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最后的汉人 > 第六节 金銮殿。

第六节 金銮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金銮殿。
虽已到中午,可今天的早朝却仍然没有结束,新皇即位以来,从来还没有过如此漫长的朝会,以至于群臣都腿脚抽筋,几乎要站立不住。

这几天,群臣都为皇帝的大婚忙晕了,皇中更是忙成一锅粥,到处是张灯结彩,大小太监都倾巢而出,到市集上为皇帝采办各种大婚用品,仅仅几日,便花去数百万两白银。现在,皇帝端端正正的坐在龙椅上,微闭着眼,面无表情的听着礼部官员关于各项准备的汇报。

看得出,对于群臣的辛劳,皇帝还是满意的,他执意要详细的听取那些烦琐的大婚过程,从清晨到现在,终于,轮流发言的几个礼部官员都嘴唇干裂,喉咙发苦,好不容易的一项项的讲完,在王阶下苦苦坚持群臣们,都暗暗松口气,思量着终于要散朝,终于可以坐下歇息歇息了。

可不料,兵部尚书阮大铖又站出来了,他满面春风,先虔诚而恭顺的跪倒磕了三个头,然后才站起,用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语气道:“皇上的大婚,是大明朝的喜事,也是天下臣民的喜事,老臣不才,连夜新写了一部大戏,名曰:龙凤合!”皇帝是个酒色戏迷,一听有戏,又是为自己写的,本来泥雕木塑般的庄重脸庞,立刻就亮了,大喜:“阮爱卿大才,快快唱给联听--”“遵旨!”阮大铖拉长声音,得意洋洋的把手中的笏板交给旁边的一个大臣,从袖中拿出早准备好的唱戏竹板,长袖飘飘的走到金銮殿的中间,噼里啪啦一打竹板,顿足而唱。

要说老阮也真是一个人才,六十多岁的人,无论高音小调,艳语和声,他都唱的比戏班的名伶也不差,唱的好还罢,演的也好,一双扫帚眉,时而紧皱,时而撑开,两只眼珠配合着剧情滴溜溜的乱转,时而是苍苍的更夫,时而是妙龄的少女,咿咿呀呀的唱声中,还款摆起来老腿老腰。

皇帝听的入迷,眉开眼笑的拍掌连连叫好,要知道作为一国之君,姿态装容十分的重要,尤其是在朝堂上,更得端庄肃穆,让臣子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当初,史可法和东林党不同意立我们这位皇帝为皇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位皇帝行止荒唐,无仪无态,没有一丝人君之风。

后来,皇帝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对东林党指责的这一点,却分外在意,时时提醒自己,常常板着个脸,极力的做出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可今日却有些忘乎所以了,听着听着,皇帝甚至摇头晃脑起来。

阮大铖见皇帝高兴,精神陡涨,扭得更是来劲,这可苦了群臣,望望身穿一品大员官服的“戏子”,再望望穿着黄色龙袍的“戏迷”,一个个目瞪口呆,思量着这里到底是朝堂还是戏台?更要命的是,两腿实在坚持不住了,红袍紫袍们在大殿两侧左右微晃,不管东林党还是阉党,都是恨的牙痒痒,直把阮大铖的十八代祖宗问候了个遍。

马士英也受不了,可他的脸上却满是陶醉沉迷的样子,无论如何,都不可扫了皇帝的兴致。除了伴着阮大铖干嚎的腔调左摇右摆,他的余光还狠狠督促提醒着自己的亲信党羽,亲信党羽们也只得都挤出了一副比哭还要难看的高兴样。

侍立在皇帝身后的老太监,一直是笑吟吟的,这时白眉耸动一下,轻步上前,在沉醉的皇帝耳边道:“皇上,此等妙戏,得有乐队相奏啊---”皇帝眼睛一亮,恍然的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便想命令乐队上殿,刚要开口,随即又觉不对,于是大声:“散朝,散朝---阮爱卿随联回宫--”说完,甩着大袖,急急起身回宫。

群臣如蒙大赦,连倒带跪的趴在金銮殿上,衷心的山呼:“万岁,万万岁--”竟是比平日响亮许多。阮大铖没有丝毫疲态,山呼过后,立即猴跳狗窜一般的紧随皇帝而去了。待皇帝远去,群臣你搀我,我搀你,一个个艰难的爬起来,便在这时,一个殿前小太监,急匆匆跑上来,见皇帝已走,连忙趋到正要离开老太监身边,低声说一句.老太监皱皱眉,转过身来,望一眼马士英,又望向钱谦益,有意无意的嘀咕道:“你说什么,扬州来人了?”

“啊?”群臣都是一激灵,自扬州被围到现在,所有的消息都隔绝,虽然现在知道扬州已陷落,可具体情况,包括史可法的生死,大家仍然不清楚。马士英却是知道,郑鸿逵曾密报说:有两个扬州军官逃到了他那里,问如何处置?马士英想一想,暂时压了下来,包括史可法殉国的消息,郑鸿逵也肯定的向他确定,可他都并没有告诉群臣,因为他知道这会更加的刺激东林党,疯狂了的东林党,肯定会做出疯狂事,所以,一切事情最好慢慢冷处理,时间长了,东林党人的那股气下去了,自己处理起来也就好办了,可现在,应该关在丹徒牢房的两个军官怎么突然跑到大殿来了?

原来卢耀阳刘沧湖到了兵部,但兵部的尚书、侍郎一类的大官,却仍在开早朝,值班的小主事不敢怠慢,便直接带他们入宫来了。

马士英还在暗自责骂郑鸿逵,钱谦益却已经问小太监:“人在哪?”小太监望向老太监,见老太监微点下头,便回答道:“在金水桥前等着呢。”“轰”的,急于知道扬州详情的东林党人,不约而同的一拥向外冲出,老太监笑吟吟的对马士英一拱手,转身也走了,殿中便只剩下马士英和他的党羽.

党羽们都望向马士英的脸,等他拿下一步主意.老马气的咬牙,心想:把两个扬州军官招到内阁单独来查询,看这情形是不可能了,于是一跺脚,大步向东林党追去.党羽们立刻紧趋而行.

出了金銮殿,下了左右的白玉石台阶,走一百步,群臣便涌出了天德门,再走五十步,便是永德门,永德门外,便是金水桥了。

卢耀阳、刘沧湖正在金水桥前焦急等待,就听轰的一声,一大团的红袍紫袍便从桥后的永德门冲了出来,当先之人,白须飘飘,甚是飘逸潇洒,正是钱谦益。二人还在愕然间,就被群臣团团围住,这些多是东林党人,而卢耀阳师从史可法,也是东林中人,所以与这些高官大臣多有熟识,他们焦急的乱哄哄的问道:“啊,是耀阳,”“史阁老呢?史阁老怎样了?”与史可法同辈的钱谦益则问:“宪之兄呢?”(史可法字宪之)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