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小农经济时代 > 38 核心构造

38 核心构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继续翻看反应堆资料,按照聚变分子对的模式,梦想又整理出两种分子锥。由于原理相似,所以整理速度就比较快了,无非是个替换法的问题。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遗传算法,保留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分子锥上的子结构,优化也一直在继续,原来的聚变分子对对环境要求实在太苛刻了。这些改进就是在不大幅降低反应成功率的前提下,降低对环境的要求。

根据聚变分子对的特性,梦想给它们设计了弹匣。也就是为了将数量合适的分子对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圆盘形阵列,圆盘基层由纳米碳管组成桁架所构成的。这个桥架结构非常坚固,在低温下表现出完美的几何尺寸。依此几何尺寸为基础,附着在这个桁架上的聚变分子对的相对位置也将会被精确定位。从而为用来点火的脉冲激光提供标靶坐标。

为了保证激光中的光子能基本同时到达每个分子锥底部的引爆区域,这就在结构上提出了要求。在圆盘上下位置对称布置棱镜阵列,这个棱镜阵列与分子锥一一对应,由于纳米碳管组成的桁架几何尺寸比较精确,所以棱镜阵列只要位置放置正确,就可以将一束激光脉冲平均地分布到每一个棱镜面上,从这样的棱镜面透射出来的激光脉冲就会射入分子锥底部的引爆区域,从而点燃分子锥的多米诺过程。从而把整个阵列上所有的分子对在同时瞬间引爆。

按照聚变对反应成功率来估算,每个圆盘阵列将平均位有400多对成功引发核聚变,从而将损失的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强列的X射线,而这些射线被外壳捕获,生成电流。

为了保证反应的持续进行,这种圆盘阵列必须是连续输送进反应核心内的相应位置,为了保证位置正确,它们将被以输送带的方式,输送进反应堆核心区域。一边进去,一边出来。进去的时候,是排列整齐的阵列,出来的时候,只留下爆炸后的残骸了。

所以整个反应过程就是围绕着怎么重建还原这个输送带而进行的。经过反应后的阵列,除其中有一小部分被保留以外,大部分都被炸得粉碎,而在反应核心中,炸飞后的残渣四面八方都有,而这些残渣若是不及时清理,那么会越积越多,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所以每隔一隔时间,需要更换内胆。

在这个反应核心中,由于反应进行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各种各样的残留,从单个原子到小分子,再到原子量上万的大分子团。而这些残留先不说它的其他影响,但是它们的热运动,就会严重干扰反应的进行,比如由于撞击分光棱镜导致定位误差。比如运动到光线路径上,遮挡脉冲传递等等。

所以在原先的设计模型中,阵列圆盘和分光棱镜是封装在一起的,外面为约束反应残留而布置纳米网罩,就是封装的外壳。经过这样的封装的好处就是,每个单位比较容易储存,激发也更为容易一些,而且反应成功率也有所提升,顺带着也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反应功率。

但是在模拟运行的过程中发现,整个反应过程中,纳米网罩和分光棱镜受破坏的机率不是很高,而且分别受损的概率很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分光棱镜和纳米网罩的制作生成非常费劲,不劲需要花费大量能源,而且生成时间也极为漫长。这就导致了纳米网罩和分光棱镜不可能与圆盘阵列一对一的进行封装。

所以最后采取的次优方案就是重复使用纳米网罩和分光棱镜。

其实分光棱镜是由不同的晶格按照特定规律排列而成,利用每一种晶体对光的各向异性的性质,通过组合衔接,形成各自的光路通道。由于对几何尺寸的严格要求,它的基层也是建立在纳米碳骨桁架上的,这种基层有一个性质,那就是在超低温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稳定性,保证了棱镜上每个光路出口都能对准目标靶心。

当然,有些晶格的性质是比较活泼的,有可能会与分子锥反应后飞散出来的小分子起化学反应。尽管这种机率很低,但这是不被允许的。

相对来说,那个纳米网罩就简单多了,从功能划分上来看,纳米网罩是用来收集飞散开来的碎片,从而保护整个系统。在聚变反应发生的时候,放出的高能射线穿透这个网罩,而且能量基本不会有损失,而那些残骸则被拦了下来。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当然,由于从氘氘聚变反应来看,它是会释放出中子的,尽管几率不大,但是中子射线是穿透率很强的射线,这主要是由于中子不带电荷的缘故。而碳原子对中子的吸收具有良好的效果,现代裂变反应堆中,就用石墨棒作为控制反应堆中中子浓度的手段。这就是因为碳原了具有这种性质。

整个纳米网罩就是采用石墨烯复合而成,除了拦截残骸外,还可以吸收部分中子。以减少它对外壳的损害,外壳构造上实在是太精细了。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