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轻不得重不得
方怀转过头来定定的看着郑观应。半晌才叹了一口气:“正翔。你还是不明白。这些事情我当然能够处置。但是眼下正是与日本博弈的关键时候,你不知道与日本的这场交锋对我们国家有多重要,我们必须要胜,而且要大胜!东亚就这么两个崛起的国家,一山不能容二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以日本人的虎狼之性,两国绝没有妥协的可能。日本现在有英国的支持,他们打的主意是让日本牵制我们和俄国,无法全力进攻他们的印度。所以这场战争,英国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日本,这和缅甸不一样,缅甸不过是英国人入侵东亚的跳板,没了他们还有马来亚,无关战略大局。而我们与日本之争却是实实在在牵动东亚乃至世界局势的,而对于日本来说,这就是国战,势必会拿出全副的身家性命来和我们死磕,我们就这点薄弱的家底,搞得不好真的会栽大跟头,那样,我中华至少要再沉沦五十年。所以我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事,必须要让日本翻不过身来。我们才好安下心来好好地搞建设、搞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凝聚全国的人心,动员全国的力量,让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场国战,一场民族之战。
而这时候,这些革命党人却跳出来。鼓噪喧哗,让大家没有心思去打这个仗。这些人有许多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干才,却走上了与政府对立的道路,可惜啊。对他们,我是舍不得下重手,但轻了,他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动摇军心民心,干扰我们地动员政策,甚至在后方掀动暴乱造反,军队出去打仗也不安心。与日本一战可不是闹着好玩的!”
看来在郑观应来的时候,方怀已经通盘的将这件事情考虑过了一遍。对于历史上以孙中山为的那些革命党人。方怀是心怀敬意的,他们为了国家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虽然执行的方式值得商椎,但他们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牢记的。只不过现在方怀走的道路和他们不一样,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方怀知道,他们走的那条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其结局历史不早已昭示了吗?所以此时方怀非常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些革命党人。从理智上讲,我明白应该尽快将其打压下去,禁止其言论。甚至于抹黑他们,彻底消除其影响。这样才能安心应对接下来的甲午之战。但从感情上讲,他真的不愿意对那些革命党人下手,历史上他们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了下来,似乎已经很快的平静下来了。再没有什么激动的表示,只是看着郑观应:“正翔,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总要去面对解决。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其实此时郑观应是有点心虚的。早年曾旅居澳门,写出过《盛世危言》的他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启蒙者。孙中山、陈少白、无列、杨鹤龄这些早期兴中会、同盟会的骨干大多是受过他影响的,有些他还见过面,聊过天,他还为陈少白创立的《民报》写过文章,因而对这些思想先进的青年了解颇深。但那时他只是觉得,这些青年虽言辞有些激进;却大多还是为国家好。后来。他被方怀启用,先是山西布政使而后是巡抚,现在更是调任南书房知事,与这些人联系才少了,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不相信皇上不知道他和这些人的关系,不过皇上找他来。却没有责问他什么,换天心不测的。这可是吵架灭门的罪。
感激天恩浩荡之余他也在细细的想,这事情怎么都觉得有点味道不说孙文那些人,激进一点的思想是有的,他也曾听说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团,但要说他们铁了心反大清,却还不到那份上。尤其是光绪八年、光绪十年对法、对英两场战事一打,民气都在朝廷这一边,民间都说本朝出了中兴的圣天子,孙文等人更不至于造反来着。不是不敢。而是没那个心气来着。但是现在为什么又闹了起来呢?仅仅从电文上面来看。这个革命党成立得仓促,成立的面貌也仅仅似乎是为了革命而革命,而且就在皇上出国搞定德俄同盟,完成对英法牵制的时候。这个革命党闹得真是时候啊,而且从当年满清入关屠杀汉人的民族矛盾、到国内一些资产阶级涧书晒细凹曰迅姗不一样的体蛤,阅读好去外以亿正方议会政府体制等众多方面前利用上了。瞬间形成了心谋八的风潮。还一个个有恃无恐的样子。难道还有一个潜在的,高明的,完全在暗中等待对朝廷施加攻击的对手势力存在么?反正他不觉得孙文、陈少白等人能干出这些事情来,他就曾是其中一份子,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是再了解不过的了。
他喃喃的道:“皇上,味道不对啊我们在海上,通讯联络不方便。这方面的情报还是太少了。现在就是要从赶回国内。早点把局面镇住。就算花点时间,也要把事情妥善的解决了。具体要我说什么,现在实在说不出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消息
方怀赞许的笑笑,“治大国如烹小鲜。”面对事情就怕急躁不够沉稳。对于郑观应现在谨慎的态度他十分满意。至于郑观应和革命党之间有什么,他也不想追究什么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以郑观应现在的地位身份,大可以一展抱负。还需要走那条道路吗?他脑子也在飞快的转着。到底是什么势力搞了这么一出?打算耽误他将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的时间?奕暗中主使的?想再和自己掰一回腕子?想想还是否定了,奕虽然号称“鬼子六”但他历史上是最反感革命的,和他站在一起的李鸿章也一样。不会是他的。那又会是谁呢?国内现在还有谁敢于能够挑战自己的权威?而且这次还这么的不留余地?一帮虾兵蟹将在这么高明的战略下闹出这么大的风潮?满清贵族被自己收拾得老老实实的,地方督抚的主流现在是和他站在一起。已经没有铁板一块的反对势力了。
难道背后会有其他国家的影子?
这个想法象闪电一样划过了他的脑海。虽然只是推测,但是必须要进行调查。得到证实。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很多了!他忙拉过一张信笺开始写给彰玉麟的绝密电文。斟酌了半天才算写好,喊寇连才进来马上去了。接着又靠在椅子上想自己的心思。
类似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那样的特务机构要不要秘密的建立?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这样的克格勃式的对内的安全机构?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控制住他们。如果自己死了,或者糊涂了。这种拥有不受限制权力的机构,留着对这个国家到底是好还是坏?
现阶段还是算了吧,有了谍卫和影卫两个情报组就已经足够了。对内监视得越厉害,就越代表了自己的虚弱。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虚弱。而自己想要的,绝对不会是这个。
他按着桌子站了起来,以前那种自信满满的那种精神似乎一下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来就来吧!反正自己一路走过来,遇到的麻烦多了,但走到最后,还不是被自己一一打败了,这个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他不畏惧挑战!
半个月后,广州的虎门码头上面,满满的都是欢迎的队伍。从欧洲返回的方怀将在这里下船,然后乘火车纵贯整个中国,回到北京去,他也将成为粤汉铁路贯通后第一批乘客。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一开始只修通了京汉段,即从北京到武汉,直到今年才修通广州到武汉段,这中间。光武汉长江大桥就修了两年多。
得到这个消息,无数广州百姓都涌到码头边,争取一睹天子的容貌。不管百姓对方怀有多少认同感,但在中国几千年帝制的影响下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还是非常重的。
而且方怀上台后,采取的一些诸如鼓励工商的政策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活力。
广东那些粤商财团的富豪们,把他们原本用在乡下购田买地的银元全拿出来。在广州城附近四处圈地。建设工厂。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生产出来,像是面粉、棉纱、火柴、绸布、铁钉、洋灰等都大量的生产出来,然后装船运往全国各地。广州黄嘀造船厂利用美国的蒸汽机组装生产的五千吨的南山级散装货轮,第一批六艘还在船台上面,就已经被国内的商行订购。产业工人在沿海地区迅的增长。以金本位重新行的纸质货币统一规范了国内市场。也让商品流通空前的顺畅。经济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