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举报升级
方惠云那天与徐璇通话以后,感到很郁闷,她已经察觉出来,自己在江城的举报没有到达自己的目的。
她猛然想起了鲁迅的那篇痛打落水狗的文章,她决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她绝不让伤害自己的人还在那招摇过市。
于是,她把上次写的举报信又给松江省纪检委邮了过去,只不过在原有的三条基础上又加了第四条,大意是:如果对这样道德败坏,行禄受贿的干部不处理,那我们就要往上继续告。
她认为这回徐璇就不会逍遥法外了,因为她在报纸上看过省纪委的事迹,那可是一个铁面无私、办案认真的群体。
徐璇离去的这些日子,方惠云心里很痛苦。晚上,她哄孩子睡后,心里就有一种难忍的孤单寂寞感,而这一切她认为都是徐璇给她造成的。一想到徐璇和她的新婚妻子在那缠绵,她的心里更像刀扎般的痛。
现在,她没有一点留恋徐璇的感情了,二十多年的夫妻之情在脑海中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越积越多的仇恨。
近几天,她去了派出所,把儿子的名字改成了方正。她要让徐璇的一切痕迹在这个家消失。
举报信发出去不到一周的时间,松江省纪委的同志来到了江城。他们一行人没有惊扰江城的上层,因为他们办案的方式就是力争不要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干扰。
他们首先联系到了徐璇,让他回江城一趟,并告知在江城宾馆见面。
徐璇接电话的时候,一听是省纪委的同志,心里也有些紧张,难道还是为了那幅画。
徐璇没有多想,立刻叫司机拉他回江城。
临近中午,徐璇到了江城宾馆,他被带到了六楼的一个房间。
进了屋,彼此都相互做了介绍。之后,省纪委的同志就说明了来意。
“我们接到了群众举报,在你身上出现了重大的违法违纪问题,我们希望你能配合我们把问题说清楚。”
徐璇听他们这样说,心里没了底。
“你祖上曾给你的父母留下一幅名画,这事你知道吗?”
省纪委的一位同志问徐璇。
“知道。”徐璇感到这时拒不回答也是没用的。
“那幅画叫什么名字?”
“是清代朱耷的《秋山画轴》”
“你知道那幅画的去处吗?”
“我”徐璇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
此时,徐璇感到自己有些大意了,前些日子市纪委调查此事时,自己就应该警觉啊,或采取一些措施,可自己还以为没什么事呢?这真是大意失荆州啊!
“徐璇同志,我们希望你不要有侥幸心理,你也别以为你那幅画是小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把握是不会找你谈话的。”
徐璇的心里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说了,肯定对彭书记不利;而不说,看省纪委那样咄咄逼人的架势也不会放过自己。
“我现在的记忆有些不好,我回去在考虑考虑。”徐璇此时真想有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
“徐璇同志,我们感到你做的很过分,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了?向你乞讨的乞丐吗?”省纪委的一位同志声色俱厉地说。
徐璇此时,心里沮丧极了。但他内心始终有一个基点:就是不能招出彭书记!
“对不起,我想起来了,那幅画在我岳父家呢。”徐璇到此时才开了窍,自己可以随意说,找着更好,找不到就说丢了。因为他说什么也不能当举报人的小人。
“那好,你领我们现在就去你岳父家。”
徐璇就领着省纪委的同志直奔方卓然家。他希望自己的岳父自己的恩人能用学者的智慧挽狂澜于未倒,因为徐璇知道方卓然和自己有时会心有灵犀,达成默契,不知这回谎言能否侥幸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