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民国小斗民 > 92.第九十二章

92.第九十二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1942年, 河南
自立春以来, 滴雨未下, 全省几乎绝收, 还没夏收,农民们抹着眼泪将田地里枯黄的麦苗一把火烧了干净。

虽然麦苗枯黄, 即使零散的几株麦苗上有麦穗, 但也是干瘪的, 可是这也是庄稼人一年的心血和一家人的救命粮啊。

看着自播种以来, 自己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在上面, 气候低了怕庄稼冻死, 天旱了,盼望下雨,雨水下大了又怕庄稼涝了。

总之一年到头都在田间地头伺候着, 就连家里的孩子都没这么上心过,有时候,孩子到地间帮忙。

不小心弄断了或是踩到了庄稼,这时汉子看见了,他不管是什么原因,走上前去就是一个爆栗子, 管你抗不扛得住。

这时幼嫩的头壳上马上起了一个鸡蛋大的肉包,不管你怎么哭的死去活来, 他都像是没有听见, 而是小心的呵护着你踩坏的庄稼。

双手小心的扶着, 然后又重新培着土, 浇水施肥,隔三差五就要来看看有没有活过来。

总之庄稼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这时候孩子们可能不理解家长们,难道孩子还没有一颗庄稼重要吗?

其实他们那里知道,庄稼在父亲的眼里这么重要,那是父亲想要靠着这些庄稼,打出丰收的粮食,这样才能让你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虽然这样的生活谈不上好日子,但是这样的另类付出,也同样表达了不会表达情感父亲对你的爱。

这种爱相反比那些许许多多的话语更能表达一个父亲的深沉的爱。

现在看在马上就要守护的季节,自己付了大半年的劳动,为的就是孩子家人吃饱,可是现在却还没收割就在地里焚烧。

千千万万个父亲的心里不知道用什么可以形容,他们这一刻想的以后该怎么什么活,自己无所谓,该怎么才能让孩子们不饿肚子。

所以他们只能赶紧想法子,果断的放弃今年的夏粮,看着大旱还要继续,点上了抗旱挨饿产量高的红薯。

拿着笨重的木桶从几十里外的山沟里,一趟趟的担水,一棵棵藤苗挨个的浇水,小心的靠着根部浇,生怕好不容易得来的水撒了。

周福自从六月份接到乡下老爹老娘的来信之后,周福就和高家请了假,顺便讨要了几张通行证,然后一个人就轻装上阵,马不停歇的赶到了河南。

周福在天津从报纸或是街头巷尾也多少知道些关于河南大旱的事情,可是现在信息流通慢,加上有些报纸在政府的口舌,那里有什么实情。

想什么大旱,颗粒无收描叙成旱情稍有影响收成,饿死人数巨大可以说成有个别特殊情况。

你知道的,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在这方面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周福借到信才知道河南的旱情居然这么严重,除了地主之外,农村基本上家家都断了粮,早就在山上挖野菜吃了。

过段时间野菜吃完了,恐怕就要吃树皮树根了,这些吃完恐怕就要饿死了。

周家来信倒不是没有粮食了,以周家的仓房去年留下的存粮,就是几年颗粒无收,一家人也能顿顿白面馒头的吃,饿不着。

来信的主要目的事,现在饥荒越来越严重,有些地方都已经有大批的灾民吃大户了,光抢粮食就算了,这些灾民抢习惯了,尝到了甜头。

现在已经不光钱粮了,还抢家里的东西,最后还放火烧房,死了不少人。

虽然小周村附近还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可是周老爹周老娘心里还是怕的很,这时候就想起了周福。

希望周福回来待一段时间,等这灾过来再说,因为周福见过世面,是家里的顶梁柱,有他家里也安心了。

由于河南闹灾,火车都已经停运了,所以周福一到河南地界,就下了火车。

在还属于河北省地界买了一匹快马和一大包干粮上路了,小周村本就在两省交界的濮阳市下面的一个小县城里。

所以距离不远,也就上百里的路程,骑马要不了一天就到了。

不过这一路上周福到时见到了庄稼人辛苦,靠天吃饭,旱涝不保,政府又不管,还要纳税交粮这样的生活。

到了中午,周福赶了一上午的路,太阳又厉害,周福就在路边的一颗大树下停了下来。

准备吃点干粮,加上马跑了一路也饿了,该歇歇了。

这时候,大树下已经有一户一家五口的庄稼人在歇息吃干粮。

“大叔,我能在这歇歇吗”周福走上前去客气的问道。

其实不问也行,但是毕竟是生地方,礼多人不怪不是,这也是周福多年为人处世的人生窍门。

“坐,没事,来,老大给这位大哥腾个地方。”听到这,中年大叔也很客气,连忙还让自己家的大儿子让座。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给自己让地方,周福也不客气,点头笑了笑就坐下了。

