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带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学世界 > 第一节 先秦诸子百家与《周易》

第一节 先秦诸子百家与《周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它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皆溯源于斯;儒道法墨、文武韬略尽染其质。儒家的仁爱来源于易学,道家的自由传承于大易,阴阳家的阴阳五行亦来自《周易》……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可谓“学派纷呈,学说多彩”,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对于先秦的诸子百家而言,《周易》影响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而对于《周易》来说,诸子百家则促进了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下,我们便简要叙述一下先秦诸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

孔子学习过《周易》,并且以《周易》教育学生。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这说明孔子到了晚年,特别喜欢《周易》,反复学习、*,以至简册的绳子断了三次。

那么,孔子为什么如此喜欢《周易》呢?

关于这个问题,从《论语》中可以找到一些信息。《论语·述而》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为什么要到五十岁才学易呢?联系到他在总结自己一生修养过程时所说的话,“五十而知天命”就会知道,五十岁是孔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即“知天命”之年。这两句话是在不同时期说的。前一句话是五十岁以前说的,后一句话是五十岁以后说的,但两句话都以五十岁为一个重要时期。古人活到五十岁,就算是老年了,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这说明一个人活到五十岁很不容易。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显然将学习《周易》看成是一种很严肃的事情,认为只有到了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学习和解读《周易》。“五十”只取其整数,代表一个阶段,并不是只有等到五十岁这一年才开始“学易”。他在总结其一生修养过程时所说的话也应如此理解。

问题是,这两句话都提到“五十”,而前一句话是讲“学易”,后一句话是讲“知天命”,二者究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

事实上,二者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其关键便是“知天命”的问题。所谓“学易”而后“无大过”,其实际意义就是“知天命”之后可以“无大过”,因此,“知天命”才是关键。在孔子看来,《周易》正是讲“天命”与“知天命”之学,也就是“天人之际”的学问。

《周易》本是占筮之书,其中便有天人关系问题。原始易经中的天人关系,主要是人神关系,人类的吉凶祸福,由天神决定,筮者起沟通人神的作用。但是,经过孔子的解读,天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他的言论中,虽然还保留着宗教神学的内容,但在更重要的问题上,已经将天解释成有生命的自然界,而不是至上神。这同当时天道观的演变有密切关系。

《论语·述而》记载:“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古人遇到各种事情,都要祈祷,这是很寻常的事。孔子病重,学生子路请求祈祷,这也是很平常的。但是,孔子竟然问道:“有这回事吗?”这就有些不寻常了。这是以一种怀疑的口气问话,实际上正是对传统宗教观的怀疑。当子路回答说,有这回事,并引用诔文“祷尔于上下神祗”来证明时,孔子又说:“我祈祷已经很久了。”这究竟是相信有神还是不相信有神?从这句话很难找出直接的结论。如果说有神,为什么不通过正式的仪式去祈祷呢?如果说无神,为什么又说“我祈祷已经很久了”呢?但是在这两句话中,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孔子并不主张举行祈祷仪式,而仪式是宗教神学中最根本的要素之一。如果再联系到孔子开始的问话“有诸?”,问题就更大了。

总之,从这两句能够看出孔子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对天神从怀疑到否定的转变。这个转变与他对《周易》的解读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孔子何以将“五十读易”与“知天命”联系起来,并以“无大过”为其诉求的真正原因。

此外,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将占筮与德性联系起来,并且非常重视后者。

《论语·子路》中有: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是现有文献中关于孔子直接读到占筮问题的唯一的一条材料,涉及到《周易》中的《恒卦》。孔子先引用南方人的一句话,人而没有恒心,是不能作巫医的”,接着说道,“这话说得好啊!”最后,他又引用恒卦九三爻辞的话,“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即不能保持恒久的德性,则可能受到羞辱,接着断然作出结论说,这样的人,是用不着占筮就能知其结果的。这虽然是仅有的一条材料,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德”的,他认为,有些事情不用去占筮,只要看看一个人的“德”如何,就能够知道结果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受《周易》的影响之大,而《周易》的言论与思想亦为孔子继承、发展和创新。

