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青楼风云(下)
望着周围的目光,叶月优略显尴尬的的摆了摆手,道;“抱歉抱歉,刚刚想到了些有趣的事,所以忍不住笑了出来。”
“哦?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也乐乐。”风冕王接口说道。
“没什么。只不过想起刚刚来的路上见到的一些趣事罢了。呵呵。”
“哦,可是那两名青楼女子当街扭打的事?”老宰相顺口说道。
“哈哈,宰相大人可真是法眼通天啊,就连远处的事也知道的如此清楚。”叶月优打着哈哈说道。
“呵呵,碰巧,碰巧。不过,说道趣事,今晚这秦月楼到也有一桩呢。”
“宰相大人说的可是那花魁,依人姑娘的初夜擂台?”惯常一脸兴致勃勃的问道。刚刚问完,便被风冕王在桌下踹了一脚。疼的他直咧嘴。
“呵呵,不错,老夫说的便是那依人姑娘所设的初夜擂台,两个时辰之后便要开始。不过呢,老夫有幸,在这之前的两个时辰内,依人姑娘愿意唱唱小曲,为我等助助酒兴。哈哈”宰相大人很是得意的说道。
“真的?竟然有幸可以听到依人姑娘动人的歌声。真是不枉此行啊!哈哈”惯常开怀的大笑,又换来了风冕王恶狠狠的一瞪,吓的惯常悻悻的低下头去,不在说话了。
“呵呵,既然大家都已等不及了,那么我等现在便前往‘清苑’如何?老宰相说着便站起身来,众人亦步亦趋的紧跟其后。
‘清苑’位于秦月楼后方,穿过漆黑的走道,来到了后方的院落之中。一个个院落都是用上好的理石所砌成。门前都挂着标示的名字的大红灯笼。
看着老宰相轻车熟路。想必也是这里地常客了。众人来到了一座比小院更加华丽地阁楼前定住了脚。门外负责接待地丫头将众人迎了进去。
火红地烛光将房内照亮。犹如白昼般清晰可见。较大地厅堂。四周摆放着桌椅。墙壁上挂满了名家地字画。有山水。也有诗词。让整个房间显得古色古香。丝毫没有青楼中惯有地脂粉味。
老宰相不再说话。坐在那里小口地抿着茶。众人也都安静地等待着。只有惯常不安份地扭动着头。左顾右盼。
片刻后。一道身着淡绿色纱裙地身影迈着细小地碎步。走进了众人地眼帘。美丽地身影。摇曳多姿。披散着长及腰身地青丝。走路时如同水流般滑动不已。俏丽地鹅蛋脸中镶嵌了似黑宝石般地清亮大眼。细小地柳眉微微蹙起。似林黛玉般让人一见便想怜惜地瘦弱美人。
“依人见过诸位大人。”依人微微施了一礼。轻柔地声音令人有着如沐清风地感觉。老宰相正欲说话。谁知那惯常小王爷早已忍受不了佳人盈弱。忙跑上前去。一把扶起了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让他魂牵梦绕地俏脸。嘴上说道;“依人姑娘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望着惯常那猥琐地模样。以及**裸仿佛要将她看穿地眼神。依人忍住心中地厌恶。欲将那双被紧紧拉住地手抽出。
“咳咳~”风冕王狠狠的咳了两声,这才将惯常的色心拉了回来。慢腾腾的走回了座位,一边还不舍的向后望去。
风冕王对眼前这不成器的儿子失望透顶,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转过脸去对微微皱眉的老宰相歉意的一笑。
老宰相也挥了挥手,示意这没什么。
“哈哈,早听闻依人姑娘才貌双绝,不知今日可否让我等见识一番呢?”一旁的财务大臣打着圆场说道。
“小女子荣幸之至。”依人淡笑着走到前方,缓缓的坐下,她的眼前摆放着一把古琴,玉手轻扬,一曲似泉水般清澈的歌声响起。潺潺流水,时而柔和,时而空灵。众人听的是如痴如醉。
真是不错,叶月优心中赞叹,不禁是为她的歌声,也是为着她这个如此柔弱,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为她能够在这复杂污垢的青楼存活,而感到庆幸,真是不易啊!叶月优心中一阵叹息,可惜,过了今晚,这个轻灵的人儿恐怕也是难逃厄运。
一曲终了,琴声噶然而止。依人望着众人仍在陶醉的表情,淡淡一笑,不过,在碰触到叶月优那充满怜惜的眼神时,不由微微一怔。
这种眼神她好久都没有见过了,其中充满了怜悯,惋惜,种种的不忍这个人会是谁?如此的俊朗,年纪轻轻却可以与这么多朝廷大员平起平坐?依人心想着,不由多看了她一眼。
“啪啪啪”一阵清亮的掌声响起。“哈哈,依人姑娘好歌喉,真是让我等大饱耳福啊。”众人方才从歌声中清醒过来,接着财政大臣的话,七嘴八舌的夸赞起来。
“诸位大人太抬举小女子了,依人会的也只是弹弹曲罢了。”依人淡淡的说道。
“姑娘的曲中似乎夹带着无尽的忧愁,可是在感叹苍天的不公?”叶月优淡然问道。
听闻此话,依人再一次愣住,之前那淡定的情绪也已不再。这个人他到底是谁?竟然可以一语道破我隐藏的内心。
“公子似乎是知音人,对这琴曲颇为了解。甚至是了解到了依人的心。”依人淡淡的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愁绪。
“哈哈,依人姑娘有所不知了,眼前这位翩翩公子可是我国学院新任院长,皇帝御赐的‘无双公子’叶月优啊,以他的博学多才,这区区琴曲,又何足道哉?”一旁的军政大臣大笑着说道。
“啊!原来是目前声名鼎盛的无双公子,小女子失敬了”依人微微点头。心中惊道:原来是他!怪不得
卸下脸上情绪,依人又恢复了那淡淡的神情,说道:“依人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叶公子可否应承?”
“姑娘请说。”
“这个嘛”依人略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小女子自小喜欢舞弄文墨,对于琴棋书画皆情有独钟,今日有幸得见无双公子,不知可否请公子不吝赐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