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小计胜敌
山寨有五艘战船,喽罗五百余人,他们平时擅常在海上作战,在陆地并不精通,没想到大明的士兵贪生怕死,纷纷溃败奔逃,他们才捡了这个漏儿。
如今,卢毓英统领十倍于山寨,而且训练精良的大明兵马,坚守中左所。
郑一官要拿下这所城池,得自下而上攻城,而卢毓英是居高临下守城。
双方所处环境又是大明境内,因为双方开战紧闭城门,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安居无忧的百姓开始怨声载天,都盼望着能早日被打败匪兵。在民心向背上,郑一官也不讨不到便宜。
只要卢毓英坚守不出,郑一官久围不下,必定退兵。
卢毓英打的正是这个主意。
刘香佬和褚彩带领五百士兵,在中左所城下,叫敌骂阵数日,卢毓英都严令守城士兵紧闭城门,誓死不出。山寨喽罗们稍为靠近城墙,城上便箭如飞蝗,漫天四射,他们只得退回原地。
见讨不到好处,带领喽罗回到营账,刘、褚两位首领,气咻咻大骂不止。
郑一官看着他们二人暴跳如雷的猴急模样,笑而不语。
刘香佬十分奇怪,问:“郑首领为何发笑?”
“行军作战讲究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必不可少。”郑一官收起笑容,面色严峻:“按天时分析,此乃春末夏初,地气上升,温度燥热,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心气必定都有所浮躁,不能持久。这是对我们唯一有利之处。”
“从地理环境分析,对我方大大的不利。中左所守兵十倍于我们。况且对方是守城,我们是攻城,对方是主,熟悉地理环境,我们是客,陌生于环境。攻城注定就要大大损耗兵力。可我们却只有五百喽罗,而且不熟陆战。”
“从人和来讲,我们更是只有以败北收场。我们五百孤军深入,营账四周都是大明朝子民,万一对方援兵赶到,他们里外夹击,岂不是将我们包成饺子馅?”
刘香佬本来欺负郑一官年轻,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如今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条分缕析,十分到位,开始佩服起来,心想:颜思齐的眼光果然毒辣,为山寨挑选一位出色的领头人。
“但是,有这么多条件对我们不利,我们岂不是要退兵了?”刘香佬不由得站直身体,面色恭敬地问:“师出无利,恐怕喽罗们讨不到好处,以后就不好办了。”
刘香佬所说是从琉球出兵,到漳浦小胜一役,他们还没有得到理想中的金银财宝,这时候如果退兵,下次再让喽罗们去拼命,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郑一官当然明白他说的言外之意,把头扭到一边,看着身旁的哨卫,像对他说,也像在点醒刘香佬:“兄弟不必过滤,稍后就会有人把我们想要的东西,自动送到手上来。”
然后扭过来,对刘香佬微笑着说:“不过,小弟有件要事,还要请刘首领鼎立支持才能圆满。这恐怕就有些难度了。”
刘香佬听了,啪啪啪地拍拍胸脯,郑重承诺:“我听小兄弟的安排。只要能够短时间内击败卢毓英那老贼,万死不辞!”
“咳!刘首领说的哪里话嘛!取胜是必需的!这个没的说。让对方死我们却不能受损失,这才叫取胜。如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把首领的命搭进去,又怎么叫取胜?这叫两败俱伤!”
“郑首领说得极是!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如你所言,完胜卢毓英?”
“这个,还要请大哥在寨内喽罗中,挑选一位机灵精明的喽罗来,这人要身手灵捷,有见机行事、顺风转舵的本事。最好身经百战却从没受过伤。但不知道我们寨内,是否有这样“百事通”型的人物?”
“这怎会没有呢!我刘香佬在刀头舔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样的士兵怎么挑不出来?我就是一个!”刘香佬恬不知耻的自诩起来。
“咳咳咳!刘大哥不必亲去,稍后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给你。”刘一官心中大骂:你个老不死的,这点小功劳也要与士兵们抢,身为首领就这样带兵的?为将者岂是事必躬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是大将风度,恐怕你也就是打家劫舍,生拼硬砍的命啊!
刘香佬听了,向前急趋几步,到郑一官帅案前,扶案探头面对面,急切地问:“小兄弟为我安排了什么好差事?”
“快去选名先锋啊!治病还得要药引子呢!”郑一官手指账外,要刘香佬急去选人。
刘香佬嘿嘿一笑:“郑首领稍后,我去去就回!”说着,急出账外。
不一会,他又挑帘回到账内,脸上带着傲慢的表情,一幅神气活现的样子。他身后跟着一个瘦小的喽罗,这人双眼如豆,到账内迅速扫视一周,忙垂下眼睑,望着自己的脚尖,躬身施礼:“小人见过郑首领,祝郑首领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哈哈,马到成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你到近身说话。”郑一官笑着命令喽罗。
那人垂着头,躬着身,不敢直视,来到帅案前问:“不知郑首领有何事吩咐?小的恭听就是。”
郑一官甩身从案后走出,来到喽罗身边,伏在他耳边吩咐几句,同时递给他一封信:“千万牢记,不能露出任何蛛丝马迹!”
“请郑首领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
“好的,你这去办吧。”郑一官也笑了,对刘香佬挑选这个喽罗显然很满意。
喽罗退出后,郑一官来到刘香佬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刚才说过的,还要请刘大哥亲自出马,前去诱使卢毓英出城,不知这差事大哥是否感兴趣?”
“啊!”刘香佬大惊:“那卢毓英岂会轻易上当?”
“哼哼!他现在最期待什么事情?”郑一官冷笑,眼望中左所的位置,眼睛透出一阵杀气:“不就是期待救命和后援吗?这个后援,我借兵给他!”
当天晚上,郑一官命喽罗把火把拼成十字形状绑在一起,手执十字火气,在营内不断四处游走。
从中左所远远观望,郑一官的营账内火海彻地连天,浓烟遮空蔽天,五百士兵像是突然增加到数千人马,卢毓英见了大惊失色,以为郑一官的援兵到了,恐怕他们不日就要强攻城池,急忙连夜商量对策。
商量多时,他们只得做出唯一的选择:急派士兵到福建总兵余咨皋处搬救援。
而这正是郑一官所想要的!(晚上二更超精彩。你不给票我大叫,你不收藏我撞墙!让收藏和票票来得更猛烈些吧!阿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