孟子与《周易》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对《周易》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其特点是不讲卦爻,不拘泥文字,不分义理象数,只注重它的精神实质,而又能融会贯通,运用于实际。在整部《孟子》中无一处提及《周易》,更无一处引用《周易》,而其言论却处处充满了《周易》思想,处处闪耀着易理的光辉。

1、人性本善

《周易》《乾卦》的主旨在善。《乾卦》卦辞:“元亨利贞。”

元者始也,天地之始是什么性质的呢?

《易传·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

《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文言》说“善之长也”,《系辞》说“继之者善也”。《文言》说善是就既成的天地而言的,所以说“善之长”;《系辞》说善是指未成的天地而言的,所以说继之者善也。都是说的天地的本质是善,其具体表现是能覆载万物,生成万物,一片仁慈之心,所以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认为,人之性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是“我固有之”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

何以见得是我固有而非外来呢?孟子举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何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举出了上述的例子,一个小孩眼看就要掉进水井了,凡是看到了当时情景或是闻到哭声的人没有不十分紧张恐惧,担心害怕的,惟恐小孩掉了下去,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孟子排除了各种外来的因素,认为是生来俱有的不忍人之心,这就叫本性。于是据以推断:“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美德,都是善,可知人的本性是善。

孟子不仅认为善的本性是人固有的,由善引伸扩展的仁义礼智也是固有的。孟子据此推论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不把仁义礼智看成是一种教化的结果,而视为是人本身固有的良知良能。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知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孩提”指一岁左右的小孩,能孩孩发笑,故叫“孩”;知道要人提抱,故叫“提”。人在“孩提”之际,应该说还未曾受到社会的影响,却知道亲自己的亲人,由此可知良能良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才有的。

2、乾道刚健

刚健是《周易》一个至为重要的思想,它贯穿于全书,更集中反映在《乾卦》。

乾是天,天就是刚,就是健,就是高明,就是博大。刚健是天的本质特点,也是乾道的本质特点。惟其刚健,故能为勿用之龙,能作在田之龙。惟其刚健,才能“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也惟其有不断的奋发进取,而且知进知退,才能跃于田,才能飞于天,才能不作有悔的亢龙。故《易传·大象》概括《乾卦》的主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刚健之气。

孟子一生,最注重这种刚健气质的修养,也最看重自己的这种气质。一次,告子问他,什么是他所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告子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浩然之气是什么气呢?

孟子作过许多解释,概括起来,就是至大至刚。至大是至为广大,至刚是无比刚健。但这至大至刚的气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需要培养的,“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和《彖传》说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气势是一致的,与《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以及《象传》“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

老子与《周易》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

综观《道德经》,我们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中流露出《周易》的思想,老子的阴阳理论和辨证思想与《周易》基本是一致的。

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本章共计用了6次“恒德”。古今均按字面将“恒”解释为“永恒”等。将“恒德”解释为“永恒之德”等。这种略显浮浅,与老子6次使用“恒德”和“三知、三守、三为”重要而深远的意境很不相称。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周易》中的“恒”卦,就不难发现“恒德”的出处和重要而深远的意境。

《恒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处于第32卦的中心位置,居于东方震宫。

《易辞》云:“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恒,亨,无咎,利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从卦象来看,雷风相与,巽顺震动,乃震男巽女,和谐愉悦之象。故和谐为易辞遗漏。

“恒”之“雷”,为长男,为阳刚,为雄强,又居外、居上而处“震宫”。正应《道德经》之“其雄”、“其荣”、“其白”。

“恒”之“巽”,为次女,为*,为雌弱,又居内、居下而处“震宫”。正应《道德经》第28章之“其雌”、“其辱”、“其黑”。

震雷向下,亲巽守巽,正应“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而为“天下溪”、“天下谷”、“天下式”。

