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70年代极品婆婆 > 74.074 极品婆婆

74.074 极品婆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此为防盗章  小孩们闲来无事喜欢摘这个吃, 大人们却是不太喜欢的, 酸溜溜的,牙齿受不住。而且摘刺泡儿费事,有那个时间, 不如多去地里挖两锄头地呢。
见是他, 薛花花没有停下, 刺泡儿多, 她挑大的红的摘, “西西该会喜欢,摘回去给他尝尝。”农村人眼里不值钱的野果子, 营养相当丰富,她记得清扫街道时遇着有卖的, 二十九块钱一小盒,买的人多得很, 她好奇问了两句才知其价值。

陆建勋两根手指提着叶子,尖着拇指去摘,薛花花失笑, “你在边上站着, 你这样,最容易被扎到了。”

话声刚落, 就听陆建勋‘哎哟’一声, 食指果真被扎到了, 薛花花赶紧让他走开, “快出去, 我摘不了多少,很快就好了,对了,你怎么来了?脚好了?”

“早好得差不多了。”陆建勋甩了甩发疼的手,不再坚持,“妈,我捡柴去。”

杂草丛里,枯枝零零星星的散落着,他动作不敢太大,捡起来就朝背篓的方向扔,免得来来回回跑麻烦,连续捡着三根枯枝,他显摆给薛花花看,“妈,你看我捡柴厉害吧?我明天也来山里捡柴怎么样?”

“等你脚好了有你干活的时候,现在不急。”有陆明文的例子在前,薛花花决定让陆建勋彻底好了再说,别不小心又伤着了,得不偿失。

陆建勋急了,怎么不急,中午一碗饭都是水和野菜,再过几天,估计野菜都没了,他要干活,他要吃饭。

“妈,我都好了,腿上的疤已经掉了,不影响干活的,而且我不像二哥帮别人干活自己遭罪,我就来山里捡柴,捡柴又不累。”陆建勋决定无论如何坚决不能继续在家吃白饭,他出门前,陆明文把他叫进屋说了会儿话,听陆明文的口气,也是想干活的,不过他的情况严重点,没办法出门而已。

怕薛花花不答应,陆建勋索性耍赖,“妈,你不让我来我就偷偷来。”

薛花花有些忍俊不禁,想了想,说道,“你要来就来吧,不过注意你的脚,要是不小心伤着,又得像你二哥继续躺着了。”

陆建勋咧嘴,“我才不像他那么没用呢。”打架的时候,陆明文吓得瑟瑟发抖,躺在地上蜷缩着身子,抱头直喊救命,跟窝囊废似的连反抗都不会,他就不一样了,动手就动手,他要喊一个怕字把他陆建勋的名字倒过来写,那天他手里没锄头就是了,要是他有锄头,非将所有人打趴下不可。

新中国成立了,他们还敢跟群未开化的土匪似的上门挑衅,他真要当缩头乌龟就是丢共.产.党.的脸,他连日本鬼子都不怕,还怕几个挥锄头的农民?想到薛花花教他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兴奋道,“妈,你等着,这个仇,我迟早要报回来。”

薛花花一头雾水,下意识的反问,“什么仇?”

“就是刘华仙带人打我们的仇啊,我本来是想伤好后去生产四队跟她打一架的,后来想想不划算,我才十三岁,力气没她大,所以我继续等,等我到四十一岁的时候,她不得七老八十了,看她到时候还是不是我的对手。”

打输了后他脑海里反反复复出现那天打架的情形,他太傻了没反应过来,他该扑过去抢一把锄头过来的,然后一锄头一个一锄头一个,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见他义愤填膺,薛花花好笑又好气,真等他四十一岁,心境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哪儿会记得这桩事,她杨唇,“行,你要是活到那个岁数还怀恨在心的话,可以去生产队找她,妈要还在,妈跟你一块去。”

几十年后的事,知道得很多,但对这件事,她挺好奇的。

“妈,那时候你不在能去哪儿?到时候我扛着锄头,你记得站远些,看我怎么收拾她。”陆建勋说得咬牙切齿,青涩的脸上满是愤慨,薛花花笑得更欢,“好啊,那你之前可不准去找她,等你四十一岁再去。”

