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贴身小厮
首发:rg “沈兄,沈兄,咱们是朋友不?是朋友你就给我找个活计吧,我看你家酒馆人这么多,也不多我一个不是?”
三郎嬉皮笑脸的跟在一个白衣俊俏的青年身后,开始熟练的死缠烂打。
“你也说了,我家酒馆人这么多,也不少你一个。你不是看不起我家么,还请您回去吧。”青年停下来,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三郎。
“嘿,你把又冷又饿的我捡回来,那就证明我们有缘。再说了,我多么重情重义的一个人,怎么能不报答完你就走呢?”三郎打定主意死死缠着这个春和酒坊的少东家,他也想麻利的走人,可他没钱填饱肚子,也只能厚着脸皮缠着人家了。
“别,我可担不起,我们这庙小,放不下你这尊大佛。”
“不是,你看我也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吧。你要是收留了我,说不定日久天长,我一感动,就把方子给你了,这不是无本的买卖么,你就赚大了呀。”三郎追上前去,挡住青年的路,“我又不是不干活,白吃你家的饭。这样吧,你给我工钱减半,让我和其他人干一样的活,总不亏吧。”
青年沉吟了一会,点了点头,“也行吧,就当又招了个伙计。看你这细胳膊细腿的样,也就值一半的工钱了。”
“嘿,你还看不起人了。我们王家酒馆里里外外可都是我一个人操持的,咋啦,换成你家酒馆,我还干不了一个伙计啊?”三郎挺着胸掐着腰,对着青年唧唧歪歪起来,那模样颇有些锦娘的架势。
“你这个人怎么还娘们唧唧的。”青年白了他一眼,“别挡路,小爷还有事呢。”
“你说谁娘们唧唧的?”三郎火冒三丈,“你敢再说一遍?你这个小娘养的小白脸!”
“你说谁小娘养的?我看你是欠揍!”青年也怒火中烧,撸起来袖子就要给三郎一拳头。
两人就这么扭打起来,最后还是一个伙计路过,才把两人拉开。
青年看着被伙计压住的三郎,趾高气昂的说,“怎么不能耐了?打我啊?你不是挺能挑事儿的吗?我告诉你王三郎,我沈宜这辈子还没受过这种委屈,哼,断不会轻易与你善罢甘休,你也别做伙计了,当我的贴身小厮好了。”
“我呸,还说不是小娘养的小白脸,挨了几拳就说没受过这种委屈,你也就配当个娘们儿。还小厮,不就一个开酒馆的吗,还弄的跟大户人家似的,你也配?”这三郎没别的本事,气起人来却是一绝。
沈宜气的一个仰倒,“行,好小子,在我手底下还敢这么猖狂,你有种。我碰巧看这院子太脏了,你赶快给我扫扫,然后在把每个房间都打扫一遍,一会我派人检查,有一处不干净就没有饭吃,听见了吗?”
三郎刚想骂他,不过听到那句没有饭吃,气焰顿时就没了。他要是一扭头走了,不说能不能马上找到活计,要是在路上闲逛被家里人看见就没脸了。当春和酒馆的活计,要是遇到他娘,说起来也有面子。
你不是瞧不起你儿子吗?我王三郎走到外面,也一样能找到体面活计哩。
没别的办法,三郎只好拿着扫把开始扫地。一边的沈宜也跟没事人一样,在旁边冷嘲热讽,气的三郎好几次想拿扫把打他。真不明白一个酒馆的少东家,一整天没个事干,就跟他过不去,他家就这么清闲吗?
这沈宜就跟个小孩一样,也不说真的使什么阴招,要不他马上就撂挑子走人。就是弄着幼稚的把戏折腾他,三郎觉得沈宜这人还不如王萱儿成熟呢。
花开不知道几朵,咱们各表一支。靳清远听说他们公子明日就打算动身,离开平襄镇了。
他不由地想起锦娘,如果不出意外,他这辈子不知道还会不会回到这里。靳清远收拾收拾自己,打算最后再见一次锦娘。
可好巧不巧,他们公子——或许可以称之为王爷,因着外出方便,让所有人改口叫公子——让他跟着去扶风城一趟。
“听说扶风城东奇货居里,有不少珍奇东西。清远,你随我去一趟,随便置办点东西,也省得她有怨言。”
靳清远知道那个她指的是太后,王爷这次来让太后大为恼火,就算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王爷,也不得不想办法安抚一下太后。
“只要是公子的心意,想必老夫人都喜欢。”靳清远心里失落,强忍着落寞与王爷攀谈,心思却飞到那个三进的宅子里。不知道此行能不能快点回来,还能不能来得及见她一面。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扶风城赶去,他们有最好的羽林卫保护,马车也柔软舒适。一路上风景独好,蓝天接着黛色的山顶,延绵不绝,可没人有心思欣赏这一切。靳清远在想着锦娘,偷眼瞧了瞧王爷,他应当是在想亡故的妻儿吧。
身在皇室,却是个痴情种,实在让人唏嘘。
这一路上根本没人敢挡在他们前面,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扶风城。羽林卫肃穆的守在马车旁,看着他们的王爷走进奇货居。
伙计哪见过这么气派的人,脸都要笑僵了,忙不迭的迎上去招待,“给您问好,您是想看点什么?小店别的没有,新奇玩意儿还是挺多的。”
靳清远轻笑了声,知道王爷不爱说话,自然的把话茬一接,“自然是最新奇的,最好的,拿些出来,让我们公子挑一挑。”
伙计去翻找东西的空,两人坐在凳子上休息,王爷语气平淡的说,“还用挑什么,你做主随便选几个就行。”
靳清远无奈的摸了摸鼻子,“走了这么大老远,就为了来这儿,不看看岂不是很亏?知道你什么好东西都见过,民间的俗语入不了眼,可我听说这里的东西胜在新奇,看看也不错。”
王爷不置可否,剑眉一挑,挺括舒朗的面容显出些微嘲意,“如此,看看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