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神豪之我真的不想高调 > 第三十三章 朝堂之上

第三十三章 朝堂之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司徒崔烈站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凉州自古以来便为蛮夷之地,自前秦以来,羌族屡屡作乱。先前尚有凉州三明震慑,还算安定。只是如今段颖已死,张奂致仕,皇甫规老矣,已无熟悉边患之将。如今朝廷用度紧张,若是再拨出粮草,钱物招募兵将却是为难。臣提议,可将令居塞边军以及凉州郡兵集结,撤往长安驻扎。暂且放弃西凉之地,任凭反贼折腾,想来年长日久,也闹腾不出什么名堂。到时反贼无奈,自然撤去。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将平定凉州局势。”
刘宏一听,也忍不住点头称是。

且不管羌人如何,只要不从国库中拿钱出来就行。

他本是汉章帝玄孙,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即位时只有12岁。

只是当时天下旱灾、水灾、蝗灾等灾祸泛滥,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他也算是过过一番苦日子,对于钱财自然开的极重。

“司徒这话倒是老成谋国直言,既然如此,你们就暂且议一议。”

傅燮开始还听崔烈说的顺耳,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此时闻听刘宏之言,哪能忍得住。猛的走到崔烈面前,怒骂道:“崔烈匹夫,无耻之极!叛国逆贼,必不得好死。“

骂完之后,也不管崔烈此时气的脸色发白,嘴唇直抖,紧接着傅燮跪倒于地,失声痛哭道:“自光武继承前朝余志,重整大汉,分天下十三州,百余年间从未听说放弃一州之地。卫霍声威依在,陈汤之言言犹于耳,何谈放弃凉州万里之地啊?”

哭完之后,怒指崔烈,“不杀此贼,天下难安。”

尚书郎杨赞与崔烈相交莫逆,不忍崔烈羞恼,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傅燮羞辱大臣,应当治以重罪。”

那傅燮骂完再不言语,只是跪倒在地,不停叩首,转眼之间已然血流满面。

曹节,张让等人冷眼旁观,默然不语。

何进则是看着刘宏,脸上阴晴不定,不知如何去做。

他本是屠夫出身,如今虽说贵为国舅,又领着大将军要旨,可朝中根系全无,曹节等十常侍又是得罪不起,只能心疼的看着傅燮,却并无言语。

刘宏狠狠的望着地下依然痛苦叩首的傅燮,满朝文武皆不做声,谁看不出来他的意思?偏就他傅燮不识时务!

“傅燮,先前朕说只是议一议,却并无决定的意思。可你竟然当朝辱骂司徒,斯文扫地。如此视朕为何人?视这满朝文武为何物?视大汉天威何在?莫以为朕心软,真就不敢杀你。”

傅燮闻言,慢慢抬头答道:“臣自知死罪。可崔烈身为司徒,不思为国家担忧,偏生出此弃地缪言。臣不解有二,一者西羌得以西凉之地,凭借西凉广袤放牧马匹,将养士卒,等兵强马壮,再来作乱,陛下该当如何?二者今羌人得西凉之地,怎能不知羌人得陇望蜀,凉州得利之后故技从施又寇长安?如此羌人寇一地,大汉舍弃一地,又怎能安生?依臣看来,今日若保凉州,当能保大汉边疆太平。若弃长安之地,则大汉无处不是边疆,无处不是凉州。臣肺腑之言,还请陛下三思。”

刘宏看着傅燮血流满面的样子,也是心惊不已,又听傅燮的话说得有理,顿时犹豫不决。

此时何进看不下去了,他自是知道傅燮忠心,赶紧上前奏道:“傅议郎说的有理,请陛下三思。”

其他何进一系赶紧出列,齐奏道:“请陛下三思。”

其他诸如杨彪、黄琬等重臣对汉室也是忠心耿耿,自是知道傅燮谋国之言,也是奏道:“请陛下三思。”

崔烈、杨赞看着心惊不已,知道是犯了众怒,赶忙看向袁隗,谁知袁隗此时却在那里闭目养神,全然不顾他们焦急的样子。

刘宏看着群臣,将目光移向了曹节,“卫尉,可有话讲。”

曹节眯了眯眼,自然知道此时该去支持谁。

说起来,这朝堂之上也是分了几系人马。一个是大将军何进一系,另外则是以袁隗为首的门阀一系,再是他们十常侍。另外还有就是以杨彪、黄琬为首的保皇派,最后一个是以蔡邕为首的清流一系。

清流,有清流雅望之意。暗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自有汉以来,皇帝年幼,多以外戚,宦官把持朝政。一些士大夫结成朋党,与之对抗。自李膺、杜密身死以后,清流名士推举蔡邕为首。

只是自蔡邕被贬之后,这清流一脉在朝中的势力大不如前,剩下的都是些不入流的朝臣,倒是翻不起什么浪花。杨彪、黄琬凡事都以刘宏为主,与他也没什么冲突。

可袁家号称四世三公,威望极高,门生故吏遍布大汉州郡。跋扈如曹节也不能不小心对付,只能暂且连接何进。奏道:“陛下,老臣不习兵事,这也就没什么主意。大将军主掌兵事,想来定然有妥当主意。”

“既然如此,大将军就来说说。”

何进昂首出列,答道:“陛下,臣觉得傅议郎的话说的对,凉州决不可弃。只是崔烈只是提议,陛下尚未决断,也做不得数。”

何进的话说到这里,崔烈、杨赞长舒了一口气,忙将感激的目光看向何进。

这个滑头,什么话都让他说完了,倒是小觑这个屠家子了。

刘宏心里暗骂一声,笑道:“先且不说这个,只是凉州局势现在虽安,可就怕久之糜烂。大将军计将安出?”

