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买卖
第六十一章大买卖
如果有人在崇祯十五年四五月间询问衡州城内外的居民,哪一件事情是最令他们津津乐道的,得到的答案将会空前一致:彩色烟花。
彩色烟花火了,生产彩色烟花的赵庄自然也就成了人们瞩目的焦点。
传说中,赵庄的村民一夜暴富了,他们一个个都穿上了新衣服,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腊肉。就连赵庄的小伙子们也突然金贵起来,附近村镇的媒婆蜂拥而至,带着女孩子的生辰八字,用她们如簧的巧舌推销一个个年轻美丽的姑娘。
五月四日,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一天,两辆马车缓缓的越过衡北所,进入到通往赵庄的羊肠小道。没有人格外注意这两辆马车,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马车每天都会进去出来几十辆。
其实朱贵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抵达了衡北所,他没有声张,简单的在新建的客栈住下,一大早就进山了。
从衡北所到赵庄的道路并不好走,勉强能够让一辆马车通行,如果前方现了相对而行的马车,就需要到一些特意挖出来的地方等候,极大地影响了行进的度。为了避免错车的麻烦,以前上山的人大都采取骑马,或者坐滑竿。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朱贵才决心花费重金,拓宽上山的道路。
然而,走了没有五里路,朱贵的心胸就被一股怒火填满了。
那些参与筑路的工人们,来的时候衣衫褴褛,现在还是衣衫褴褛,来的时候骨瘦如柴,现在更是骨瘦如柴。天还没有亮他们就开始劳动,饭菜是直接送到工地上去的,而所谓的饭菜只不过是稀得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黑的赛过锅底的面饼,难吃不说,给的分量还不够。
“怎么可以这样,他们难道忘记了一个月以前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了吗?”朱贵气的把车帮拍得啪啪山响:“前前后后已经投入了六千多两银子,都到哪里去了,怎么连一件衣服一顿饱饭都不给?”
越往山里走,修路的工人就越多,工人的情形就越凄惨,快到赵庄的时候,后面的武安国突然跑过来,要求和贵荣换地方。贵荣从来没有看到过朱贵这么大的脾气,早就想到后面去了,因此没有任何犹豫,就和武安国换了地方。
“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朱贵心情不好,越觉得武安国酸溜溜的。
“何为大买卖,何为小买卖?”朱贵很奇怪,这个武安国自从住进通四海之后,每天除了读书打扫房间之外,什么也不问,陈敬山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问出这样奇怪的话来。
朱贵知道武安国一定另有所指,但是一时又不敢下结论,于是沉默了好半天没开口。
“会遭人诟病,说我是一个无良jian商?”朱贵一笑:“商人嘛,哪有不jian的道理,否则的话怎么赚钱?不过你说得对,我的确看不惯他们这样,大家都是人,给他们吃好点穿好点,不打他们又怎么了?钱又不要他们出!马上就到赵庄了,我晚上就召开股东大会,纠正这些错误。”
朱贵大笑:“为我去死,太夸张了点吧?我只要他们为我工作,让他们为我死干什么?”
朱贵吓了一跳:“武兄,千万别这么说,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
“你看出了什么?”朱贵连忙去扶武安国,但是他却执意不肯起来。
从这些事情上就能看出自己有野心,这未免太牵强了点吧?
“还有!”武安国越说越激动,双手捏成了拳头:“彩色烟花虽然为主公赚来了滚滚金银,但是主公却似乎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反倒是另外一种奇怪的烟花,主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什么烟花?”朱贵有些担心了,他不会真的看出什么来了吧?
武安国指了指朱贵腰间的小工具包,那里面装着两颗改装成手雷的火箭弹头,说道:“这种手雷。主公没事的时候总爱拿出来研究一番,我曾经问过主公,此为何物,有什么用处?主公回答说此物名叫手雷,填装的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火药,能够开山裂石。这不是烟花,而是火器,而且是威力巨大,性能比佛郎机炮更卓越的火器。主公如果不想做大生意,研究这种东西何用?”
朱贵恍然大悟,原来症结在这里。当时武安国问起来的时候,赶上朱贵心情好,又觉得武安国对自己没有什么危险,因此随口说了出来。没想到,竟让他猜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目的。
“就算你说的是,可是和这些工人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朱贵避而不答。
“自从主公收留安国母子以来,安国每日所思就是如何报答主公的恩德,无奈通四海只是一家商铺,安国纵有天大的抱负,也无施展的机会。”武安国深深地叩拜下去:“恳请主公把这件事情交给安国来处理,不出一个月,安国定能为主公赢得数千死忠之士!”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