是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市里不少人这才明白陆政东那时候为什么要力排众议,把不宽裕的资金投了不少在这上面。不然这些新投产的企业可真是要捶胸顿足了。
但即便是这样,缺口依然不小,想要解决这样的非常之事,那就必须要有非常手段。陆政东就把主意打到了部队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