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平定三藩
清王朝统一中国的那一年,年轻的顺治帝就病死,他的儿子玄烨即位,这就是一代明君清圣祖,也叫康熙帝。康熙大帝在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权臣鳌拜。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后来竟卷起袖子,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当时鳌拜势力太大,康熙只好由着鳌拜把苏克萨哈杀了。于是,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这样康熙帝就把鳌拜抓了起来,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平定三藩。三藩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因为他们帮助清朝消灭南明,*农民军,清王朝认为他们有功,封他们为藩王,合起来叫做“三藩”。三藩之中,吴三桂最强,他不但军事实力极其雄厚,总兵力不下10余万,还控制这地方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三藩各拥有雄厚兵力,占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严重威胁着清*;而且三藩的存在,使得清廷每年要消耗兵饷2000余万两,在经济上也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康熙不能不考虑撤藩的问题。
1673年3月,撤藩的机会来了。尚可喜请求告老归辽东,让他自己的儿子尚之信承袭爵位继续坐镇广东。康熙帝抓住这个机会,同意他告老,但不允许他儿子袭爵,命令其尽撤藩兵回籍。这道命令触动了吴、耿二藩,他们也奏请撤藩,目的在于试探清廷的态度。康熙帝于是将计就计,同意吴三桂和耿精忠所请,毅然下令撤藩。诏令一下,吴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为是清朝开国老臣,现在年纪轻轻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权,就非反不可了。于是当年,吴三桂就在云南起兵。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在永历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说是要替明王朝报仇雪恨。但是,人们都记得很清楚,把清兵请进中原来的是吴三桂;最后杀死永历帝的,还是吴三桂。现在他居然打起恢复明朝的旗号来,还能欺骗谁呢?
吴三桂在西南一带势力大,一开始,叛军打得很顺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有吴三桂撑腰,也反了。历史上把这件事称做“三藩之乱”。三藩一乱,整个南方都被叛军占领。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二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又投降了。吴三桂开始打了一些胜仗,后来清兵越来越多,越打越强,吴三桂的力量渐渐削弱,处境十分孤立。1678年,势穷力竭的吴三桂为了鼓舞士气,于这年3月在衡州称帝,立国号为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但这一招并未起什么作用,他忧愤成疾,于这年8月病死。其孙吴世璠即帝位。吴三桂死后,叛军的势力也月来越弱了。公元1681年,清军分三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经过8年的战争,清军最后平定了叛乱势力,统一了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