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中华狂澜 > 第九十九章 天下为一婚

第九十九章 天下为一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可朝中看不惯刘飞扬的人也不是没有的,军机大臣谭钟麟启奏道:“刘飞扬年纪尚轻,若骤然巡府之高位恐怕不妥,应再历练几年再提不迟。”
按说谭钟麟是慈禧的心腹,现在谁不明白慈禧的心思,但他说这话没人认为不妥。只是一想起那刘飞扬砸了他谭府的大门就想笑。

这时庆亲王奕劻也出列说话了:“谭大人这话恐怕不妥吧,自古任人唯贤,刘飞扬虽然年纪不大,但办事老练,不管是带兵还是政才哪件事不是办的滴水不漏。”

谭钟麟也不知作和话说,慈禧又问:“李中堂、翁中堂你们也说说。”

李鸿章想了想,他本来就欠刘飞扬一个人情,刘飞扬前天请客看来就是意在今朝。此人年纪尚轻,骤然高位却是不妥但与其给翁同翕的门人还不如给他,干脆这次就把欠的人情还了,李鸿章就说道:“臣以为刘飞扬出任台湾巡府,正当其才。”

翁同翕见朝中众人多向着刘飞扬,他看了一眼醇亲王,他闭着眼睛不闻不问。本来如果刘飞扬接任台湾巡府也没什么不可,但在这种情况下皇上的面子可就丢大了。而且从慈禧的态度来看,这刘飞扬定然给她表了心迹,可惜这个人才本来想让皇上用着的但是他自己明珠暗投了。翁同翕见事不可为叹了声气道:“臣以为也可。”

慈禧最后问光绪:“皇帝,你看呢?”

“儿臣以为刘飞扬可当接任台湾巡府。”

“好,既然如此,刘铭传,准你所奏。刘飞扬升从二品顶带,署理台湾巡府,如真可堪其用再行实授。”

刘飞扬马上出列领旨谢恩。

光绪大婚前的这一次朝会,本来是慈禧落幕的演出,本来是光绪亲政的大幕,可没想到被刘铭传横插一杆,结果刘飞扬笑的最开心。

······

光绪十五年,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一年。这一年里,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就不曾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在边远地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在内地,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暴动;黄河不曾大范围决口,也没有什么地方发生大面积的强烈地震。大清的官员们可以大大称颂一番“中外奠安,黎民被福”了。

这一年,在中原大地上,依旧慢吞吞地行驶着马车、牛车和手推的独轮车,坚硬的木轮沉重地刻划着黄土地,继续为她增添苦难的皱纹;从三家村里的老童生到京师书香世家的子弟,依旧将目光和精力聚集在四书五经上,揣摩着如何“破题”、“承题”,梦想着状元及第,一举成名天下知;乡村的集镇上,依旧靠风箱、木炭、铁锤装备起来的铁匠炉为农民们提供锄头和镰刀;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舍不得点起小油灯,借着月光,依旧摇着她陪嫁的那辆老纺车······

这一年,新年伊始,朝廷里一派喜气洋洋,头等大事是正月里皇上大婚,二月里皇上亲政。

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之能事的,光绪帝是清代正常地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

这次大婚,共花费银550万两。其中,各种“外办”耗费,共为105万余两,占大婚开支总额的0%左右;而由“内办”的帝、后应用冠服、朝珠、钿钗、金银珠宝玉器,嫔位所用器物,皇后妆奁,以及后嫔铺宫应用的金银器皿等,共为银400万两以上,占总耗费的80%左右。

这些银两主要是从各省、各税关指派筹解的,是从全国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虽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对筹办光绪大典曾假腥腥地说:“国家经费有常,目下整顿武备,需款孔多,各省时有偏灾,尤宜体念民艰,爱惜物力,朝廷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该大臣等,务当仰体崇实黜华之意,严饬承办各员,认真原理,不准稍涉浮冒。”但实际做法则完全相反,大婚典礼的经费,不但没有“节俭”下来,反而逐步加码。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慈禧明降懿旨,光绪大婚应需款项,“著户部先行筹画银二百万两”,各省“预为指派二百万两”。半年之后,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七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锟面奉懿旨:“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著户部再行筹拨一百万两”。九月二十六日又奉旨“续行筹拨五十万两”。三次共筹拨银550万两。

如果了解一点宫廷办事的内幕,也就不会奇怪了。一般的“规矩”是“倒二八到工”。也就是说,在报销的经费中,一般只会有二成用于工程本身,其它八成由管工大臣、监工大臣、收工大臣和各级经手办事人员层层分肥。至于能不能有二成用到工程上,还要看大臣的人数和人品,遇到大臣人多或特别贪的,二成也保不了。

如一个门帘二万五千两,其实所费不过数十金这里所说的“数十金”,弹性较大,按照最高的上限,就算是一百两,二万五千两也是它的二百五十倍。至于奉旨“总司传办一切”的李莲英荷包里装了多少,真正用在皇帝、皇后身上的究竟有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太后万寿、皇上大婚这类重大的庆典,更是内务府官员和太监们发财的极好机会。

而此时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如果每人每年口粮按二石计算,计折银二两九钱二分。光绪大婚耗用白银550万两,按当时的粮价折算,可购买近400万石粮食,足够190万人吃一年。大清朝正处在内乱外患丛生、天灾**迭起的重重灾难之中,如此奢侈铺张的皇帝婚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举行的。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山东河决,毁坏历城、齐东、利津等堤埝,大片地区遭灾,清政府仅拨银16万两赈灾;光绪十一年两广水患,慈禧仅下令拨银6万两赈济;光绪十二年北运河决口漫溢,使永平各府受灾,朝廷只拨银1万两救急;光绪十三年郑州河决口,南入于淮,使河南、安徽大片地区受害,清政府仅截留京饷漕折银0万两赈恤。到了光绪十四年,由于皇帝婚期迫近,忽有江北匪,为了皇帝大婚,调军速剿,用款振济,而免除了某些地区的税赋钱粮。

这样一对比,可见清王朝用于人民生计迫切需要的开支寥寥无几,而从民众身上疯狂榨取的财富则多得难以计量。

第九十九章天下为一婚

第九十九章天下为一婚,到网址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