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江西浔阳柴桑,有一个出名的诗人,名叫陶潜,又名陶渊明。一次他被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去当县令。
在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的一个早上,陶渊明来到县衙,看到周主簿、吴县尉和户曹、兵曹、贼曹这些官吏,早已等着。陶渊明觉得有些奇怪,平时他们总是慢吞吞的,今日怎么都到得这么早这么齐?
“陶大人,属下等已恭候多时。”一见陶渊明来到,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迎了上来。
“诸位来得这样早,有什么要事相商?”
“陶大人,”周主簿上前禀报,“委实有一件要事,三日后郡里要派督邮下来巡视县务了。”
“以往督邮到来,县令都是亲自到驿站迎接,礼仪也要有一定的规格,这些事情现在就要准备了……”周主簿话未说完,陶渊明脸色一沉:“县令虽小,也是朝廷命官,他一个小小的督邮,却要县令亲自迎接,朝廷哪里有这样的礼制?”
“大人有所不知,”吴县尉凑上前来低声说道,“督邮虽小,却是含糊不得的。前任郑县令就是因为没有招待好督邮,被督邮参了一本,差点被免职,幸亏多方打点才保住了官位,但也被调往外郡。与其事后亡羊补牢,不如事先未雨绸缪,请大人一定要三思……”
“我这清水衙门,哪有那么多东西送给他呢?”
“大人不必多虑,向各乡各里分派就是了,三日之内,在下定能按往年的惯例将钱粮布帛征集上来。”钱户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陶渊明义愤填膺正欲开言,孙贼曹急不可待地说:“还应该准备一件特别的礼品给督邮,事情才算是办周全了,前任郑县令就是忘了这个,才惹了麻烦……”
他说完话还冲着陶渊明媚笑了两声,自以为给陶渊明提了个天大的醒。陶渊明本欲发作,转念一想:跟这帮媚上欺下的家伙讲道理,岂不是对牛弹琴?还不如涮他们一把……
“不劳诸位,一切自有下官*办。”
回到家,陶渊明气冲冲地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准备辞职的打算告诉了夫人,夫人半晌无言。
陶渊明愤愤说道:“我还不到三十岁就在江州刺史府里当别驾祭酒,各郡的太守见过几十,对我都是毕恭毕敬。现在已经五十四岁了,让我再对着一个督邮点头哈腰奴颜婢膝,我实在是做不出来。”
“就为这个辞职,我总觉得有点不甘心。”夫人劝道,“能忍就忍一忍吧。”
“你要我卑躬屈膝对着个乡里小儿巧颜令色,我确实办不到。督邮此行是为搜刮民脂民膏而来,我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几十年都清清白白地过来了,而今到了黄土埋到脖子的年纪,反倒要我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这种事,毁了自己一生的名节?”
“唉,”夫人长叹一声。陶渊明主意已定,当即将官服、印绶都挂到屋中大梁上,连同妻儿星夜兼程赶回柴桑老家。他将这次回家的情景写成了一篇横绝千古的名篇《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帐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终于彻悟: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园,才是他生命的最终归宿。一旦明白了今是昨非,他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官场,义无反顾地向家园奔去。人的一生最难寻觅的就是归宿,而陶渊明终于找到了。这一年,陶渊明54岁。自那以后,他再未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