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十七章 质子生涯

第十七章 质子生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就这样,我在宛城住了下来。
说起来袁术对我们还是不错的,起码吃得好,穿得好,个个养的白白净净的,没事儿喝喝酒,下下棋,说个笑话什么的,日子惬意的很。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孙权曾对刘备使过这招,让才过江成亲的刘大耳一头陷入温柔乡里不想出来,若不是赵云这个电灯泡捣乱,说不定这妙计还真成功了。相比之外,袁术这一招对我还真是不起什么作用。我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当个纨绔子弟,我在荆州就可以当,何必要到这里?

开始下雪了,转眼就是冬天,不知道南郡现在怎么样了,那些流民安置妥了没有,如果还不曾安置好,这场雪下不定要死多少人?不过父亲向来亲民,应该不会有问题。有蒯越、蒯良等人扶佐,还有水镜曾经承诺过的相助,再加上我那几条建言,怎么也会把损失降到最低了吧。石灰窑开得如何?造纸作坊又怎样,什么时候才能造出我要的纸来?襄阳新城建设得如何了?在这里,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知道袁术是想用温柔乡把我变成一个对他没有任何威胁的无用之人,但我知道,我并不是唯一知道的人,孙策、孙权两兄弟对这一点也知道的很清楚。

孙策今年十六岁,他相貌英俊,举止典雅,好说笑话,好烈酒、快马、宝刀,他每天练功,从不间断。他的刀法,甚至比黄叙还要强一些。

而他的父亲,又是怎样勇猛的一个人?

或许是那天我的笑话讲得太成功了,孙策大一些还罢了,袁术的儿子袁曜、女儿袁晖,孙坚的次子孙权成天来找我,让我给他们讲笑话。幸好我是重生之人,心理年龄稍大一些,有些耐心,若我当真是十八岁的少年,只怕早就被他们给烦死了。

看到袁曜、孙权,我不由想起了我的弟弟刘琮,不知道他现在老家还好么?一个人会不会闷坏了,他正换牙,不知道是不是如孙权一样嘴里开着大门洞。他老吃糖,牙会不会吃坏了。袁术这里吃喝讲究,各种各样的点心糕果,有好多是连我都没有见过的,虽然不见得合我口味,但是想来我那个弟弟一定是爱吃的很。想起那个到袁术处往怀里放桔子的6绩,我不禁也动了相同的想法,实际上我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明着说:“这个糖不错,我想带回去给我弟弟尝尝,袁公子,麻烦你给我装一口袋吧,什么,没有,半口袋也成?别走别走,好吧,我要一盘子就得了。”

说实话,我想家了。师傅张俭不知道怎么样了,我让人给捎去的狐皮袍子不知道捎到了没有,他一入冬有咳喘之疾,不知道今年有没有再犯。弟弟和管家对他照顾如何?肯定是没有我在的时候好,就算是答应的再好,也不起作用,人老了,有时不见得要多少东西,有个人陪着说说话比什么都强,可是管家和刘琮,只怕都没有我的耐心可以陪着他聊天。

还有在襄阳的父亲,冬天的南方,是寒入骨头的湿冷,他到年就是四十九岁了,无论比起曹操刘备还是袁绍袁术,都要大得多,他三十一岁上才有的我,不算老来得子,但得子的年龄也实在算不得早了,如今我却不在他身边。他孤身一人,独处荆州,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缺少人手,缺少资源,要操心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南方的张羡和苏代,会不会再搞出什么是非来?而袁术,又会在何时失去耐心,要把荆州完全收入他的掌中呢?

袁术曾经是个能打能拼的人,不然的话,仅凭父辈余荫,他也很难这么容易就爬到后将军的位置上。不过现在的他,却似乎对打仗不感兴趣,他很少去鲁阳前线,他只在宛城享受,建官邸,征钱粮,选美女,吃大户,日日欢歌,夜夜宴饮,再就是一封封表章打上去,表这个为这个官,表那个为那个官。前线那里都是孙坚自己在打拼。这给人一种错觉,就好象,是孙坚一心要找董卓报仇,是董卓杀了孙坚满门,而不是杀了袁术满门似的。

我有时候想不明白袁术,他眼下的力量,绝对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作为将军的他,似乎更热衷于玩弄权术,而不是以武勇克敌,说到底,他还是一个老式的官僚,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军阀。他表面上强大,但对自己的手下并没有严格的掌控。比如他广结朋党,以自己统率荆州南阳,先后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陈瑀为扬州刺史,企图以此变相控制荆州、豫州、扬州,成南方群雄之,同时还联络幽州的公孙瓒,威胁袁绍的腹背。但是,他这种做法,实际的效果堪虑,最后连孙策都背叛了他,这就是证明。所以,虽然他表面上很强大,很可怕,但是无论是我还是蒯越,都曾说过,只要我们荆州恢复元气,击败他还是不难的。

