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中华狂澜 > 第七十二章 强修铁路

第七十二章 强修铁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两天后,刘洪恩带了一些人踏上征招新兵的行程。这次征兵虽然刘飞扬增加了征招四百个读书人的难度,但新军在长江中下游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新军的军晌高、升职快从新军第一团的士兵口中传回他们的家乡,传向周边的各地。所以刘洪恩到了一处,宣布征收新军新兵,不但很快征兵处立即被人给挤满了而且还不断的从其它地方涌来要求当兵的人。
水涨船高,来的人多当然对于要当兵的要求也提高了。但是刘洪恩不像上次征招江北的兵,而是把招兵的重点放在江南,因为要招读过书的、识字的,苏南、浙江自古就是文化昌盛之地,读书人也多,所以在这里征兵能多招到一些读书人。

虽然读书人还不屑于当兵但江南人多地少,读书人还多,再加上朝庭的捐官制度使科考招的人越来越少,不少读书人无以为生。而且去年大旱使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生计越发的困难,现在有一个机会虽然是他们看不起的当兵,但与能添饱肚子相比,丢些面子又有什么,何况征兵的人还说了只要是读书人、识字的当兵都可以按军官发晌,可以更快的当军官。

如此优厚的条件而且如果能当了军官的话那他们也不算丢了读书人的面子。所以征招读过书的、识字的这次征兵也不算太难,仅十来天要征的两千兵就齐了。

·····

新征的兵到位后,新军的训练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各处工厂也陆续开办,刘飞扬不但要忙于新军的训练,而且要应付各工厂的邀请。不但有刘飞扬自己办的工厂也是其他人办一些小的机器工厂,他要给各个工厂剪彩还在做演讲,鼓励人们投资工商业,鼓励人们创建西式企业。他想要让中国最发达的上海、江南成为中国最早向工业化迈进的地区。

一切好像都按着刘飞扬的所想向前进,虽然天气越来越热,可不管是新军的训练场还是各工厂噪杂的车间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情景。

这天刘飞扬呆在上海衙门里,难得的有休息的时间,这时原松江府现在的松江县县令陈仲发匆匆的赶到上海衙门求见刘飞扬。

“大人,在松江的铁路修建队要拆除卑职辖下南高村的祖祠,这如何使得,南高村群情振奋誓死不让,要铁路修建队修改路线。可铁路修建队硬是说路线不能改,路线一旦划定他们是改不了的,现在双方僵在那里互不相让。”

刘飞扬皱着眉头听着,铁路的修建他的立志于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修的。虽然他也知道修建铁路困难重重但他疑惑的是一个小小村庄胆敢阻碍铁路的修建。要知道经过松江的铁路是属于英国的沪杭铁路,而且这个小小的县令会为几个村民而得罪英国人吗?

他满腹怀疑的看着这个松江县令陈仲发,他不致可否的让陈仲发先回去,先要安抚村民不至于有暴力之事。铁路修建队这里他自己会去了解,三日之内一定会给村民答复的。

送走陈仲发,刘飞扬马上让何如章派人去了解这个小村庄的情况,另外他自己则去英国领事馆。

刘飞扬一到英国领事馆,领事温斯特马上把他请了进去。

“刘丈夫来的正好,我也正有事找你。沪杭铁路的修建在你的辖区松江县遇到了麻烦,一些人正在阻止铁路修建。”

刘飞扬点头说:“我知道,我正是为这件事来的,铁路正好要经过一个村庄的祖祠,领事丈夫在我国许多年了,应当知道祖祠对我国人的意义,所以我来看看有没有办法绕开这个祖祠?”