陆建勋拍了拍胸脯,“那当然,她四十一岁打了我,我也四十一岁打她。”不占她便宜。

陆建勋的想法完全是孩子对愤怒的体现,薛花花没有说他不对,而是想好好加以引到,十三岁到四十一岁,足够他想明白很多事,用不着泼冷水。

薛花花摘了两衣兜刺泡儿,把陆建勋捡的柴装进背篓,叫他今天先回去了,待会她要去割猪草,有事情忙。

枯枝竖着装进背篓,看着有不少,陆建勋笑得满是骄傲,“妈,我陪你回去,你去割猪草,我背着背篓一个人来就是了。”空背篓轻,他没问题的,“等背篓装满了我就叫大哥,让他来背。”

干活使人快乐,他爱干活。

薛花花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是提醒,“你走路看着点,草深的地方用棍子先拍两下,小心蛇。”

“不就是蛇,我才不怕它,它要真敢露面,保管把它炖了吃。”陆建勋不是吹牛,他八岁的时候就抓过蛇炖来吃了,像他这么大的人,都不怕蛇,巴不得抓着条开荤呢。

薛花花嘴角抽了抽,继而竖着眉,严肃的瞪陆建勋眼,“看着给我离远点,咬你一口你还不知道咋死的,听到没?”没毒的蛇就算了,要是有剧毒的蛇,跑公社都来不接了,怕陆建勋不当回事,一巴掌打向他肩膀,凌厉道,“听到没?”

陆建勋吃疼,忙点头,“听到了听到了,我就是看见也不抓它。”

回到家,薛花花将背篓里的柴倒出来,摊开晒一晒,陆建勋背着空背篓,斗志昂扬地走了,薛花花再次提醒他草里有蛇,晒好柴,她去灶房倒水喝,刚走上檐廊,陆红英就红着眼眶从堂屋里出来,眼角湿哒哒的,脸上的泪痕还没干,薛花花诧异,“三妹,怎么哭了?”

她一问,陆红英眼泪又如决堤的洪水爆发开来,朝薛花花摇摇头,端起地上的盆朝外走,背影又快又急,像是跟人赌气似的,薛花花不明就里,喊了两声三妹,陆红英没有理她,房间里抱着孩子的赵彩芝出来了,她等陆红英不见人影了才小声和薛花花说,“三妹和知青房的人吵起来了,她们说三妹偷了东西......”

陆德文简单说了两句就上工去了,具体啥事,赵彩芝也不清楚,“我问三妹,三妹不肯说,妈,你去问问吧。”

家里穷是穷,但陆红英从没抱怨过,她话少心细,家里出事后,陆红英几乎没有出去玩过,天天带着西西帮她干活,期间,水缸里的水全是陆红英挑回来的,她个子小力气小,挑着小半桶水一晃一晃的,四挑水就满缸的,她挑了七八次才把水缸装满。

赵彩芝不信陆红英会做那样的事。

薛花花也不信,“彩芝,你进屋休息,少吹风,这件事等我下工回来再说。”这会儿太阳偏西了,再不现身,村里又该有人唧唧歪歪说长道短的。

“妈,我晓得的。”

薛花花去陆家叫李雪梅,刘云芳坐在院坝外的石墩上,难得没扯着嗓门骂人,看到她,眼神十分不友好,起身拉着她衣角就进了院坝边的柴篷,“我说薛花花,你怎么搞的,啥时候了才上工,你是不是要连累我家雪梅被人骂偷懒啊,你心肠咋这么黑呢?”

她声音压得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薛花花,养猪的活多轻松啊,你能不能好好珍惜,我家雪梅现在是和你绑在一起了,你能不能别拖后腿啊......”

李雪梅吃过午饭留下帮她刷碗,她觉得奇怪,其他人都赶着上工,咋她那么清闲了,一问才知道,薛花花让她吃了饭在家等着,刘云芳登时就急了,村里多少双眼睛看着呢,薛花花咋还能光明正大偷懒呢,但她又不好叫李雪梅先去,因为李雪梅去了,薛花花偷懒的事就是事实了,薛花花帮过李雪梅,她不能让李雪梅做出背后插刀的事儿来。

结果等得太阳快落山了,薛花花才慢腾腾地来,她心里那个急啊。

听她一口一个我家雪梅,薛花花弯着唇笑了,“云芳嫂子,我心里有数的,中午太阳晒,草焉哒哒的割回去坏得快,而且猪吃了也不好,这会草不干不燥,刚刚好,你放心,副业队长知道这点,不会说我们偷懒的。”

