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民国小斗民 > 41.第四十一章 羊脂玉籽料

41.第四十一章 羊脂玉籽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老头, 这张熊瞎子皮怎么样, 够大吧, 我可是费了老大劲才弄到的。”周福出远门刚回来有些累, 把招呼过来的东东圈在怀里,手上拿着东西哄着他玩, 于是就和炕头的老万头闲聊起来了。
至于豆花拿着周福吃完的面碗洗干净之后, 就拿着菜篮子出门了, 因为知道周福喜欢吃酱肘子和酱牛肉, 这不出门买去了嘛。

“是不错, 皮子模样和大小都是上等货色, 硝制手艺也是上好的。”老万头摸着已经做成披风的熊皮满意的说道。

“不过费老大劲可不见得,我可是听关三那小子说了,这是在你住的那户猎户收的, 可是一点力气都没有费啊。”老万头一副你小子睁着眼睛说瞎话,我可是什么都打听清楚了的,想蒙我还嫩了点。

“嘿,得了,你这老头怎么什么都知道,我玩不过您还不行吗?”周福笑着认栽了, 也是想顺着老头让他乐呵乐呵,嘴里还故意骂道“不过这关三也真是的, 什么都说。”

听了这话老万头得意的不行。

“说什么呢, 惹得老爷子这么高兴。”豆花拿着一大堆菜回来了, 在屋外就听见了笑声, 进门连忙笑着问道。

“没什么,怎么买这么多菜?”周福有些奇怪,家里就这几个人,这些菜搞的像有一大桌人似的,而且依照豆花会过日子的性子不可能这样的,即使周福出门几个月回来也不可能这样。

“这不,刚才出门看见关大哥儿媳妇了,叫她回去跟关大哥几个说了一声,这段时间关大哥几个经常上门问你什么时候吧回来,我估摸着待会可能要来,到时候总的弄点像样的菜不是。“豆花将买的东西拿出来在柜台上放好,熟食放在柜子里,待会拿出来就可以了,剩下的生的全都拿进了厨房。

“哦,那是得多弄些菜,待会我就到他家看看。”周福听了豆花的话点了点头道。

他和关家三兄弟一起贩卖皮货算是占了不少便宜,虽然自己也是出了钱和力,可是毕竟人家是三个人,人家还差自己这点钱了,撇掉自己他们兄弟单干也是一样的。

而且他们三个在生意上还十分照顾周福,就像这次周福回河南老家,皮货就是关三一个人运回来的,而且自己带回家的那些皮子也没有计较,虽然关家三兄弟也为家里弄了一些皮料,但是毕竟人家是三个人,自己是一个人不是。

还有这次关大关二到大西北新疆拓宽生意,说买些玉石籽料,也算了周福一大股,这可是天大的情分了。

不说周福,就拿豆花来说,刚开始听周福说关家兄弟是干那一行的,不怎么待见他们,可是你看看现在,和关家的女人们好的不行,嫂子叫得那叫一个亲热,见到关三兄弟也是大哥大哥的客气的不得了。

“老头,你说这到大西北新疆地区倒腾玉石生意行的通吗?”关于玉石这些年周福也懂不少,可是这些都是成品,对于到玉石源头买籽料可还是没干过,心里有些犯嘀咕。

“小子,我看在有些方面你的确不如关家兄弟,这玉石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值钱的,是保证不亏的买卖。”老万头对于周福的担心有些瞧不上,然后仔细说着这里面的道道。

中国玉石有着五六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都是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战国时期一块无瑕和氏璧可以价值十几个城池,最后被雕刻成传国玉玺,那价值更是没有东西可以衡量的,虽然后来遗失不见了,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这样的玉石加上历史用途,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但也足以证明玉石在中国人们心中的地位。

加上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玉石文化早就深入人心,而且玉还是崇高道德的象征,诸多美好意愿的代表,所以不过是什么人都以戴玉代表高贵。

但是玉石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才能形成,所以玉石数量是有限的,用了一点就少了一点,经过几千年的开采,数量也就越来越少。

现在还好,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只要用点心花些钱还是比较容易得到的,现在趁着便宜弄一些留着,价值肯定会越来越高,不会吃亏的。

再说留着自家用来做些首饰摆件也是好的,总比买的便宜吧,就算以后传给子孙也不错呀。

听了老万头的解释,周福也瞬间明白过来了,点着头说道:“姜不愧是老的辣呀!”