温斯特摇摇头说:“我了解了,这个房子正好在两座山之间,如果要绕的话就必须绕过旁边的山,这样的话线路将要有很大的修改,现在已经修的一段路将要废弃,这个损失太大了。而且今天是一个祖祠问题,明天将还可能是其它的问题,我想如果今天我们绕路的话,那未来将每天、每个地方都是问题。”

刘飞扬沉默在那里,他知道从道理上来说,温斯特是有理的。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能有什么办法,难道真的要用强力推行铁路的修建吗!。

这可是一条英国人的铁路如果自己真的强行拆了那祖祠,卖祖媚外之名可就坐实了。

温斯特看刘飞扬不言语就道:“刘丈夫,我知道这事难办但必须解决。如果你不能解决那根据协议,我英国可以组建铁路护卫队保卫铁路的修建。”

刘飞扬直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际,朝庭与英国人签的根本就不是修建铁路权,而是殖民地协议。英国人不但有铁路的修建权、经营权而且有铁路保卫权,这就把铁路经过的地方置于英国的武力之下。他努力的压下自己的火气说:“领事,这事还是我来办吧。给我一些时间,我将尽快的让铁路继续平稳的修建起来。”

说完刘飞扬带着一肚子火,一身的无奈离开了英国领事馆。

从英国领事回到上海衙门刘飞扬非常苦恼,一方是英国人的咄咄逼人,一方却是国人的愚昧。英国人武力相逼,国人以智未开,自己被夹在中间左右不是。屈服于洋人他不甘心,威逼国人他不忍心,无奈的等待了一日。

次日何如章回报,松江县南高村虽然只是一个人口不足四百的小村,但这个村敢阻碍铁路修建是因为这个村里出了两个官,其中是一个是内阁学士徐致祥。

刘飞扬一听就明白,为什么南高村的祖祠他一定不让拆,为什么陈仲发要护着南高村的人,不过对于一个内阁学士,刘飞扬他自己又能如何呢!

何如章向刘飞扬报了南高村的情况后,从兜里拿出一张纸说道:“大人,这是从京师里发来的情报,内阁学士徐致祥向朝庭的请停修铁路的奏折。”

刘飞扬拿起纸看,其中写到“倘任其开设铁路,洋人可任便往来,较之尽东其亩,于大局更有关系。一、皆其处心积虑,志在必遂者,平日屡次饶舌,均经坚持定议,再四折辩,未肯稍涉依违。彼族故神其说,以冀耸听,尚非其最要之务其显而易见者,则垄断牟利也,其隐而难窥者,则包藏祸心也益令彼之声息易通,我之隘阻尽失轮车铁路者,是欲广通其路于中国也,以中国之中,而皆有该夷之兵,皆有该夷之民,皆为该夷任意往来之路。二、创办铁路,则车驴任挚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中国亿万小民穷极思变,与彼为仇,此事为害过大,使我之国计民生日耗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

最后一句话,“倡导此说与赞成此说者,非奸即谄,而置国家之大害于不顾也。借夷之款以增夷之利,用夷之法以遂夷之计。此等人当立斩,以断夷人之念,以平万民的心,以阻后者之再议。”

刘飞扬大怒,骂道:“一个老顽固,就这些话翻来覆去说了多少年了,都快进土里还怕铁路闹了他的安宁。难道他还不知道铁路于国于民都是利大于弊。”

这个时候中国已修了一些铁路,从李鸿章先在唐山到胥各庄修了长18华里的轻便运煤铁路,后从胥各庄扩展至卢台及天津大沽一带,全长100余华里,并先后组建了开平铁路公司和中国铁路公司。而刘铭传在台湾的铁路以开修了一年多,都快完成了。

徐致祥的奏折一送上去,朝庭内外立即一片驳其奏折的声音。还不到一天,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刘铭传等一大批地方大员纷纷上折驳斥他的谬论,而朝中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理亲王世铎也支持修建铁路。

如此强大的声势,不过一日慈禧就下了上谕:“徐致祥此奏,并不平心论事,辄敢肆行訾诋,殊属妄诞,著交部议处。”继而就准了吏部议:“降三级调用,不准抵销。”因进言反对修铁路而获咎处分,这在朝中还是第一次。

刘飞扬马上下令新军调一个连去南高村,宣布凡铁路修建过往之处一律让行,如有阻碍者一律缉拿。同时他上折参松江县令陈仲发,藐视铁路修建之法纪,拖沓行事延误工期,袒护刁民阻碍铁路修建以至引起与英国人的抗议,所以请撤松江县令之职。

陈仲发其实没有什么错,虽然他袒护百姓一方是有私心的。但刘飞扬参他就是为了铁路顺利修建,为了鼓动人们办洋务之心,让人们明白在他们治下唯洋务是从。

第七十二章强修铁路

第七十二章强修铁路,到网址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