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风光背后的辛酸
1983年,PC终于开始发挥它巨大影响力,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破天荒地选择了一台机器而不是人作为“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写道:“有时候,在一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过程,而且整个社会都普遍认定,这一过程将改变所有其它的进程。……因此,《时代》周刊将PC选定为1982年的年度人物”,PC的风光一时无二。
不过在风光之下,IBM也有着自己的烦恼。当初为了摆脱IBM古板的僵化体制,加快PC推出的速度,埃斯特利奇领导下的PC研发小组没有使用IBM自身研发的部件,而是采取一种系统开放的策略,直接使用现成的、不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配件,甚至在首批PC发售时将包括一段ROMBIOS源代码的《IBM-PC技术参考资料》也摆上货架。
受IBM采用开放的体系吸引,数以千计的公司蜂拥而入,为PC体系添砖加瓦,各种各样的附加卡、各式各样的软件纷纷出炉。这是IBM原本的计划,可没想到在学习了IBM提供的技术资料后,各种各样的车库公司冒了出来,这些小公司仅仅只需要花上几千美元就能注册,随便找个车库就能开工,仿照IBM-PC的结构,买回相似的部件,很快就凭凑出一台像模像样的电脑来。
刚开始还只是几十个打着IBM-PC兼容机牌号的小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是完全克隆PC的产品,只是限于法律和BIOS技术,不得不有所区别,因此只能打着与IBM-PC99%兼容的牌子。这样IBM还没兴趣去管,毕竟99%兼容意味着很多软件要修改才能运行,竞争力还不强。
没想到99%的底线并没有维持多久,来自德州仪器的三剑客罗德.卡利恩、杰姆.哈里斯、比尔.墨托干了一件让IBM恨痛一辈子的事。三大能人居然通过逆向工程分析出IBM-PC机的BIOS――这原本是IBM掌握在手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之后还成立康柏公司推出一种100%兼容IBM-PC的CompaqPortable膝上式计算机,售价还比IBM-PC便宜。这下IBM怒了,不得不出手来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
按照IBM的计划,想先通过诉讼来解决掉康柏,来个杀猴给鸡看。可是IBM万万没想到法院认为逆向工程是合法的,并据此判决康柏没有侵权。IBM傻眼了,不过他家大业大,认为这些小不点公司不可能威胁到蓝色巨人的地位,再加上反垄断法的限制,IBM只好选择对这些讨厌的公司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对IBM而言可以说是影响非常之坏,让不少车库公司发现原来仿制还可以这样做,极大的鼓舞了一大批类似小公司的成立。
在广大兼容机厂商茁壮成长的大背景下,一家德州小公司撞到我的手里。这是一家典型的车库公司,刚刚成立才几个月,包括自封老大的迈克尔一共也才三个人。受到康柏成功的启发,迈克尔也想在电脑销售热潮中有自己一席之地,不过他的野心很大,不愿意象其他小公司一样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想让自己组装的电脑象IBM-PC一样预装一些常用软件,因此跑到目前PC机上最热门的软件供应商VisualSystem公司,想碰碰运气。既然大家这么有缘分,我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拉上杨欣欣一起来和他商谈。在连续抛出成为VisualSystem公司合作伙伴、注资100万美元成立新公司、新公司总裁的职位等重磅炸弹后,还只能算是市场初哥的迈克尔缴械投降了,签下“卖身契”,揣着支票,喜滋滋的回到德州开始了新生活。
……
对蓝色巨人而言,这种群魔乱舞的局面虽然令人讨厌,但是却不值得可怕,因为IBM早就开始酝酿反击了。很快时机来了,1983年3月8日,蓄谋已久的IBM-PC/XT(命名取自eXtendedTechnology)机上市,内存标配128kB,有8个扩展槽和一块10MB硬盘,预装支持硬盘的kylin1.2系统。新机器一上市就深受商业用户的喜爱,凭借着PC/XT,IBM市场占有率超过76%,一举把Apple挤下微型电脑霸主的宝座,当时占领PC市场的除了IBM公司,还有7家小公司。由于IBM所占市场份额巨大,所以有人戏称PC市场是IBM和7个“小矮人”。
IBM-PC/XT获得成功后,埃斯特利奇非常得意,不但Apple王座不保,那些讨厌的兼容机跳蚤也没以前蹦的欢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于PC机的繁荣,IBM总部的官僚们觉得是时候慢慢收回PC分部的控制权了。
于是PC分公司成立了,埃斯特利奇升为总裁,但是反而没有过去那么的自由了,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得到总公司的同意才能执行,刚刚才开始有些兴奋的埃斯特利奇无语了。PC分公司成立后,IBM总部开始了自己表演,首先下达了自以为高明的第一个命令――开发一种PC的简化机型,而理由仅仅就是一些官僚们在办公室里看着报表分析出来的结论:“作为大型电脑的简化版PC机在商业用户的市场上销售火爆,那么相应的对电脑要求没有商业市场高的家用市场应该也能接受一种PC机的简化机型,只要销售策略得当,我们将会打开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基于这种逻辑,继PC/XT之后IBM开始研制一个新型号―PCjr,绰号“花生”,专门针对新兴的家庭市场。为了能让对价格很敏感的家庭用户能接受新机器,IBM采用低成本的概念来设计PCjr,由此造就了一个和IBM-PC完全不兼容的硬件平台。作为一款低成本电脑,PCjr配了个用硬塑料键制造的62键红外无线(有线)两用小键盘。这键盘不但可以通过红外口端口与主机通讯,也可以使用有线的模式象普通键盘一样连接。但是由于这个键盘材质上的先天不足和极其不好的手感,使得IBM-PCjr随机的第一款小键盘在市场上声名狼藉,IBM-PCjr也因为这个键盘的缺陷而导致这款电脑在市场上的滞销。
PCjr与外部通讯的所有接口也是独有的,完全不能和当时流行的PC兼容,使用户无法灵活搭配应用。虽然IBM极力为低端用户打造这款平民级别的家用个人电脑,就当时的价格来说,还是大多数用户无法接受的超级价格,兼之小键盘的影响和兼容性的局限,这个IBM试图用来抢占低端电脑市场的作品,终于可耻的失败了,不久PCjr就完全退出了PC市场。
虽然IBM遇到了挫折,但这对埃斯特利奇而言却是个好消息,在他看来这只是IBM官僚的失败,无关大局。其实他早已有了新的计划,并认为如果能好好表现,也许还能重夺PC分公司的控制权,摆脱这些讨厌官僚们的指手画脚。埃斯特利奇的“复苏”计划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