要是后世有人听到老万头的话,肯定是十分佩服的,您老连资产保值升值不可再生资源都知道啊。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都会知道,乱世的时候黄金的价钱那是一路飙升,像什么白银和黄金的兑换比例也都十分高,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子密度大,质量重,便于兑换之后携带。

而到了太平年间,金子兑换比例也会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因为平时交易生活都是用白银等钱币,很少会用金子的。

于是乎就有胆大的人,在这时候用金子兑换大量白银,到世道太平了,金价下来了,在兑换成金子,很轻松的就从中赚了一大笔差价,这种事老万头年轻的时候就干过。

“弟妹忙活着呢。”院子里传来了关老大兄弟几个的声音。

周福歇了和老万头的闲聊,赶紧下炕出去迎一迎,还没出门关老大三兄弟就进了屋。

“刚才还说你们几个要来呢,豆花早就将菜准备好了,再不来我可就得到你家喊你们了。”周福见面笑着说道。

“是吗,那我们是来得不如来的巧啊。”关老大笑道。

周福赶紧招呼他们兄弟几个赶紧进屋,周福接过最后关三背上的麻袋。

“嚯,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重。”看着还没只有一小袋东西,没有想到居然不轻的很,让没有准备的周福差点滑脱了手。

“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关三回过头笑着说道,然后进了炕房,和两个哥哥笑着向老万头问好。

老万头什么样式的人没有见过啊,即使知道关老大兄弟以前是干盗墓的行当,也没有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因为他知道任谁都不会自己愿意干这些,都是生活所迫。

关键是不干些丧尽天良的事,杀人放火都行,还有就是能够及时回头就好了,就像关大几个一样,金盆洗手之后,就不再走以前的老路,重新做人,干些正经的行当。

加上老万头和关大几个都是真正在江湖上混过的,都是接触古玩这一行业,有很多的趣事聊,每次见面说的都很尽兴。

甚至还会谈到以前盗墓的事,那个大墓东西多,那个被盗过,其中发生过什么早就失传的机关,老万头没有干过,但是架不住见识广,说什么他都能接上话。

趁着关大几个坐在炕上说着话,周福将麻袋放到老万头脚边,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下各色拳头大小的石头。

周福拿起一个黄色的石头,入手感觉十分光滑,而且不想普通石头那样冰凉,有种温润的感觉。

周福知道这不是普通石头,而是名贵的和田玉籽料,:“关大哥,这些就是你从新疆弄回来的和田玉籽料。”

“是啊,这次收获十分不错,有四五块成人脑袋大的,玉质最纯净的,我做主买了,差不都就够回本了,剩下的一大堆小的我寻思也买不上什么价,留着自己把玩或是做成首饰都是划算的,于是我们几个就分了,这是你的那一份,”关大有些得意的说道。

后来话锋一转,有些打趣的问道:“不过阿福你不会怪哥哥我自作主张吧。”

“大哥说的这是哪里话,我高兴还来不及么,怎么会怪你呢。”周福笑道。

周福说的是真心话,这次为了到新疆买玉石籽料,他是将家里最后的几根金条拿了出来,其他的都早就在上次换成了两大箱子的古玩玉器。

没想到居然收获这样大,不说那几块卖掉的大块籽料,就这些也足够抵得上自己的几根金条了。

只要是有点头脑的事,都知道这是划算的买卖,所以对于周福的回答也在关大的意料之中,其实他也是故意那样一问。

“老爷子,您老也给长长眼,看看小子弄得这些东西怎么样?”