万一副业队长说她好像很会养猪时,她大概说了几句,其中就包括什么时候的猪草最新鲜,储存的时间最久。

副业队长不会认为她在偷懒。

刘云芳面露狐疑,“真的?”为了给李雪梅争取这份活,她费了多大的劲儿啊,要是黄了,她非气死不可。

“真的,云芳嫂子不信的话就等着,看副业队长会不会骂我们。”

刘云芳还是不太放心,朝屋里喊李雪梅出来,等两人前脚离开,她就锁上门,风风火火跟着去了田野。

罗梦莹怔了怔,有些诧异薛花花会猜到书里有东西,她思忖了会儿,左右工农兵大学的事和薛花花没多大关系,坦白道,“有封信,是关于上大学的事,这件事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最终结果没出来,我不好往外说。”

她哥的战友有亲戚是丰谷乡公社的干部,决定走后门把她的名字报上去,如果事情遭揭发,知青们闹事,以仁安村这两年的收成来看,生产队是得不到名额的,那么她读书的事儿自然就黄了。

薛花花是明白人,立即就想到里边弯弯绕绕了,“信上说了有几个名额没?”

“有三个。”

薛花花低头沉吟,丰谷乡下边有十个生产队,其中两个生产队连连创收得到公社干部一致好评,三个名额肯定有两个是要给那两个生产队的,剩余的一个名额要几个生产队抢,仁安村没啥实力,抢到的机会不大,对方知道罗梦莹占了这个名额,肯定不会大声宣扬,而是想方设法将她挤下去,“这件事肯定是知青房的人干的,三妹拿来也没用,罗知青,你好好想想,除了你家在公社有关系,其他知青有没有?”

她比罗梦莹多活好几十年,这种顶替的事她见得太多了,信息化时代尚且有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儿,何况这种靠关系的时代。

罗梦莹没有说话,平日下工回来,大家坐在院坝里乘凉会说许多城里的事儿,除了新来的知青她不怎么熟悉,其他知青她都有些了解,除了家里成分不好的李雪梅,几乎都还不错,有几个是外市的,该没那么大的能耐。

她想不出谁在背后盯着她。

读大学是唯一回城的途径,罗梦莹下乡前她哥就写信跟她提过读大学的事,那时候她怀着建设祖国的美好梦想,并不上心,直到上个月看到信才认真想了想自己的将来,不回去难道像李雪梅嫁到农村来吗,天天对着个破口大骂的婆婆过一辈子?不说她受不受得了,城里的父母也不能接受。

她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想离开这,回到父母身边去。

“婶子,中午闹哄哄的,我没机会单独跟红英说话,你能不能帮我问问,她有没有发现谁偷偷进过我房间?”都是背井离乡的学生,知青房的关系素来不错,不像村民们各吃各的,知青房共用灶房和堂屋,每个人轮流煮所有人的饭,有时候会吵架,但闹得再僵,真有事叫到都会帮忙。

她实在想不出有谁会干这种事。

“回家我问问,其实啊......”薛花花顿了顿,思索道,“不管对方是谁,她想把你挤下去,总得想办法走后门,马上农忙来了,你认真观察,谁要经常请假去公社,又或者经常找队长寄信,大概就是他了。”

工农兵大学的事陆建国没收到通知,肯定是公社干部想等农忙过后,免得知青们心里装着事不努力干活,而且越临近时间通知,知青们思考反应的时间越短,闹起来的机率越低,相反,如果一早通知下来,知青们肯定会到处打听名额的情况,选出来的三名知青不管是谁在他们看来都比不上自己,比较来比较去,反而会闹得不可开交。

所以对方想要争取到名额,必须得趁着公社通知下来前搞定,既然这样,就不会待在村里什么都不做。

罗梦莹一时没想明白,薛花花一点一点分析给她听,她说得浅显而细致,罗梦莹恍然,不禁对薛花花刮目相看,农村人在她眼里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干活的庄稼汉,除了干活其他啥也不会的那种,没想到薛花花分析得头头是道,而且语速不快不慢,给她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她动脑筋而不是牵着她鼻子走。

“婶子,谢谢你帮我分析,红英那你帮我说声对不起,我没想会闹成这样。”她发现书丢了就随口问了句其他人,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矛头对准了陆红英,想到陆红英红着眼眶跑开的情形,她也不好受。

“三妹知道你没有坏心,我会和她说清楚的,你干了一天活也累了,先回去吧。”事情说清楚了就好,陆红英被冤枉,心头肯定难过,站在罗梦莹的角度,她并没有做错什么,相反,以她的年龄,处理这件事算得上很好了。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