综上所述,长久之道、和谐之道,守此之道则为长久和谐之德。

老子云:“其正闵闵,其民屯屯。”这句话是老子借用了《周易》中的屯卦。其政治含意十分尖锐而深刻。

《易辞》将《屯卦》解释为“屯难”。老子对《屯卦》的解释与孔子有相同之处,都有“屯难”之意。但是老子更为深刻。老子的意思是:只有政冶上忧惧宽厚,在国家遇到困难和动荡时,民众才能够团结聚拢,共渡国难。

老子云:“其正察察,其民夬夬。”这句话是老子借用了《周易》中的“夬”卦。其政治含意十分尖锐而深刻。

“夬”四《周易》六十四卦之一。

《序卦传》:“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周易·夬》:“象曰:泽上于天,夬。”象辞说:泽水上升到天上(兑上乾下),很快就会决堤,所以卦名为“夬”。

老子借用夬卦警告侯王们:政治上严密苛刻,人民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起来造反,势不可挡。

老子云:“益之而损。”又云:“损之而益”。这是借用了《周易》中的损卦和益卦。

《损卦》概而言之:“剥民奉君”;“损不足而奉有余”,故于民于君,均为损。老子“益之而损”即指此卦。低泽乃高山之基。故益末而损本,虽益而损。

老子云:“为学者日益。”亦指损卦“损下而益上”之益。又云:“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亦与损卦之义相同。

《益卦》概而言之:“剥君奉民”;“损有余而益不足”,故于民于君,均为益。老子“损之而益”即指此卦。损己而固根,故为益。

老子云:“闻道者日损。”亦指益卦“损上而益下”之损。又云:“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亦与益卦之义相同。

庄子与《周易》

庄子,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一说是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研究庄子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庄子的思想中有诸多《周易》的影子。

有学者研究认为,庄子所提出的“道数”概念源于《周易》的象数模式。

该学者指出,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提出了“道数”这一概念。如下: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

曰:“有。”

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该学者说,无为所说的“道之数”,就是“道数”。无为论“道可以贵,可以*,可以约,可以散”,就是用“贵*”、“约散”两组相反相成的范畴来说明“道数”的根本特征。以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推之,所谓“道数”就是用来表示宇宙万物阴阳互动、相反相成的变化规律的周期数。如《庄子》书中“七日而浑沌死”、“七日而后能外物”、“七日不火食”、“七年而天成”、“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等话语中的“7”,“九日而后能外生”、“渊有九名”、“九年而大妙”、“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等话语中的“9”,“寓言十九,重言十七”中的“19”和“17”,“奸者七十二君”、“七十二钻而无遗英”等话语中的“72”,就是“道数”。

该学者经过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原本《庄子》49篇之数源于《周易》筮法所用大衍之数49。

《庄子》内篇篇数7以及书中作为“道数”出现的7数源于《周易》的宇宙模式——卦象和《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所揭示的“道”运行变化的周期7。

《寓言》篇第一节文字“寓言十九,重言十七”两句话暗含的“道数”36源于伏羲八卦方位排列序数之和;第四节文字中出现的1、2、3、4、5、6、7、8等八个数分别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图八个卦象的排列序数;9数则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图上两两相对之卦的序数之和。

《寓言》篇第三节文字用“三釜三千钟”隐含的“道数”384与一个闰年384天之数相合,源于《周易》六十四卦384爻。

《庄子》书中出现的“道数”72乃36的倍数。从《周易》筮占取用“后天”八卦方位,却用伏羲八卦序数来推论,“后天”八卦方位图中不连续的八个卦象的序数之和也为36。伏羲八卦有顺次的排列序数与“后天”八卦所用序数之和为72。由此推断,《庄子》书中出现的“道数”72即源于伏羲“先天”八卦排列序数与“后天”八卦所用序数之和。

