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被迫回军
就在张铉率军远征高句丽的同时,唐军也加紧了在西线的战役,薛举、李轨、梁师都、刘武周就像四把锋利的匕首顶在唐朝的后背,使李渊如鲠在喉,如芒刺背,也正是这个缘故,唐军在攻打壶关失利后,便立刻撤军回太原,不再纠结于对空虚河北的攻打,而是调头对付刘武周南侵。
唐军二十万兵力几乎都在对付这四支割据势力,其中刘武周由李元吉应对,李轨由李建成应对,薛举和梁师都则由李世民率十万大军分别剿灭。
唐朝倾举国之力应对这四支势力,半年内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李建成密派武威豪强安兴贵佯投李轨,说服其兄安修仁投降了唐朝,安氏兄弟暗中勾结河西胡人反叛李轨,趁李轨率军西征羌人之时,说服李轨部众造反,李轨走投无路,兵败被抓,被李渊斩首于长安。
而陇西薛举虽然声势浩大,但他为人残暴,强征暴敛,河湟男子尽皆驱赶从军,在陇西一带民愤极大。
尽管薛举在浅水原一战击败唐军,但他却被李世民派去的刺客所杀,唐军随即大举反击,薛举军队大败,他儿子薛仁杲率残兵败退至西平郡,部属皆众叛亲离,薛仁杲被部将宗罗睺所杀,人头献给了李世民。
河西河湟两路皆平,唐军士气大振,李世民率八万大军分兵三路北征梁师都,李世民部将段德操在会宁郡凉川县大败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斩敌五千人,另一支军队由骠骑将军蔺兴粲统帅,在平凉郡击败悍将辛獠儿,辛獠儿只率数百骑狼狈北窜。
而第三路由兵部尚书屈突通率领,在弘化郡迎战梁师都率领的三万骑兵,双方激战三天三夜,李世民率援军杀至,梁师都大败北归,他一方面向突厥紧急求援,另一方面召集残部拒守灵武郡。
李世民的八万大军随即杀至灵武郡,而此时,突厥始毕可汗由于在突厥内部争位中失利而忧愤成疾,不久病逝,由其弟继位,称处罗可汗,突厥内部纷乱,无暇南顾。
但张铉已灭契丹,占据了辽东,处罗可汗不想唐军在西面坐大,便派其弟莫贺咄设率军三万赶往灵武郡援助梁师都。
与此同时,一份从长安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抵达了灵武郡。
李世民的大军驻扎在鸣沙县,这里位于灵武郡最南面,绿洲少,戈壁多,时值八月,灵武郡一带干燥酷热,大地如同着火一般,席卷方圆数千里,唐军水土不服,中暑者极多,战斗力迅速下降。
但酷热中暑并不仅仅是唐军遭遇的困难,梁师都利用骑兵和熟悉地形的优势,派出十几支小规模骑兵队,南下骚扰唐军的军粮运输,这些骑兵队十分熟悉地形,神出鬼没,一连摧毁三支唐军粮草运输队,使唐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困难。
大帐内,李世民忧心忡忡地来回负手踱步,这时,屈突通、段德操、长孙无忌和张公瑾快步走进大帐,李世民回头看了众人一眼,摆摆手道:“大家请坐吧!”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面有忧色,便问道:“殿下可是为粮食不足而烦恼?”
李世民苦笑一声,“烦恼之事太多了,何止粮食一件。”
这时,屈突通缓缓道:“当初张铉平琅琊郡乱匪孙宣雅时,也是因为粮食运输困难而失败,后来他们采用了在山中修筑军堡屯粮的方式,步步为营向南推进,最终解决了粮食问题,一鼓作气击败了孙宣雅和王薄,卑职认为这种步步为营的办法值得我们效仿,灵武郡最大的困难就是孤悬于北方,中间有大片戈壁荒漠和陇右相隔,如果不解决粮食运输问题,我们拿不下灵武郡。”
李世民点点头,他很赞赏屈突通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因为张铉是敌人就排斥,优点大家都可以互相学习,这时他见段德操欲言又止,便问道:“段将军想说什么?”
段德操欠身道:“粮草运输确实是大问题,卑职考虑,我们能否利用黄河运输来解决这个难题,卑职观察过,从金城郡到灵武郡这一段黄河水流平缓,非常有利于水运,而梁师都和突厥军都以骑兵为主,水战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不等段德操说完,众人都一致夸赞,这是一个好办法,他们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时,李世民又摆了摆手,对众人道:“我的忧心并不是粮食问题,也不是士兵水土不服,更不是突厥骑兵来援,而是我刚刚接到从长安送来的天子旨意,父皇催促我立刻撤军回长安。”
众人一怔,异口同声问道:“这是为何?”
李世民取出刚刚接到了八百里加急快报,递给众人道:“中原局势骤变,张铉和王世充联手共猎瓦岗军,也就是瓜分中原,父皇不愿意唐军缺席这场瓜分盛宴,所以要求我回兵长安。”
众人面面相觑,西面之敌还没有彻底平息,怎么又开始对中原动心了呢?
长孙无忌急道:“如果我们就此撤军,恐怕会功亏一篑,梁师都会重新恢复元气,我们现在虽然遭遇困难,但梁师都困难更大,他的军队已不足两万,突厥军远在河套,迟疑不肯南下,只要我们等到秋天稍凉,一战可击败梁师都,殿下不可撤军!”
张公瑾也劝道:“虽然现在粮食运输困难,但我们可以从河西借用胡人的大型羊皮筏子运粮,在黄河中如履平地,金城郡那边还有十万石存粮,把粮食运送过来,我们粮食问题立刻解决,至于水土不服,就像长孙长史所言,天凉后暑气消退,士兵战力便可渐渐恢复,现在撤军必然是功亏一篑。”
屈突通也劝道,“自古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殿下只有把具体情况给圣上说清楚,相信圣上能理解殿下。”
众人纷纷劝说,李世民只是苦笑不言,长孙无忌先反应过来,低声问道:“殿下,难道天子一定要撤军回去吗?没有通融的余地?”
大帐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望着李世民,李世民叹了口气对众人道:“其实我很理解父皇,天子登基尚不到一年,君主威严是第一重要,必须一言九鼎,就算明知是错误也必须不折不扣实施。
可现在连我这个儿子都搞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父皇会是什么感受?他或许不会责怪我,但一定会迁怒诸位,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这是其一。
第二便是中原变局,父皇对东进的渴望大家也知道,连张铉北征高句丽之时父皇还忍不住要偷袭壶关,更何况现在是瓜分中原之际,他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可是我们东面就是洛阳,怎么参与瓜分中原?”段德操疑惑地问道。
旁边屈突通很了解中原的情况,沉声道:“天子的想法应该走武关进南阳,夺取中原西南部一块,然后以此为根基,进军荆襄,而另一个可能就是趁王世充出兵中原,洛阳空虚之际一举夺取洛阳。”
李世民点点头,“应该是两个可能性都有,所以父皇才让我立刻回军,否则以长安现有之军,夺取南阳各郡也应该够了。”
“殿下已决定回师长安了吗?”长孙无忌了解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必然是已经有决定了。
李世民长长叹口气,“我决定撤军南归,以后再打梁师都。”
他随即又对段德操道:“我会提请父皇封段将军为平凉都督,段将军可率军两万镇守平凉和弘化两郡,不给梁师都南下的机会。”
段德操起身行礼,“卑职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次日,李世民大军拔营难归,李世民令屈突通统帅大军南下,他自己则率五千骑兵先行,一路风驰电掣向长安奔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