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田间第一人 > 第九十二章 山中不知时日过

第九十二章 山中不知时日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而对于陈老师夫妻、张中医父子,以及五班的二十八位同学来说,最让他们欣喜若狂的,则是这里的浓得无法化开的天地元气。他们哪曾见过如此浓郁的元气?金字塔中的元气,与这里相比简直是小溪与大海的区别,更别说其他的地方了。
于是,趁着朱颜和神鸦上下运送物品的时间,他们纷纷就地打坐,吸纳起元气来。而陈兰则带着周记者他们,将这山谷里的情况一一勘探清楚。

一个小时后,朱颜和神鸦终于将所有物品都运下,打坐修炼的众人也收功了。这一个小时的修炼,都能抵得上他们平时一个月的效果,现在他们经络中已充满了灵气,下腹的丹田中也凝结出了米粒大的能晶。

陈兰和周记者他们还没有回来,这个u形山谷面积挺大的,宽向至少有四五百米,而长向则达好几公里,足够陈兰她们走一阵子的。

其实,陈兰本不要亲自走过去看的,只要开启灵灶感知,这周围的情况还不是一目了然的?可能是她看到遍地的鲜花绿草,又水清石奇的,便忍不住去饱饱眼福吧!

当然,让周记者他们跟陈兰去多看看也好,毕竟他们要在这里长住下来的,早点了解环境也有利于他们日后的生活。

就不在这里等他们,有陈兰在他们自会找到了那个岩洞的。于是,在朱颜的带领下,大家各背起物品,向那个岩洞走去。

长白山上的雨天特多,他们必须在雨天来临之前,将粮食等物品先藏起来,那个岩洞正是合适的所在。

这次他们降落的位置,就在岩洞前的红枫林旁边,所以他们很快便找到了岩洞。

当同学们看到那水汽氤氲的温泉时,全都惊喜地又叫又跳。从海滨乡村出来的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泉呢!

陈老师和张中医他们更是喜悦万分,因为敏锐的感知力告诉他们,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泡浴的温泉,更是一个永不枯竭的元气源头啊!他们甚至相信,只要自己在这温泉边修炼个几十年,说不定还真能修成不死之身呢!

温泉旁的两间石室也让大家颇感意外,五班同学们没想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居然曾经住过人,而陈老师和张中医他们则被如刀切成的石壁给震憾了一下。这需要多么深厚的修为啊,可以想见当年隐居于此的,决非只是一个普通的修行者。

大家将搬来的东西都堆积在中间的房间,也就是原来充当祭坛的房间里。这么多的东西,差不多将房间堆得满满的。

放完东西后,他们回到温泉边,刚好陈兰她们也回来了。周记者他们看到温泉和石室,自然也是又惊又喜、蠢蠢欲动。

但她们带回了的消息更让人振奋,她们在这山谷中找到了很多的资源,似乎以后的生活根本无须愁。

在西侧的断崖边,他们现了很多烧焦了木炭,跟砂石埋在一起,就像是长条形的煤炭似的。周记者他们见多识广,一眼识出那就是长白山有名的炭化木,当地人将它们称作神炭。

据说是二千年前的那次大规模火山喷,将周围茂密的森林顷刻间烧成木炭,然后又很快埋入岩浆砂石之中,后来便形成了这独特的炭化木。这种炭化木在断崖下触目可见,似乎整个土层下全都是炭。这下,他们的取暖、生火就全没问题了。

此外,她们沿着u形山谷往外走,几公里的谷地上除了生长旺盛的林木,名贵的药材竟也是遍地都是。有野山参、红景天、草丛蓉这些特名贵的药材,还有刺人参、党参、灵芝、黄芪、贝母、五味子等足足有上百种药材。

而可食用的野菜、野蘑菇、野山果,更是种类繁多,随手可拾。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就算没有带来任何的补给物资,也足够他们十几人过活一年半载的。

如果要种田耕地,这儿的自然条件也是足够优异的,恐怕丝毫不比南方平原的良田差。当年的火山灰和多年来腐化的枯枝落叶,使这儿的土质松软,土壤肥沃。再加上小溪中温泉水的流过,有水也有热,只要将谷地里的林木砍去一些,随处可以辟出一大片的良田肥地。

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周记者他们显然很是意动,他们正在考虑是否就在这里定居一辈子了。等这里的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他们决定就把家人也接来,不管是不是愿意一起修道,也总比外面过得单纯、快活。

除了这一些,陈兰她们还在山谷中找到了很多奇怪的岩石,这些岩石拿在手里竟然比木头还要轻。仔细看去,只见它们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就像是马蜂窝似的。

后来经过周记者他们一番考证,认为这些石头便是长白山有名的浮石,也是当年的火山大爆时留下的。据说,这种浮石在建筑市场上很受欢迎,因为它们轻而且保温性能很好。如果真是这样,以后造房子时的建材,也差不多解决了一半。

这山谷中其他什么都好,就是与外界出入太不方便,如果一切都能自给自足,那就太好不过了。有肥沃的土地,他们种些粮食,养些蘑菇什么的,吃的问题就不大了。

唯一要考虑的便是住房的问题,临时住住搭个茅屋之类的也能凑合,但要长期住下总得建些牢固的房子。要想终南山的那些隐士一样,让乡民将水泥等建材运进来,不大可能。而自己亲自去运,似乎也没这个必要,能不能因地制宜,自己造水泥或者找到替代的材料呢?

朱颜从书上学过,在这儿造水泥也不是不可能,火山渣中什么原料都有,但这工序也太麻烦了吧!要知道,他们可不是到这儿来搞矿物开,总没必要造个水泥厂吧!

另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些石灰石,用炭化木烤上一阵子,也能烤出生石灰来。相比之下,朱颜更倾向于这种方法。

大家在温泉边席地而坐,各人都谈了些自己的设想。尤其是周记者他们,谈得更多更具体,几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谈到了。如果他们追随的是那些一般的修行者,这肯定会遭到一通训斥,既然是修行心里还装着那么多干嘛?

但朱颜和张中医他们却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心里没有爱,没有责任心,再厉害的修行又有什么用呢?

周记者他们不同于那些苦行僧,要携家带口的,自然要为家人多考虑些。固然不必要搞得像现代都市生活那样,但也总得尽量减少生活中的麻烦不是?否则,以后总不能整天为着全家的生计,而忙得焦头烂额吧!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大家决定兵分两路,一批人负责弄石块建房子,而另一批人负责垦荒种田。弄石块造房子的事情,是朱颜自告奋勇地接下了,也不告诉大家他要怎么弄,搞得神神秘秘的。

而关于垦荒的事情,却是出现意见的分岐。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山谷中的林木砍去,建起成片的良田,也方便引水灌溉。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只在林木较少的地方开辟田地,尽管这样田地分散不利于灌溉,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少砍林木。

朱颜赞成第二种方案,毕竟大家到这里来不是搞大生产的,能养活自己就行。而麻烦一点也不算什么,反正修炼心灵的同时,身体也需要不断锻炼的。古人云:厚德载物,只有身体变强壮了,才能承载强大的灵魂,也才能让自己的修行跑赢岁月的年轮。

朱颜最终说服了大家,至少现在就这样了,以后人多起来了,那再说吧。

方案确定以后,大家这才感到肚子有些饿了。原来,早过了午饭时间,正所谓“山中不知时日过,人间俏然已半年。”

(呵呵,还是没将家园建设写完,明天接着写吧.先去睡了,晚安!)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