听了关大的话,老万头坐起了身,看着麻袋里几十个大小不一玉石料子,大到成人拳头大,最小的只有汤圆大。

老万头粗略看了一遍,随意拿了几块把玩着,最后挑了一个鸡蛋大小,通体洁白的料子,拿在手上仔细盘玩着,然后慢慢说道:

“和田玉石料子分为籽料、山料和山流水料三种,而其中又数籽料最好,这是因为籽料是由山上的玉石经过自然的侵蚀、剥落后被流水搬运至新疆玉龙喀什河的河流中,经过流水的长期冲刷剥蚀和水中的自然滚动磨砺,去粗取精,留下料质最细腻结实的部分。

其籽料的特点:块度比较小,一般为卵石形状,表面很光滑圆润,玉料的疏松部分或绺裂处受到矿物的侵入形成颜色,由于受到长期的冲刷,自然的分选,可以说籽料是大自然精心筛选的优良玉料,价值仅次于羊脂玉。

而你这些很符合这些特点,如果没有猜想错的话,你应该是在新疆玉龙喀什河附近人家买的吧。”

听了老万头的分析,老关很是佩服,基本上也差不多,虽然有些是在别处买的,就那几块大的就是从开采地附近买的。

“老爷子,没的说,您老是这个。”老关伸出了大拇指说道。

“呵呵这没什么,我年轻时候也去新疆,还跟着人在玉龙喀什河捡过玉料呢,只要眼神好还是很容易有收获的。”老万头撸着胡子说道。

然后讲述了一大堆中国的玉石料子,除了新疆的“和田玉”之外,还着重讲了陕西西安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最后还着重讲了翡翠,翡翠流入我国虽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得到人们追捧是在清朝,由于乾隆和慈禧的钟爱,所以也导致了翡翠身价飞涨。

最后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相对于其他玉石的量,翡翠还是比较多的,加上产地贫困,所以收购这些是比较便宜的。

如果有机会可以到云南边境看看,说不定可是还能碰上呢。

聊的差不多了,这是豆花端着菜进来准备开饭了,周福见状将一小麻袋玉石籽料收了起来,而那颗小的却被老万头要去了,说是盘着玩玩。

听了这周福那有不同意的,放好东西之后周福本要帮忙端菜的,可是却被关大推走了,说道:“阿福,这端菜不用你,你快将你那四十年的绍兴黄打上一壶来,我可是馋了好久了。”

“哈哈,我说关大哥,我开的这一坛子好酒自己可没喝几口,剩下的全都进了你的肚子。”周福听了这话笑话道。

“一壶酒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关大哥要喝你赶紧打了来。”端菜进来的豆花听了,连忙骂着周福笑道。

“还是弟妹大气,瞧你那小气劲,不就几壶酒吗,快点去把。”关大催促道。

周福只好笑着拿着酒壶到了隔壁库房打酒去了,这坛子酒是周福开的第一坛从老万头家运来的陈酿,其实家里其他酒还有不少。

只是有一次周福酒瘾突然来了,想要尝尝好酒,于是就开了一坛子,之后就搬到了库房,后来关大在家吃饭喝了这酒之后,就喜欢上了,之后就经常过来蹭酒喝,最后周福自己没有喝多少,倒是关大喝了大半坛子。

反倒是豆花讨厌周福喝酒,不喜欢那种臭烘烘的气味,每次都不让他多喝,而这时候关大来家里喝酒她还巴不得呢。

因为她知道周福平时是怎么爱惜后院那些酒的,这坛子被他打开之后当时就后悔了,可是打开之后有没有办法再放着了,只有喝了。

所以要是再让他在开一坛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没听见他长念叨着这三四年的美酒可是喝一坛就少一坛啊,除非真的有天大的喜事。

晚上四个大老爷们喝的很是痛快,当时还好都把握着度,没有喝醉,最后见天色晚了,叫周福明个到他家看看账簿,把这次卖毛皮和石料的钱拿回来。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