又有学者研究认为,无论剖析《庄子》内篇的哪一篇,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按照六段成篇的模式构制的。当然,作者在具体运用这一基本原则时,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

该学者指出,《庄子》以前的先秦典籍中,按六段成篇的原则编纂的典型之作是《周易》本经,“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庄子》内篇也以六段成章,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效法《周易》本经而来。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庄子》内篇借鉴了《周易》本经六位成章的结构方式,是在文体形式上对《周易》本经的继承,这种继承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此外,该学者还认为,《庄子》内篇所以由七篇组成,这七篇论述内容的确定、先后顺序的排列,都是借鉴《坤卦》七爻而来。《坤卦》七爻是《庄子》内篇的骨架,《庄子》内篇是在《坤卦》七爻基础上展开的,是成体系的精心之作。

最后,学者指出,《庄子》内篇并不是《坤卦》七爻的正解。庄子在借鉴坤卦七爻的过程中,有时是从爻辞得到启示,创构与爻辞相关的意念,然后根据意念去组织故事、展开论述;有时基本是从爻辞出发,但对爻辞的思想进行了加工、改造;还有的是从当时传统的易学出发,立足点是建立在对爻辞的误解上。正因为如此,《庄子》内篇虽然是借鉴坤卦七爻而来,但二者又存在着较大差别。

墨子与《周易》

墨子,名翟,山东滕州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与《周易》相合,最明显的要数节俭思想。

《周易》蕴涵了丰富的节俭思想,如有“俭德辟难”的训导,还专设了一个《节》卦,很重视节俭。

《墨子》则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

可以说,《周易》节卦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源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象,还是卦辞都可得到说明。

就卦象来看,节卦为下兑上坎。兑为泽,坎为水。水入泽中,泽满则溢,故应予以节制。

孔颖达曰:“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以义,制事以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

《程氏易传》云:“事既有节,则能致亨通,故节有亨义。”

朱熹《周易本义》则云:“节,有限而止也。为卦下兑上坎,泽上有水,其容有限,故为节。”

因此,“节”在《易经》中,不仅仅是一种节俭之德,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和规范,还是一种体现宇宙天地变化的原理和法则。

同时,节之内卦兑为一阴二阳,上坎二阴一阳,故为三阴三阳卦。按照朱熹的说法,“凡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来”。故节当自泰来。

虞翻曰:“泰三之五,天地交也。五‘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节亨’也。”

意谓《泰卦》下乾上坤,下乾的九三爻上升到上坤之中位,与其互易而成节卦。因《泰卦》乃“小往大来,吉,亨”之卦,且成节之后,节之内卦兑外卦坎皆为刚柔得中,故节有亨通之义。

正因为节有亨通之义,因此,《彖传》赞美“节”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天地宇宙因为有了节,才使得四季井然有序,生生不已。圣人效法天地之节德,建立制度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如此则不伤财,不害民。相反,如果不按照“节”的规范和要求去做事,甚至以节为苦,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单是从卦辞上就不难看出,在《易经》中,节无论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作为天地宇宙的原理法则,同后来墨家所讲的“节用”、“节葬”、“节财”、“利民”思想都是相贯通的。这一点从《节》卦的爻辞中,亦可得到验证。

初九爻曰:“不出户庭,无咎。”

《象传》释此爻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象》曰:知通塞,言二阻塞也。

因此,从爻象上看,此爻意在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一开始就应当谨言慎行,节制自己,见通则行,见阻则止。

金人王申子在解释《节》之初爻时说:“阳刚在下,居得其正。当《节》之初,知其时未可行,故谨言谨行。至于不出户外之庭,是知节而能止者,故无咎。”

明人徐在汉曰:“坎变下一画为兑,象止坎*。户以节人之出入,泽以节水之出入。初:不出户庭,以极其缜密为不出,此其所以无咎。”。

从以上所释,可以看出,在初九爻中,“节”不仅是一种人伦道德,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自然之理。把这一原理落实到人,就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就有节有度,谨言慎行,进退有止。