何进答道:“陛下,羌人屡叛,乃是因边疆无名将驻守,昔年凉州三明声威赫赫,羌人怎敢轻易作乱?依臣看来,可让三明之一驻守令居塞,羌人自不敢生出反意。”

刘宏问道:“那依你看来,该当何人驻守?”

何进答道:“段颖已亡,自然不行。皇甫端垂垂老矣,也做不得数。可召张奂,虽说张奂已然致仕,可下诏命招其再任护羌中郎将,驻守令居塞。”

“如此甚好!”刘宏轻赞一声,转身对身旁张让说道:“阿父,可下诏命。”

张让赶忙躬身答道:“老奴遵旨。”

“陛下,臣请奏。”吕强瞧着刘宏此时心情不错,赶忙上前奏道:“先前臣观金城太守陈懿奏章,金城战事虽未亲眼得见,可言辞在耳,想来定是惨烈。陈太守所提立功段家独子,不知陛下有何封赏?”

“段家独子?”刘宏一怔,问道:“可是奏折中所提段戈?”

“正是段戈!”吕强答道:“段戈乃是段颖独子,先前徙边金城,因金城无兵可用,故而被陈懿征召。却没想到段戈雪夜奇袭羌人老营,逼的羌人退兵。如此功劳,不得不赏啊。”

司隶校尉阳球上前奏道:“陛下,段戈罪臣之子,陈懿却私自放出,不单段戈该杀,陈懿也该当问罪。”

“笑话!”吕强盯着阳球怒斥道:“为国杀敌者,尚要问罪,自有汉以来,闻所未闻!”

阳球闻言,眸子里转出一股子杀机,“常侍可是在说某家?”

“心中无鬼,又何必惧人说辞?”

“行了,都莫要说了。”曹节上前呵斥一声,“朝堂之上,修要喧哗.”

这两人都是十常侍一系,在此争吵,还真让人看了笑话。

刘宏闻言,目光转向何进,“大将军再说说,这应当如何?”

何进沉思道:“依臣想来,已故太尉段颖曾是因日食而免,此乃朝中惯例,也说不得什么。只是自段颖故去,羌人越见嚣张,可见段颖生前威名赫赫,在凉州一地确实有着威慑。故而微臣提议,可平反段颖罪名,招其妻子返回原籍。一来昭显陛下宽宏大量,二来死者已矣,也没必要再去与已死之人计较。从奏折看来段家独子倒也悍勇,可诏命其为边军都尉,协助张奂,如此也能为国尽忠,免得毁了他一身本事。”

“如此甚好。”刘宏一听何进说的头头是道,不禁点头微笑。

“阿父拟旨,令张奂为护羌中郎将,统领令居塞内边军,擢升段戈为护羌都尉,即日前往令居,规张奂指挥。”

群臣山呼“陛下圣明”

*******

大将军府此时灯火通明,何进与其一系人马齐座于堂。

先是一个三十左右的汉子,坐于左首第一位,黑黝黝的脸庞透出一股彪悍。姓孙名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传说是春秋军事家孙伍的后人。先前因为有功,被会稽太守举荐,前来洛阳任职,投了何进门下。

再下首则是丹阳人陶谦,刚到四十,留着三缕长须,看起来文质彬彬,是丹阳郡丹阳县人,读过书,被举为孝廉。此时很得何进的器重。

右手首位则是车骑将军张温,据说张车骑将军还是花了许多钱财托人从刘宏那里买来的,只是这事情没有隐瞒住,不只是朝臣,就连洛阳贩夫走卒也是知晓。故而为人所不齿,只能投靠何进。

第二位是傅燮,他的职位不如张温,只能坐在下首。

何进先是一指陶谦,笑道:“恭祖,今日依着你的意思在朝堂上一说,果然让那些朝臣感到惊讶,你还真是神了。”

“不值一提。”陶谦谦虚道:“些许算计,本就不值一提。先前那贾文明寻到大将军府,已将陈懿的奏章内容告知,有心算无心之下,朝堂上的事情又有什么算不出的。”

何进呵呵一笑,“不过说起来贾文明那礼送的可够重,恭祖就不怕贾文明知道结果之后,归罪于你?”

“我怕什么?”陶谦一笑,“他只是让咱们帮那段家独子博得一个自由身,可咱们顺带着还为段颖平了反。虽说那张奂与段颖生前不合,现在段家独子去张奂麾下任职定然难堪。可他要咱们做的,咱们都做了,去处不好,只怪段家命不好与我何干?”

张奂任度辽将军时,为攻击羌人曾与段?相争,互不相服,等段?任司隶校尉时,想逐张奂回敦煌,将其杀害。张奂投书余段?,言辞深恳,段?虽刚猛,但见信中所写,情真意切,遂不忍相害。

却是因为此事,两人也算结下仇恨。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