要是是一个大人这样给自己让座,周福肯定会不好意思的。

“听你口音不像是河南人,现在人都往外跑,你怎么还往河南跑呢?”看见周福拿着包袱向着河南里面赶路,大叔有些奇怪的问道。

谁都知道现在河南根本不不是人待得地方,一个个都在往别的地逃荒,要是还不下雨,他也要带着家人逃荒了。

“我是河南人,只是我从小住在天津,这不老家来信了吗,说闹饥荒闹得厉害,我这就回去看看。”周福笑着解释道。

然后看着大叔问道:“怎么大叔,现在情形真的这么厉害了,一点吃的都没有了。”

“唉。”大叔听了这重重的叹了口气,“情况可能比你知道还要糟糕,外人是很难想象这里的饥荒程度的,现在除了地主老财家还有粮食,其他人家基本上都差不多没粮。”

“那粮铺也买不到粮食吗,没有粮食那你们怎么活,怎么没有救助吗?”周福不解的问道。

“一看这就知道小伙子你是大城市的人,那里知道乡下的情况,那里粮铺早就关门了,饥荒还不严重的时候粮价就涨了好几倍,现在更是有钱也买不到,而关门也是为了饥荒更严重的时候卖更高的价钱。”

“至于政府那里会管我们这些乡下百姓的死活,现在我们吃的都是山上挖的野菜,加一点黑面做的窝窝头,再过几天野菜也要吃完了,那可就真的只能吃树根树皮了。”大叔摇着头无奈的说道。

这时候周福也注意到大叔一家吃的野菜窝窝头,这东西周福还是小时候吃过,这么多年早就忘了。

看着各种野菜就一点黑面做成的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别说吃了,就是看着这周福就没有胃口。

这时候周福才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多么奢侈,平时还觉得白面馒头不好吃,现在想起来自己多么罪过啊。

周福从包裹里拿出一个白面馒头,冷馒头回生,死硬死硬的,周福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嚼了好半天。

才用嘴里的唾液弄软和,咽下去差点把周福噎死,害得周福扯着嗓子,赶紧用手顺着。

等周福好不容易咽下去之后,他发现大叔家的三个孩子一直盯着自己手上的白面馒头,一直咽着口水,尤其是那个最小的小子。

“想吃吗?”周福拿着馒头对着最下的小子问道。

小子没有说话,而是盯着馒头直点头。

”来,拿去是吧。”看到这样,周福赶紧从包裹里拿出一个馒头递过去说道。

小孩子虽然很想吃,但是却没有上前拿馒头,而是看着爹娘,征求他们的意见。

从这也可以看出这家人的家教十分严格,要不然这种情况下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先吃到嘴里再说。

“没事,过来拿呀。”周福摇着手说道。

“不用,小孩子眼馋,大兄弟你赶紧自己吃,这时候白面多金贵啊,再说你还要赶路呢。”大叔赶紧摇着手说道。

“是啊,这窝头吃着就挺好,别到时候嘴养叼了,以后可怎么办呢。”他娘也赶紧说道。

“看大嫂说的,一顿馒头就把嘴养叼了了。”既然他们喊自己大兄弟,周福再喊大叔也就不合适了。

说完就站起来坐过去,一人拿了两个白面馒头,看着三个孩子拿着馒头没有吃,而是看着爹娘。

“没事,叔给的,吃吧。”周福看了一眼他们爹娘然后说道。

“叔给的,那你们就吃吧,还不赶紧谢谢叔叔。”他爹赶紧说道。

“谢谢叔叔。”

说完三个孩子就大口吃了起来,在周福眼里死硬难咽的馒头,在他们口中却像山珍美味一样可口。

看起来确实是有好些日子没有吃顿细粮了,大一点的小子懂事一些,馒头吃了两口就收在篮子里。

接着又吃起了野菜窝头,看起来是打算留回家慢慢吃,另外两个小的看见了,也只吃了大半个馒头,剩下的也放起来了。

看着周福眼里很欣慰,不过周福也没有管他们。

“来,大哥大嫂,你们也吃两个馒头。”周福也拿了几个馒头递给他们爹娘。

“不用,给孩子吃就行了,你还要赶路呢。”汉子推回周福递过的馒头。

“没事,我晚上就到家了,带着还碍事,你们就吃几个把。”周福硬塞了过去。

“唉,你看这 ,那大哥就厚着脸收下了。”汉子不好意的说道。

要不是看着周福确实不像缺吃的人,家里也确实很难,有了这些馒头,也能让床上的老娘吃口好的。

“来,大兄弟,喝碗水,碗是干净的,我刚才用水洗了一遍。”妇人这时端了一碗水过来,还特意交代碗是干净的,就是怕周福嫌弃。

“大嫂说的这时那里话,还别说我这还真有些渴了。”周福笑着接过水,咕咚咕咚几下就喝完了。

“再来一碗。“妇人看着周福这样,笑着问道。

“行,要是水有的多,给我这马也喝点。”周福点头说道。

“这有什么,虽然现在水困难,这点还是有的。”妇人摆手道,然后赶紧让大小子拿着东西给马喂水。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