总之,《墨子》节俭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用、兴利等,在《周易》中皆可见其端绪。

鬼谷子与《周易》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春秋时卫国朝歌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是先秦诸子之一。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鬼谷子精通周易八卦、数学星纬、兵学韬略、游学势理、养性保身及纵横术,周游四方,广交朋友。曾到过扶凤池阳(今陕西省泾阳)、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太白山(今宁波勤县东)等处,后在云梦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帘洞隐居讲学,创建中国古代第一座军事学校——“战*庠”。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著有《鬼谷子》一书,被当时和后世广泛地运用到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

传说鬼谷子还收仙道家茅漾、徐福及计然等为徒,分别传授长生术、经商术、占卜术等,使他们成为一代历史名人。所以,历史上不仅纵横家们侍奉他为祖师爷,兵家们崇尚他的谋略,即便是民间占卜之流也都推尊他为师爷,甚至那些修鞋、配眼镜的也都推崇他为自己的先烈先祖。

至今张家界市,仍然流传着许多鬼谷子的传说。《直隶澧州志》载:“鬼谷子。隐居天门山学《易》。石室幽邃,下有清流。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相传鬼谷子还在天门山创造出一种健身硬气功,俗名“鬼谷神功”。

鬼谷所创的纵横学的基本观念就是“阴阳对峙”。这正是源于易学的阴消阳长的辩证原理。鬼谷子的军事思想也是源于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学——《易经》八卦,鬼谷子的兵学思想是宇宙化的一切方法、技术、原则、原理,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无其外,细无其内。鬼谷子的兵法是宇宙观的,包含甚广,不单对军事、政治、外交、社会、经济、人事,实乃包含宇宙一切。

此外,鬼谷子所著的《鬼谷子》一书,是一本策略书籍,它将《周易》的变易之法用到了极致。鬼谷子独得《周易》之穷通变易之理,指出了政治权谋家,颠倒黑白,偷天换日之术。更指出了民心乃社会之基。也导人修身养性之法,教人识命之数,阴阳五行之理。

邹衍与《周易》

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是阴阳家的主要代表。据说做过燕昭王师,死于长平之战以后。

《周易》讲阴阳,在《周易》的启发下,邹衍首次将阴阳与五行合和而论。阴阳是朴素的辨证法,五行是朴素的唯物论。至邹衍混合两种思想,并且改造成唯心论,大大加强它们的神秘性,创立起阴阳五行家。

齐宣王时,邹衍就学于稷下学宫,先学儒术,改攻阴阳五行学说。

《盐铁论·论儒第十一》云:“邹衍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邹子之作变化之术,亦归于仁义”。

《盐铁论·论邹第五十三》云:“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以喻王公列士……”

可见,学儒术也好,攻阴阳也罢,邹衍的目的是在寻求经世致用之学,充分体现了他匡世济民的入世精神。对此,司马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断行之……邹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后人不察其大道,而学其小术,故封建迷信兴,这不是邹衍的错误。“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然而邹衍不是为谈天而谈天,他以谈天为手段,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为目的。建立于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五德终始”说才是他学说的核心所在。

邹衍认为,从天地剖判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变化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元素支配的,历史上海一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一种必然性。

邹衍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

《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七略》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吕氏春秋·应同》讲得更具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上述引文据近代学者考证,应属于邹衍的佚文,至少体现了邹衍的学说精神。邹衍的这种学说为齐闵王称东帝,燕昭王称北帝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受到他们的礼遇和重用是不难理解的。这种学说后来被秦始皇接了去,为他的称帝及其统治服务。

《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

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说:“东莱吕氏曰:方邹衍推五德之运,人视之,特阴阳末术耳,若无预于治乱之数也。及至始皇始采用之,定为水德。以为水德之治,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则其所系岂小哉!”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自有其合理性,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就陷入了机械论。至于秦始皇的“水德之治”,错不在邹衍身上。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