从这一点,我又想到了荆州的掌控上,说袁术是个不会掌控人心的老式官僚,其实父亲也一样,甚至犹有过之。他是君子人,君子不党,虽然他曾以党人的名义受难,但是他还是不曾改变过这个观念。他觉得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就是要一心报国,两袖清风,忠直善良,宽待百姓,这样就会得到万民称颂,就会流芳百世。这种想法,并不错,但是在三国这个时期不适用。因为三国是强者为尊,能者为上,无论你多爱民,多有名望,你死了,也就完了。他唯一比袁术强的地方,就是他的名称好,受百姓爱戴。

如何改变这一点呢?在宛城呆着的时间里,我总在想这个问题。其实管理上达到统一,必须要抓住三个权力,一是人权,二是财权,三是军队。父亲现在这种依靠大户的做法,虽然短期内会有较大效果,但是也会造成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再想要改过,可就势比登天了。王莽、董卓,这借鉴就在眼前。

在这个时代里,各太守、县令长的权力都太大了,他们就是土皇帝,上管天下管地,当中管空气,作为太守,甚至可以调用郡**。而父亲现在,只是一个刺史。刺史这个官职是武帝元封初年设立的,负责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概括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其实对地方政事,已经是无所不包。虽然只是六百石小官,却考察二千石的太守。这是个相当于后世的纪检干部一样的官职,可以乘传奏事,总隶属于御史中丞。到成帝绥和元年,罢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复旧制,不久又为州牧。到东汉建武十八年,依旧制再改为刺史,但只设十二人,州一人,余一州隶司隶校尉,变西汉刺史无固定治所为各有驻地;奏事可遣计吏代行,不复自往。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诏书常云:“刺史、二千石”,又常有派刺史领兵作战之事,刺史奏闻之事不必经三公委派掾吏按验,郡守、县令对之颇为忌惮,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弃官之事。一个强势的刺史,其实已经和州牧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个弱势的刺史,却还是对同级的太守无能为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很多,但是,哪一种办法是适应这个时代的呢?既然明知道今后是个军阀割据的时代,就必须要集中起全部的力量,眼下这种松散的管理肯定不行。西川的刘焉早早就提出,天下大乱是因为刺史权力太小造成的,所以他要当州牧。但是州牧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么?皇帝权力大不大?面对天下纷争,他又能如何?改变,应该是体制上的。那么怎么办?建立基层党组织?想到这个念头就该被打。等等,秦始皇是统一天下后做了什么?郡县制,人员亲自任命,统一度量衡,建驰道,不错,有点眉目了--父亲要掌握用人权,荆州官吏必须要他亲自任命!这是树立权威最有效的途径。驿站要建起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度太慢,容易误事,后代的什么四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在这个时代通通没有。驿站似乎是唐代才有的。那么,这个东西现在能不能用?当然可以了!我太聪明了!我觉得完全可以引进。驿站、驿马、军邮、物资转送,天呐,我是不是被这个世界同化的太厉害了,居然都忘了这个东西。这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力量!借传送公文,我可以用它来展自己的力量,不在现行体制之内,不伤害现在各位大人的权利,同时可以兼备邮政、高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谍报等种种功能,不错,这件事情回头就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拉拉拉,拉拉拉,我是送报的小行家。曹丞相,这是今天的报纸,给我一吊钱,谢谢你了;董太师,这是你要的十八路反贼的军队布置图,给我一千匹战马,我就交给你;停,yy的过分了。这个想法,也只能是荆州之内实行,离了荆州,只怕就行不通了,现在各地长,都是满脸沾胡子,见东西就抢的主儿。驿站的设立,眼下最多是帮着我理清荆州政务的上传下达,顺便帮我弄点小钱花罢了。我就不信,我是荆州刺史大人的公子,我的军情驿马在路上飞驰,还有人敢收我的税。有了驿站,各地官府中设立一个属于我的信息传递的机构应该没有问题吧?他们向我定期汇报当地的政策、民风、晴雨、吏治、有没有结交外贼、是不是贪污了公款、有没有包二奶什么的,应该也是合理的吧?等等,我这似乎不是驿站,是我不小心把锦衣卫给建立起来了。哈哈哈,我真是天才。

想得过瘾,这段时间忙坏了,连走神都没有走这么痛快过,不过,我现在是走到哪里了?

我有边走边想事儿的习惯,可这回,想得太深,我迷路了。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